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运动会编排记录(裁判法)

田径运动会编排记录(裁判法)

(3) 参加办法:参赛资格和参赛人数的规定,每项限报的人数和每 人限报的项目。
(4) 熟悉各比赛项目的赛次安排,后继赛次的录取方法,决赛项目 录取的名次,计分方法
编排的准备工作
(5) 了解裁判员人数和水平情况
(6) 场地、器材情况:跑道直道和弯道的分道数量,栏架数量,跳 跃和投掷场地数量,
同时比赛田赛可以开设那些项目等。
(2)按一般兼项规律,将运动员可能出现的兼项尽量分别安排, 尽量加大时间间隔,如100米和跳远等。
(3)某些性质相近的项目,编排时应注意先后顺序,如先100米, 后200米,先铅球,后铁饼,先5000米,后10000米。
(4)不同组别的同一竞赛项目可衔接进行,如男女100米比赛可衔接进。 (5)中小型运动会中,短距离竞赛项目,如赛次较少,可安排在一天中结束。
• 第一组:1 10 11 20 21 30 31 • 第二组:2 9 12 19 22 29 32 • 第三组:3 8 13 18 23 28 33 38 • 第四组:4 7 14 17 24 27 34 37 • 第五组:5 6 15 16 25 26 35 36 • 每组的前四名抽签排定3,4,5,6道,后四名排1,2,7, 8道。 • 抽签排定各组比赛顺序。
• 及时公告各项竞赛成绩及名次,入选后续赛次的运动员名单及分组,分道。
排序 的情况,以及破纪录,达等级等竞赛的信息。
• 记录和编订各项创纪录的人数,各代表队的奖牌数,达等级人数和团体总分。 • 已完赛的项目,打印获奖证书。用于颁奖或按单位汇总,赛后分发到参赛单
位。
• 及时整理每天比赛成绩及各项信息,通过互联网发布成绩公告或印制成绩公
编排方法实例
(3)在第二赛次后,按规定每组按名次录取4人,再按成绩录取4人,共计录取16人,进行第三 赛次的比赛。录取的顺序和排名如下:
• 各组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为: 1,2,3,4 • 各组的第二名,按成绩排序为: 5,6,7,8 • 各组的第三名,按成绩排序为: 9,10,11,12 • 按成绩录取4人,按成绩排序为:13,14,15,16。 • 第三赛次分为二组: • 第一组:1 4 5 8 9 12 13 16 • 第二组:2 3 6 7 10 11 14 15 • 每组的前四名抽签排定3,4,5,6道,
编排方法实例
(2)在第一赛次后,按规定每组按名次录取4人,最终按成绩再录取4人,共计录取24人参 加第二赛次比赛。录取的顺序和排名如下:
• 各组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为:1, 2, 3, 4, 5 • 各组的第二名,按成绩排序为:6, 7, 8, 9, 10 • 各组的第三名,按成绩排序为:11,12,13,14,15 • 各组的第四名,按成绩排序为:16,17,18,19, 20 • 最后按成绩录取4人,按成绩排序为21,22,23,24 • 第二赛次分为三组,按蛇形分组方法如下: • 第一组:1 6 7 12 13 18 19 24 • 第二组:2 5 8 11 14 17 20 23 • 第三组:3 4 9 10 15 16 21 22 • 每组的前四名抽签排定3,4,5,6道,后四名排1,2,7,8道。 • 抽签排定各组的比赛顺序。
➢ 800米 ➢ 1500米 ➢ 3000米 ➢ 5000米 ➢ 10000米 ➢ 各项跨栏 ➢ 各项接力跑
6~8分钟
➢ 撑杆跳高
14分钟×总人数
8~10分钟
➢ 跳远、三级跳远 3分钟×(总人数+8)
15~20分钟
➢ 铅球
3分钟×(总人数+8)
20~25分钟
➢ 铁饼
4分钟×(总人数+8)
40~50分钟
则进行分组,分组时可将报名成绩较好的运动员分在一 起,进行淘汰赛。
• ⑷在田赛中因人数过多先分组进行比赛时,须在秩序册
内排定。各组的比赛场地,气象等条件必须基本相同。
编排记录工作(赛中)
• 及时接收,审核,录入和处理各项比赛成绩和有关的信息(风速。弃权。中
退,犯规等),排出各次,检查是否破纪录,达等级;有后续赛次比赛的项 目,录取参加后续赛次的运动员名单,并进行分组,分道和排序工作。
田赛项目的编排分组
• ⑴田赛项目,一般不分组,比赛的次序在裁判长的监督
下由大会抽签排定。
• ⑵参加人数较多的田赛项目,可正式比赛前举行及格赛,
由大会根据参赛。
• 队员水平规定一定的标准,明确地规定在秩序册中,及
格赛达到标准者,方可参加正式比赛。
• ⑶如果参赛的运动员过多,在比赛前又未曾举行及格赛,
一次上下排列,再按斜线通过的卡片(或号码)分组。若按此方法进行检 查发现与原则不符时,可适当调整。
• 不分道跑的项目,如800m以上不分道跑,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不能超过20
人为好。
编排方法实例:
• 男子100米有38名运动员报名参赛,经确认后,共分为4个赛次。其各赛次
的编排分组过程如下:
(1)第一赛次为5组,根据运动员的报名成绩对所有运动员排序为1~38。按蛇 型排列分组的方法,分组如下:
制并及时分发。
