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CHINA NUCLEAR INDUSTRY 22ND CONSTRUCTION CO., LT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文件编号版次一版文件类别技术方案层次C修改次数0颁发部门技术部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文件更改记录单目录1 工程建设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设计概况 (2)3 编制依据 (2)4 管线布置 (2)5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3)6 资源投入与采购计划 (7)7 工程质量目标及其控制措施 (8)8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14)9 成本目标与风险控制措施 (13)10 安全保证措施 (14)1 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名称:孙权大道道路排水一期工程。
工程地址:鄂东大道—吴都大道。
建设单位:中核湖北鄂城新区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中核华纬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2 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实施的排水管道工程,主要解决道路雨水及周边地块的雨污水排放问题。
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水根据目前雨水排放现状及周边水域情况,设置5处排出口。
污水自南向北接入规划鄂东大道南侧的污水系统,最后入城东污水出厂。
3 编制依据3.1 孙权大道排水工程设计图纸。
3.2 孙权大道排水工程图纸会审记录文件。
3.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管》GB/T11836-2009。
3.5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
3.6 《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4S520。
3.7 《排水检查井》06MS201-3。
3.8 《井盖及踏步》06MS201-6。
3.9 《底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3.9 适用于本工程的施工、验收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及规程。
4 管线布置4.1 污水管线布置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西侧14.5米的非机动车道内敷DN600~DN1000污水管,自南向北接入规划鄂东大道南侧的污水系统,最后入城东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4.2 雨水管线布置雨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东侧14.5米的非机动车道内敷设,根据本路段沿线及路面雨水,分别排入下游桩号K1+635、K2+305、K2+985、K3+150、K3+680处原有或新建雨水港道中。
5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5.1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沟槽开挖→中粗砂回填碾压→管道安装→回填碾压→余方弃置5.2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5.2.1 沟槽开挖5.2.1.1 由于设计场地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前必须采取降水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管道基槽底500mm以下,然后再开挖基槽,确保干槽施工。
所以本段施工降水可以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等施工方法,或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降水方案。
5.2.1.2 严格对沟槽开挖高程进行控制,土路基挖方段直接进行沟槽开挖,土路基填方段须等路床回填完成后,方可进行沟槽开挖。
从管道下游向上游开挖,以利雨水和地下水的排出,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坑上作业,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进行。
机械施工作业时边后退边挖除沟槽内土方,土方堆放在沟槽一侧距槽边2m开外(如占地宽度不足无法堆放,需外运在运回回填)。
5.2.1.3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对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检测,并在人工清底前测放高程控制桩。
5.2.1.4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开挖沟槽工作宽度,严格控制槽底的高程及边坡,坡比率为1:0.67,坡度板按1/20m的间距设置,曲线段相应加密。
当开挖深度3米<H≤6米时,需采用多级放坡,坡间放坡平台宽度为2m。
局部距相邻管线及建(构)筑物较近段或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段,采用钢板桩加支撑,以保证本工程及周边地区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5.2.1.5 为保证槽底土不被扰动,开挖至距槽底20cm,用人工开挖。
5.2.1.6 沟槽中心线每侧净宽不应小于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5.2.1.7 管道安装前,在接口处人工挖设工作坑,承口前大于等于600毫米,承口后超过斜面长,两侧大于管径,深度大于等于200毫米,保证操作阶段管子承口悬空。
5.2.2 管道平基施工5.2.2.1 管基轴线及高程控制:在沟槽上口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横跨沟槽的坡度板,在坡度板上找到管道中心位置并订上中心钉,用垂球将中心线移到槽底。
在基础平面定位的同时对沟槽清底找平,并在基底设置高程桩,用桩顶控制基础的高程和厚度。
5.2.2.2 用挖掘机将中粗砂放入槽底,人工摊铺。
管道基础表面平整,两井位间应顺直。
5.2.3 管道安装5.2.3.1 管道采用人机配合吊装,吊装时沟上应有专人指挥,沟内操作人员在管道起吊时应避开。
将混凝土管吊到平基之上,按照平面位置和高程将管节摆顺、调坡,管节之间留出最佳接口间隙,管节两侧用石块垫牢。
5.2.3.2 安管、稳管:管道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体外观及管体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
吊装前应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以满足管体吊装要求。
下管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
下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
管道就位后,为防止滚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混凝土垫块。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
