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孔子游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孔子论水”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孔子游春》(齐读),春天到了,泗水河边春意盎然。
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让我们再来欣赏泗水河边美丽的春光。
(二)精读3—9自然段
1、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他在这么多美丽的春景中,尤其喜欢——水,你能找到孔子喜欢水的原因吗?请大家默读3—9自然段。
2、指名回答,出示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
大家想一想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呢?
(2) 孔子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相机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水的这些品性,其中必然有一句,会让你想到一些诗句,名言,故事或者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请大家再读这段话,在课本的空白出做一些批注。
(3)集体交流,相机评价。
(4)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备了君子所有的品性,水是真君子,让我们带着对水的敬佩之情来读好这一段。
(5)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准确地说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你还能找出水其他像君子那样的品质吗?
(6)水还有那么多君子般的品质,文中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呀!
指名读、评价,读出赞叹的语气。
(7)、孔子和弟子是来泗水河边游玩的、但他看水后发表了这么多议论,还说“水是真君子。
”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3、既然是为了启发弟子,教化弟子,我们又该怎么读呢?(意味深长)让学生试读
4、指读、评价、齐读
(三)精读10—17自然段
1、过渡: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来启发弟子做人,他期待着每一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
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回谈
起了志向。
2、请同学们自己读10—17自然段,我们看看子路和颜回各有怎样的志向?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1)子路的志向是什么?颜回呢?指名读。
(2)怎么读两人的话,看看前面的提示语,自己试试看读一读。
指名读。
师生评价。
3、他们的志向,正是君子所具有的品行。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君子吗?
老师也想知道你们有什么志向?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4、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很开心;孔子听弟子说志向,他有什么反应呢?
(1)学生默读14—16,圈画出有关词句,交流。
(2)师小结:是啊!孔子和他的学生谈得那么投机,那么融洽,多么浓浓的师生情谊呀!文章的哪一自然段也体现了这种师生情谊呢?(3)齐读课文10自然段。
小结:多么浓浓的师生情谊啊!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一、二自然段,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5、师: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动人的师生情,让我们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齐读
四、总结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对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你现在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出示:孔子,您是一位的老师啊!
要求补充完整,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阅读《论语》《孔子的智慧》这两本书。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课文中孔子带弟子游赏时,对弟子循循善诱的话所蕴含的道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效果分析
这节课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
“孔子论水”这段话的含义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突破难点,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等他们有了一定的感悟后,再适时引导。
通过联想成语、学过的课文、诗句、联系生活经验等这样的学习活动来理解孔子的教育智慧,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放大了学生的视野。
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充分让学生谈,有时代替学生说出了答案。
所以课堂表现得有点沉闷。
听上去似乎在“挤牙膏”。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其实还是严重的“教案意识”导致的。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
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出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又以水为话题,叙事明理,内涵丰富、厚重。
借景抒情、边叙边议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
评测练习
1、《孔子游春》孔子带学生到泗水欣赏春天美景以此来教导学生做人。
因为水有______ ,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
,所以孔子称水是______。
2、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教育家孔子,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的子路,_________、________的颜回。
3、展开想象,练习写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水和真君子还有哪些特点?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再写一写。
教学反思
课文以“游春”为线索,依次写了赏景,论水,言志三方
面的内容,篇幅较长,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我采用直奔重点,长文短教的方法,以课文的第二部分论水为教学的重点,进行重点品读感悟。
引领学生抓住“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这一中心,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集体交流,潜心品读。
在披文入情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文本与已有知识如:名言、警句、古诗、成语以及学过的课文结合起来,与生活积累结合起来,与入情入境的诵读结合起来,放大学生视野。
另外,我适时抓住省略号巧设补白训练,让学生做一回孔子赞一赞心目中的水,如“有的说水在洁净了他人的同时却污秽了自己,可见他多么舍己为人!有的说滴水能穿石,可见水有恒心有毅力!还有的同学说水是特别谦虚的,有的说它胸怀很宽广……”孩子们的回答正好是对孔子未说完的话的补充。
在赞水的同时,水的品行如汩汩甘泉流进了学生的心田。
有了前面的铺垫,后面的言志水到渠成,深刻理解弟子们已经明白老师的用意,领悟了老师的教诲,人人争做君子。
所以言志这一部分我就简单处理。
但是纵观整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没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不是很多,没能形成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与老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需要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全体
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标分析:
《孔子游春》属六下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是六下的最后一个单元,属于“师恩难忘”篇。
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他们即将毕业,满怀对老师、同学、母校的眷恋之情,在学生的日记、作文中这样的情感已经充分的流露,这对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情感基础。
对于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应该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要继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本单元的素养培养目标应结合文本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写人、状物文章的特点,体会并学习课文中借景抒情、叙物明理、列举事物、边叙边议的写法,并尝试迁移运用至习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