• 汇编总成绩册, • 按参赛队的要求,打印运动员成绩证明单。 • 做好比赛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 • 做好借用物品的清理和归还工作。 • 进行工作总结。
➢ 链球
5分钟(不含摆栏、撤栏) ➢ 标枪
8~10分钟
5分钟×(总人数+8) 6分钟×(总人数+8)
➢ 3000米障碍 15~20分钟
➢ 马拉松
3小时20~30分钟
径赛项目的编排分组
• 编排记录组只负责分组,各赛次的道次分配在裁判长监督下由检录处组织
运动员抽签排定,软件分组需要裁判长确认。
• 应根据各个项目的参加人数,赛次和各赛次录取的名额,直道和弯道数以
告,下发到各参赛队和相关单位。
• 大型田径比赛,将经过确认后的运动员参赛名单进行统计后,确定第二天比
赛的赛程及项目分组,分道或排序的分组表,连同第二天后续轮次比赛的分 组表,通过互联网发布,并按每日秩序册的要求,印制成册下发到各竞赛部 门,官员,裁判员和参赛队。
编排记录工作(赛后)
• 所有比赛结束,立即统计出各参赛队的团体总分排名和破纪录情况。一般运
• 3、根据竞赛规程规定的报名办法和参加办法审查报名(人数、项目、
资格)
• 4、准备编排记录所用的各种表格、用具。 • 5、计算机编排的程序编制与设备调试。
田径比赛秩序册的主要内容与顺序
➢1、竞赛规程 ➢2、补充通知(可省略) ➢3、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 ➢4、竞赛委员会 ➢5、办事机构 ➢6、仲裁委员会 ➢7、裁判员名单 ➢8、活动日程表
田径比赛秩序册的主要内容与顺序
➢9、竞赛日程 ➢10、代表队名单 ➢11、项目运动员名单 ➢12、人数统计表 ➢13、赛会记录 ➢14、比赛场地平面图 ➢15、技术等级标准
编排原则
(1)竞赛各个赛次之间应按规则规定给于运动员以足够的休息时间。
• 200米以下各项休息45分钟 • 400米至1000米休息90分钟 • 1000米以上不在同一天举行 • 全能项目的休息时间与单项不同
竞赛日程编排方法
• (1)估算各赛项目参赛运动员人数,初步确定比赛的赛次、组数
和所需时间(如及格赛)。
• (2)计算各个比赛单元的可用时间。 • (3)估算各个项目比赛的所需时间。 • (4)将各个比赛项目的名称、人数、赛次、组数和所需时间写成纸条。 • (5)先排全能项目,后排单项。先排径赛,后排田赛。 • (6)男女运动员的同一径赛项目安排在一起进行。 • (7)男女运动员的统一田赛项目分开安排。 • (8)编排完后,按编排原则对竞赛日程进行检查,其主要内容有:是否有重大的兼项冲突;
各赛次之间的休息时间是否合理;比赛项目、组数和赛次是否有遗漏,全能及单项的顺序是 否合理;径赛项目的相互衔接是否紧密。田赛的场地是否有冲突。
• (9)对各项目时间进行调整,然后报领导审查。
比赛中各个单项比赛所需时间预算表
➢ 径赛项目:
➢ 田赛项目:
➢ 100米~400米跑 4~5分钟
➢ 跳高
8分钟×总人数
田径比赛的编排记录工作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2020.02.15
编排记录工作(赛前)
• 1、认真学习田径最新裁判法,了解编排、记录、公告方面的相关要
求和规定。
• 2、研究竞赛规程、规则,熟悉并掌握下列情况:
(1) 比赛天数和单元数,作息时间,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时间,颁奖 仪式时间等
(2) 比赛项目和组别的设置,参加单位
编排原则
• (6)不同组别的统一田赛项目,一般应分别安排。
如:男子和女子三级跳远比赛。
• (7)跨栏项目一般安排在每一比赛单元的开始或长距离比赛的之后,
直道栏项目或弯道栏项目可衔接进行。
• (8)将决赛项目尽量均匀地分别安排到各个单元。 • (9)合理安排田赛场地的布局,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 • (10)可提前安排撑杆跳高的比赛。 • (11)每一单元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应尽量相同。 • (12)大型田径比赛,上午进行及格赛和预赛,下午进行决赛。 • (13)内场的长跑比赛或竞走比赛,最好与跳高和标枪比赛不在同一单元。 • (14)在每一单元中,径赛项目的比赛应紧密衔接,不应有过长的时间间隔。
后四名抽签排定1,2,7,8道。
• 抽签排定各组的比赛顺序。
编排方法实例:
• (4)第三赛次后,每组按名次录取前四名,共8人参加决赛。录取运动员的名次顺
序和道次的排定方法与以上赛次相同。
• 各组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为:1,2 • 各组的第二名,按成绩排序为:3,4 • 各组的第三名,按成绩排序为:5,6 • 各组的第四名,按成绩排序为:7,8 • 决赛是分为一组: • 1,2,3,4,5,6,7,8 • 前四名抽签排定3,4,5,6道, • 后四名抽签排定1,2,7,8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