每节管就位后,应进行固定,以防止管子发生位移。
稳管时,先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
管内底高程偏差在±10毫米内,中心偏差不超过10毫米,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毫米。
5.2.3.3 对口:首先,将承插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再在承口内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并将橡胶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净均匀抹非油质润滑剂。
安管时,胶圈应平顺、无扭曲均匀滚动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弹不得大于10毫米,把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径)装入承口槽内,并用手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一致卡在槽内。
橡胶圈就位后应位于承插口工作面上。
对口时应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拴住钢丝绳,在待拉入管子承口处架上后背横梁,用钢丝绳和倒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倒链,将已套好胶圈的插口拉入承口中。
注意随时校正胶圈位置和状况。
如发现滚入不均匀,应停止顶、拉,用凿子调整胶圈位置,均匀后再继续施工,使胶圈达到承插口的预定位置。
管道安装应特别注意密封胶圈,不得出现“麻花”、“闷鼻”、“凹兜”、“外露”等现象。
每一管节安装完成后,应校对管体的轴线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管体轴向锁定和两侧固定;并用探尺检查胶圈位置,检查插口推入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伸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
铺管后为防止前几节管子的管口移动,可用钢丝绳倒锁在后面的管子上。
5.2.4 管道接口先用水泥砂浆填塞管缝,用1:2.5水泥砂浆抹两遍成活。
管道环形间隙均匀,灰口整齐、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现象,完毕后由专人养护,用湿草袋覆盖,经常洒水,保持草袋湿润。
5.2.5 检查井的砌筑5.2.5.1 检查井的砌筑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混凝土砖,砂浆应满铺满挤、上下搭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为10mm,井筒砌筑时,其内缝隙灰缝宽度不小于5mm,外侧灰缝隙大于13mm时用碎砖挤嵌。
5.2.5.2 墙体砌筑采用五顺一丁砌法,底皮与顶皮采用丁砖砌筑。
5.2.5.3 检查井内外壁采用2cm厚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至顶。
5.2.5.4 井室砌完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井盖板的安装,并做好防盗措施。
5.2.6 沟槽回填5.2.6.1 沟槽回填土采用人工电动夯实机分段分层回填,相邻段的接茬呈梯形,不得回填块石、腐植土、淤泥等。
5.2.6.2 回填时由两侧对称运入槽内,其它部位应均匀回填,且用人工分层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能大于0.30m。
5.2.6.3 在管顶以上50cm处,管上部压实度≥93%,其余部位不应少于95%。
农田地段应留沉降量。
5.2.6.4 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沟槽回填同时进行,并沿井室中心对称回填。
5.2.7余方弃置5.2.7.1 余方挖掘机装6T自卸汽车外运弃土场。
5.2.7.2 弃土场采用装载机归堆。
5.3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施工5.3.1 沟槽开挖与混凝土承插管沟槽开挖工艺相同5.3.2 柔性基础一般土质,基底铺设100mm厚的中粗砂基础层。
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时,或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之下时,宜铺设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石基础。
按设计要求分二层铺设,下层采用150mm厚的砂砾石,上层铺50mm厚的中粗砂找平。
特殊软土地基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地基承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
5.3.3 管道铺设与接口检查管道和接口是否有损伤,对齐管道和清除杂物。
采用16t吊车吊装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并设专人指挥。
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采用热收缩套接口。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热收缩套接口:检查待连接两管端是否平整,合拢间隙应小于1.5mm。
架空两待接端部,将热收缩套穿在两待接管的一端离端面距离大于500mm。
对接端面120mm圆周范围内用专用钢丝刷打磨粗糙并擦试干净。
对齐管轴线位置,焊接定位。
连接管端对接处预热,表面温度为40~50℃。
在连接处缠绕并同时烘烤加强纤维热收缩带并使之搭接牢固。
预热待接管两端,使表面温度达到40~50℃。
移动热收缩套至一端打磨面内,去掉其内防护纸层,使热收缩套与波纹管同心。
对热收缩套中间沿圆周方向均匀加热使其完全收缩后再分别向两端延伸,使两端热熔胶充分熔化。
热收缩套接口完成后,冷却时间为15min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焊接钢管施工时宜在沟槽上方排管,对管焊接后使用三脚架人工或吊车下管,对口时,两管纵向焊缝错开,错开的环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管道安装时,纵向焊缝放在受力弯矩最小,并易于检修的位置一般放在管道上方垂直线向左或向右45度处。
且用400mm的平尺,在接口周围顺序找平,在直管段虚假短节时,大于150mm时,其长度不得大于150mm。
焊接钢管防腐采用高分子聚氨酯涂层内外防腐。
5.3.4 密闭性检验5.3.4.1 试验段划分: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
5.3.4.2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管顶内壁加2m计。
5.3.4.3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 计。
5.3.4.4 试验步骤首先将检查井内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井内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避免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
用1:2.5砂浆砌24cm厚砖将试验段首尾两井封堵,并用砂浆抹面,将管道封闭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