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常规SOP

尿常规SOP

Mission U500尿液干化学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目的】保证尿液干化学过筛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质控品】商品化质控尿液或自行配制质控尿。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多项目尿液化学分析控制品】严格按尿液控制品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制质控液。

严格按尿液质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不同厂商提供的尿液分析纸条反应性能不同,因此,用户需根据自己使用的试纸特性,须多次重复测定后确定结果范围。

【质控方法】1. 做好试纸带的质量管理。

2. 用高、低值两种质控尿与常规标本平行实验,结果用质控管理图记录。

3. 当发现质控结果不符时,除核查试纸带外,还应注意质控尿是否过期或浑浊,进行综合分析。

4. 在一天内最好使用同一份质控品,能用“正常”和“异常”两种质控物进行实验则更好。

5. 质控物某一膜块测定结果与“靶值”相差±1个膜块内为“在控”,否则相差±1个膜块以上的为“失控”6. 对尿液分析仪应选用技术性能优良符合要求的产品;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后对仪器做好全面清理、保养;使用期间定期校正,保证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7. 对镜检质控可用自制细胞、管型质控尿可商品尿有形成份质控品每天随机用双盲法镜下计数是一次,观察并记录,与靶值参考范围比较,脱靶失控时即查找原因。

【尿干化学室内质控流程图】1.用质控物进行质控在控失控开始进行标本测定进行第二步2.检查质控物是否失效、是否正确储存、是否污染是这些问题没有明确说明使用新的质控物重新试验重新试验在控失控丢弃旧的质控物进行试验进行第三步3.配制新的质控物在控失控丢弃旧的质控物进行试验进行第四步4.开同一批号的新试纸带,并且用新的质控物在控失控丢弃失效的试纸带继续试验更换另一批号新试纸带重新试验在控失控弃掉全部旧试纸带用新对仪器进行检批号的试纸带继续试验修或重新校正EH2050BPLUS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目的】尿干化学过筛镜检标准化。

【适用范围】规范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

【适用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材料及设备】1. 收集标本的容器。

收集和运送尿液的容器应由不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洁净、防漏、防渗,一次性使用[2]容积应>50ml[3]圆形开口的直径>4cm[4]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易于开启的密封装置2. 离心管。

适用于尿离心的试管应具备以下条件:[1]洁净,透明有足够硬度的塑料管/玻璃管(最好是不易破碎的一次性管)[2]有体积刻度(刻度应至少标明10ml、5ml、1ml、0.2ml)确保容积标准化)[3]试管低部呈锥形/缩窄形,以浓集沉淀物[4]有盖,以减少因尿液溅出/离心形成气雾的危险[5]无化学干扰物注:不推荐重复使用离心管3. 离心机。

作尿沉渣时,应使用具下列特征的离心机:[1]水平式离心机[2]有盖,当转子旋转时具备锁盖子的功能[3]离心时,机内温度15~25℃[4]离心机相对离心力(RCF)约400G左右公式:RCF=1.118 x 10-5 x R x N-2RCF:相对离心力(用G表示)R:半径,单位:cm(从离心机轴中央到试管底部的距离)N:每分钟转数4. 尿沉渣计数板。

尿沉渣的量和压(涂)片厚度是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在普通玻片上随意滴加的沉渣液加盖玻片,或不加盖玻片,都很难提供标准化的结果,建议逐步使用标准化的沉渣计数板。

5. 显微镜。

在尿分析实验室,应使用具有下列特点的高质量显微镜:[1]双目镜筒[2]内置光源[3]机械载物台,使玻片易于平稳移动[4]基本的物镜组(10X和40X)及目镜组(10X/12.5X)[5]如使用多台显微镜时,应用相同的物镜或目镜。

6.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配置多种类型显微镜(如:位相差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7. 自动化设备。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使用各类自动,半自动的尿沉渣分析仪作为尿沉渣分析,或用作过筛,但此类仪器必须经权威机构认可。

8. 计算机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单位,可用带计算机成像系统的显微镜、标准化的沉渣检测系统和相关辅助软件来自动处理结果。

但检查方法和尿沉渣结果报告方法必须标准化。

【尿沉渣镜检操作步骤】中华医学检验分会“血液学和体液学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尿沉渣标准化的建议》文件中明确规定操作步骤如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按下法操作:取混匀尿液10ml,相对离心力(RCF)400 x g,水平离心5分钟,吸去上清液,剩余沉淀为0.2 ml,混匀后吸20μl,滴在载玻片上,用18 mm x 18 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10 x 40)仔细观察,细胞检查10个高倍视野(HP),管型检查20个低倍视野(LP)。

报告方式:××细胞/HP,××管型/LP。

逐步推行使用一次性尿定量检测板或自动、半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以每微升的细胞数(x x/μl)形式报告。

【尿沉渣的检查内容应包括】1. 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异型细胞等。

2. 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混合管型、宽形管型等。

3. 结晶:磷酸盐、草酸钙、尿酸结晶和药物结晶等。

4. 细菌、寄生虫(或虫卵)、真菌、精子、粘液等。

5. 临床医生特殊要求的其他成分。

Mission U500 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目的】规范尿液的干化学检测方法。

