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3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试题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3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试题

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本次主题2019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座: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与应用本次课涉及知识点罗列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2、知道滑轮的省力原理及应用3、了解斜面的省力原理及常见的应用。

亲爱的同学们,在初中物理的知识架构中,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应用是一个较难的板块,不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所占得分值都不少;但这部分内容较多,我们只有把简单机械放在前面讲解,下一讲中才讨论功与机械联合的问题,会涉及到综合应用的问题。

本单元在考卷中的分值在10分左右,甚至还会更高一下些;比如可以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作为实验题来考查,还可以把滑轮组的有关计算作为计算题或压轴题来考查,这个板块为必考内容,下面我们来分步讲解,同学们可要留心哟。

特别说明:烦请各位老师,在把本学案打印给学生之前,删除答案部分,谢谢。

一、基础点睛(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下图所示羊角锤、啤酒瓶瓶盖的扳手等,都是曲臂杠杆。

2、明确杠杆的九要素何为杠杆的九要素呢?可以简单记忆为:三点两臂两力加两线,解释如下:三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和支点。

两力----动力和阻力。

两臂----动力臂、阻力臂。

两线----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

3、理解杠杆的平衡在力的作用下,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都属于杠杆的平衡状态。

如右图所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过程中,不论是静止还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都叫杠杆的平衡。

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什么条件下,杠杆才会平衡呢?下面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

右图是常用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图,共分为四步,先调节杠杆的平衡,接着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力臂的大小连续两次实验,再在左侧改为用测力计斜拉代替钩码,经过几次的实验数据对比,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5、使用杠杆的目的(1)省力: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属于省力的杠杆,如上图中的撬杠。

(2)、省距离: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属于费力杠杆,我们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省距离,例如人在钓鱼时的钓鱼竿,属于费力杠杆。

需要注意的是,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6、曲臂杠杆在实际当中,杠杆好多都是曲臂的,这时我们要注意找准它的力臂。

如右图所示的刹车的脚踏板,常用的指甲剪刀,都是曲臂的杠杆,请你找出它们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好吗?(二)滑轮1、滑轮的定义与形状滑轮是轮边有槽,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可以组装成动滑轮与定滑轮及滑轮组,如右图所示。

图1为动滑轮,可以省力;图2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图3为滑轮组,有3段绳子承受重力,图4也是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受重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滑轮的省力规律:如右图所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是不省力的;如乙图所示,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在不计摩擦和轮子自重的情况下,可以省力一半;在初中,最多只能遇见两动两定组成的滑轮组,如上图所示,在不计轮重、绳子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动力等于物种的1/5,同时,绳子自由端拉伸的距离,也为货物上升高度的5倍,请同学们记住这个规律,接下来还会用到。

(三)斜面简单机械中还有一类就是斜面,也是常见的省力工具,如右图所示。

可以这样理解,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斜面长若是高的n倍,动力F就是物重的1/n,可见,在公路有上坡时,α角越小时,斜面的长与高的比值就越大,因此越省力,我们想一想,你在实际当中遇见或用过斜面吗?还有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轮轴,比如去用来打井水的辘轳,我们只作为了解,不去详细讨论,如右图所示,它实际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二、夯实小练同学们,我们上面讨论了几种常见的简单机械,你对简单机械的基础知识可能把握透彻呢?本讲的知识点可是重点哟,下面我们来上几题,让你们小练一把吧。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O点,在杠杆A点用力F1竖直向上拉。

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和作用在杠杆上阻力F2的示意图。

1题图2、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答案:D;此题考查我们对力臂理解,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在绳子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拉着M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N.若在M上加放一物块m,要保持M向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则()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C.加放m前,M受到10 N的摩擦力D.加放m后,力F′保持10N不变答案B;解析: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时,F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且M受到向左2×10N=20N的拉力作用,而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与向左的力为平衡力,因此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故AC错误,B正确;若在M上加放一个物体m,在绳自由端施加力F′使M和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物体m不受摩擦力作用,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所以M受到地面的压力增大,故力F′大于10N,故D错误。

4、.如图所示,现将重为5N的物体A沿长1.2m,高0.6m的斜面匀速从底端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为()牛。

(不计摩擦)解答:利用斜面上的省力规律:1.2:0.6=F:G 解得:F=2.5N(注:图中的3牛是考虑摩擦是的实际用力)三、经典呈现:为了让广大考生对本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一步了解,我们收集了近两年的经典题目,主要是考卷中的压轴题,展示给广大考生,开拓我们的视野,训练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便轻松应对考试。

1.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匀速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

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小C.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逐渐变大D.阻力阻力臂的乘积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1)杠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符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即阻力为硬棒的重力,大小不变,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θ角后,重力力臂(阻力臂)逐渐增大,故B错误;(2)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F的力臂是杠杆的长度,且力臂最长,当杠杆转过θ后,力与杠杆不再垂直,所以动力臂变小,故A错误;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增大,故动力动力臂的乘积也逐渐变大,故C正确,D错误。

2.如图所示的均匀木条AOB,AO=OB,在O点系一绳并挂起,先使AO保持水平,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木条将会()A.A端向上运动B.A端向下运动C.保持平衡不动D.不能确定答案:B; 解析:两边木条的重力产生了转动力矩,两重力相等,由图可知,OA边的力臂要大,故OA边的力矩也大,A端将向下运动。

3.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甲图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__,但不可以_________。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

据此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但不可以__________。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时,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力呢?为此,他们进行的实验如丙图所示。

请根据丙图信息,写出分析数据的具体过程,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甲图中可看出,三种拉力情况,每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N,等于物重,可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2)在图乙中,拉力F=0.6N<G=1N,故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2N,测力计的示数为0.8N,故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省力。

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省力;(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3)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2N,测力计的示数为0.8N,故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省力。

四、思维拓展上面我们点出了经典的题型,为了让广大考生检测自己对本次所讲的知识点理解情况,下面列出了几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做,拓展我们的思维,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把握经典的题型,这对完成考卷中的压轴题大有好处呢。

1、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A.物体B将沉到杯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解析:解:G A=m A g=2kg×10N/kg=20N,G B=m B g=5kg×10N/kg=50N;由图可知n=2,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则G A=1/2F B,∴F B=2G A=2×20N=40N,∵物体B浸没在水中,V排=V=103cm3=1×10-3m3∴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

则物体B竖直向上的合力为F=F B+F浮=40N+10N=50N;∴F=G B,∴物体B将悬浮,即可以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故选:B。

2、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为G B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OB,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 G A=G BB.G A<G BC. G A>G B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同学们易错解:选A。

题中给出的条件“OA=OB”看似平淡,实则“陷阱”,倘若认为二力的力臂相等,则会得出G A=G B的错误选项,由下图可知,OA>L 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B物体重力大。

3、对图所示的几种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的装置中OB是动力臂B.使用乙图所示的装置可省一半力C.丙图所示的装置是一种等臂杠杆D.丁图所示的汽车驾驶盘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答案;D; 解析:甲图误把杠杆的长度当成了力臂;乙图是一个定滑轮,它不省力;丙图是一个动滑轮,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丁图所示的汽车驾驶盘是一个轮轴,它也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五、考点梳理简单机械知识一般都是与机械功综合考查,也有的试卷中的题目只涉及到简单机械知识,比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

本讲的内容是必考内容,考分一般占4---8分,很可能出现的实验探究题就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本讲常出现的考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