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22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危化品中间仓库的安全管理,预防与控制事故发生,确保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等安全管理工作。

3 引用文件
《危险物货包装标志》(GB190—90)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
4 职责
4.1 行政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并监督执行。

4.2 生产部具体执行本制度。

5 制度内容
5.1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5.1.1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1.2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渗漏、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5.1.3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贮存区域或仓库内输配的电线路、灯具、照明都应符合防爆要求,严禁吸烟、禁用手机和使用明火。

5.1.4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定期检查。

5.1.5在储存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5.2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
5.2.1 管理人员应登记库存中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库房内不准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装、改装。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等不得露天堆放。

5.2.2 对遇火、遇热、遇潮、受日光照射等外界不良条件影响可能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等危险事故的危险化学品应根据相关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
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5.2.3危险化学品必须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小于100m2,垛与垛间距大于1m,垛与墙间距大于0.5m,垛与梁、柱间距大于0.3m,主要通道的宽度大于2m。

在仓库堆垛设立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5.3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安全管理
5.3.1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单据进行检查验收、登记。

验收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包装、危险标志、有无泄漏、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出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入库。

5.3.2 生产领料、发料、回库要注意核对原料名称、数量,须经双方确认。

5.3.3 危险品化学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应及时处理。

5.4 注意事项
5.4.1 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5.4.2仓库保管员应做到每日上下班各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中发现危险化学品存在质量变质、包装破损、渗漏等问题应及时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解决。

5.4.3 按规定配足灭火器,灭火器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

5.4.4 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遵守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

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剧烈滚动。

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5.4.6 修补、换装、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它工具。

5.5 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应对措施,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演练。

6 支持性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 相关记录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