【本SOP文件适用范围】尿液检查的规范性过筛检测。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仪器校准】尿干化学分析仪应定期进行校正,校正是用配套的标准校正条或标准液对仪器进行测定,尿液分析仪只有在校正通过后才能进行检测,使仪器达到最佳状态,仪器的正常运转是取得实验结果的基本保证。

【尿试纸条的选择与保存】1. 原则上应使用配套试纸条,如选择其他厂家生产的代用试纸条,应选择与配套试纸条反应原理相同的试条,并做比对实验,认为无显著性差异才能使用。

一个医院内应使用同一种试条,以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2. 尿试条应保存于避光、干燥的环境下,瓶口紧塞,一次只取出所需的试条,并立即盖紧,多余试条不可再放回原容器中,注意不要触摸试条上各反应检测块。

3. 尿试纸条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标本准备】1. 除有特殊要求外,门诊和急诊患者可留取随机尿,住院患者建议收取第天次晨尿。

2. 采取一次性尿杯收集尿液,尿量大于30ml,最好使用带盖的尿杯。

3. 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尽快送检,并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

4. 必须时需询问妇女的月经史,注意患者近期是否服用对尿液分析有影响的药物。

5. 对被污染的标本应重新收集。

【化学检查】1. 用干化学法检测时应注意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对化学成分检测灵敏度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还要注意药物对试验的干扰。

2. 干化学法属于过筛试验,必要时阳性结果应用确证试验复核。

各项目的确证试验如下:尿蛋白为磺基水杨酸法,尿葡萄糖为己糖激酶法定量[详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第二版)],尿胆红素为Harrison法,尿白细胞,红细胞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3. 试验操作应严格按照尿试条和仪器的说明书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第二版)进行。

【仪器使用及操作方法】(以Uritest优利特100A/MA-4210A型尿液分析仪为例)按照程序安装好的尿液分析仪就可以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将电源开关POWER搬向“ON”,仪器的显示器显示出“88”,光学驱动器运动一次回到初始位置上,仪器进入自我检查程序约一分钟。

一分钟后显示器数字变为“00”,表示仪器在自我检查完毕,可进行使用。

但是,为慎重起见,一般情况下,每次工作前,都要让仪器在这种状态下预热5分钟然后使用。

(一)每天使用前,都必须用仪器随机附带的标准试纸条对仪器进行检查,该标准试纸条一式两条,装在一个塑料小盒中,一般情况下只用一条,另一条作为保存备用,标准试纸条要注意保存,不得污染,不得用手擦或用水及有机溶剂洗擦。

校正方法是:取出日常的一条标准试纸条,按下起始键(START),这时机内发出蜂鸣声“D”,计数器开始从“5”递减计数,在计数器到“0”时,再发出蜂鸣声“D、D”(正常测试时,这时应将试纸条浸入尿样中,但用标准校正仪器时,千万不能将标准条浸入尿样中),计数器从“29/59”向“0”方向递减,在递减到“20/50”之前,将标准条放入试纸条架上(要注意到头),这时,光学驱动部开始向前移动进行扫描取样检测,完成一个运动周期后打印检测结果,整个系统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

将打印结果与标准试纸条盒上的标准值相比较,其结果应与标准值一致,如果相符,则说明仪器正常,可以进行正常的检验工作,如果不符,可用另一条标准试纸条按上述的步骤重复一次,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仪器出现故障,会打印出TROUBLE字样,根据TROUBLE提示,查找对应的故障,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后再使用。

(二)输入起始标本序号:仪器每次开机时的标准序号都自动从“00”始,无须作为一个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只有在特殊需要(例如要重复测量某一个样品时)才进行这一步骤操作,按下“UP”或“UP-DOWN”组合键,观察显示器显示出所需的序号即可。

仪器的标本序号由“01~99”号,超过“99”号则再次从“00”号开始。

(三)试纸条及尿样标本的准备:将被检查者的尿样按顺序排列好,在天气较冷时,应将尿样置于水浴槽中维持在20~25℃的温度。

将试纸条从冷藏柜中取出,放置到室内并待恢复到室温时再将盖打开,取出所需数量的试纸条后,立即将盖盖好,以防受潮,小包装的试纸条最好当天用完。

(四)正常的标本测定操作程序:1. 每次只测定一个标本。

按下一次起始键(START),机内发出一声蜂鸣声“D”,显示器由“00”变成“05”,并到计数,在计数到“00”时,再发出蜂鸣声“D、D”,这时应立即将试纸条浸入待测量的尿液标本中(这个过程约2秒),并要求在显示器显示“28/58”时取出试纸条,在显示器变到“20/50”前放入到试纸条架上。

这时,光学驱动部会自动进行测量,约在30/60秒种内测试完毕,然后打印测定数据。

再次测定,必须重复上述过程,测定过程。

注意:*试剂块必须完全浸入尿样中。

*试纸条浸入尿样的时间应与蜂鸣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