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veyor SIR-20 用户手册劳雷公司2005年1月目录第一部分:启动和基本项目的安装 (1)1.1 系统启动 (1)1.2 软件和新项目设置 (1)1.3 创建新项目 (5)1.4 打开已存在的项目文件 (12)1.5 运行当前的项目文件 (14)第二部分:数据采集格式 (15)2.1 单一的二维文件格式 (15)2.2 数据采集——三维文件格式 (17)2.3做超三维分析需补充的数据采集步骤 (22)附录A:SIRveyor 技术规格 (23)附录B:SIRveyor 用于数据采集的电源和配置 (25)附录C:采样道排列形式 (29)附录D:装好的SIR-20配置 (31)附录E:创建和编辑宏命令 (37)附录F:在SIR-20上使用通用雷达 (39)附录G:普通材料的介电值和术语集 (41)术语集 (42)附录H:数据处理和成像 (44)附录I:SIRveyor 命令按钮 (46)第一部分:启动和基本项目的安装SIRveyor SIR 20 是有2 个硬件道(天线),4个记录道的高性能地质雷达(GPR)系统。
SIRveyor被用来记录、处理和显示地下特征的剖面和三维图象(如果有三维格式采集的资料)。
该系统配有标准的GSSI天线,能被用于各种应用领域,来解决复杂的地下探测问题和构造探测问题。
SIRveyor允许我们:●采集:由一个天线采集到4道的数据由两个天线采集到4道的数据二维格式的单一剖面三维格式数据的采集●野外处理数据●复查和显示二维剖面或三维格式的野外数据,1.1 系统启动1、把选择的电源连接到SIRveyor SIR-20设备上(当只有掌上电脑电池时系统不运行)2、接通计算机;开关位于以太网连接器后边计算机右部的后面。
3、一旦计算机接通,并且SIR-20已插入,则系统就运行。
4、过几分钟,显示器灯将闪两下,然后就保持稳定了。
更多的信息请查附录B。
1.2 软件和新项目设置先打开RADAN系统信息屏幕,就可找到软件版本和序列号。
该屏幕将在30秒后消失,或点击鼠标左键跳到下一屏幕。
为了采集数据,特别设置了SIRveyor 的快捷键。
虽然RADAN软件屏幕和SIRveyor 的屏幕好像相同,但两者的配置是不同的,因而数据不能通过RADAN 快捷键采集。
目录、长度和数据库的系统设置这些命令使你能安装系统,以便在新地区收集数据。
如果你希望继续做先前的项目,就跳到1.4部分打开存在的项目文件。
否则,就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设置数据目录。
对每个工区或每项工作创建新的数据目录,会使管理数据更容易。
应该先指定一个单独的输出目录路径,以便让软件将已处理的数据放到该输出目录。
1、设置文件信息选择视窗>Customize(用户自选)。
2、选择目录表,然后设置源目录和输出目录。
注释:Customize ——用户自选Directories ——目录Appearance ——状态,外观Database ——数据库Linear Units ——长度Source ——源目录Output ——输出目录OK——确定Cancel——取消Apply——应用Help ——帮助3、选择长度列表,然后设置想要的单位。
注释:Customize ——用户自选Directories ——目录Appearance ——状态,外观Database ——数据库Linear Units ——长度Vertical ——垂直Horizontal ——水平OK——确定Cancel——取消Apply——应用Help ——帮助METER ——米CM ——厘米INCH——英寸FOOT——英尺YARD——码4、选择数据库列表,然后点击要选择的临时数据库标记选项。
注释:No Markers Informaion ——无标记的信息Temporary Markers Database——临时标记数据库Permanent Markers Database——永久标记数据库Customize ——用户自选Directories ——目录Appearance ——状态,外观Database ——数据库Linear Units ——长度OK——确定Cancel——取消Apply——应用Help ——帮助5、一旦正确地设置了这些软件参数,就继续到下一节完成新项目的设置。
注释:Step 1 Create New Project ——第一步创建新项目Step 2 Create New Project file ——第二步创建新项目文件3D Project File ——三维项目文件Step 3 Data Collection Mode ——第三步数据采集模式Step 4 Data Collection Parameters ——第四步数据采集参数Step 5 Attach Macro ——第五步附加宏Step 6 Setting Review –System Initialization ——第六步设置复查——系统初始化Step 7 Run ——运行 Save & Stop——保存和停止 Delete & Stop——删除和停止1.3 创建新项目第一步:创建新项目为了开始一个新项目,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 或点击New Collect。
对一个新的三维项目,必须点击Create 3D File ,请参阅2.2节。
第二步:创建新项目文件1、进入项目文件名。
在合适的输入框内键入唯一的项目文件名,然后点击Save保存。
如果已经存在一个相同文件名的文件,则将提醒你取代老的文件或改变为新文件名。
(注释:位于该窗口底部的Collect Data Files命令框会自动检查,它不能被关闭。
)注释: Create New Data Collection Project——创建新的数据采集项目“1. Type project name”——键入项目名“2. Save”——保存2、在点击Save后,项目信息对话框就会打开,见下图.注释:Project Information ——项目信息“1. Check path”——核对路径“2. Change ,if required”——如果需要,就改变“3. All white fields are optional”——所有空白的方框都是任选的“4. Click OK”——点击OK3、该窗口允许我们检查文件在计算机里被保存的位置(路径).也允许设置测量时间,题目,和任何能在处理或解释期间起帮助作用的注释.这些区域(字段)都是可选择的.4、点击OK, Select Data Collect Mode 对话框就打开了.第三步:数据采集模式数据采集模式对话控制着数据被采集的方式。
●Free Run ——连续采集数据● Point Mode——点测● Survey Wheel ——测量轮● Gosling ——参见附录F注释:测量轮除了为三维成像采集数据外,还必须与构造扫描系统一起来使用。
Free Run:数据是基于设置在文件宏中的每秒扫描时间和次数来采集的。
即使处于稳定状态,只要叉杆开关是压下的,天线就总是不断进行采集。
Point Mode:随着选择叠加,扫描数是被单个收集的。
Survey Wheel:数据是基于测量轮的旋转而采集的,测量轮的旋转是随着你设置的采样率而变化的。
不旋转,就不采集。
Calibrate:为了在不规则界面上得到准确的数据采样,就需对测量轮能够进行校正。
Enable GPS log:将GPS数据(通用雷达数据)录制在笔记本计算机中的一个文件中,该文件是与GPR.dzt文件分开的。
来自GPR数据的扫描数被输出,然后把它并入GPS数据。
Calibrate Survey Wheel:为了把测量轮调节到草地或不平坦地带那样的不同测量界面,要求必须对测量轮做标定。
在理想条件下(平坦、光滑界面、新轮子)的标定数字如下。
若不正确,你的距离计算将是较差的(较远的)。
标定测量轮:1.点击标定按钮.在测量界面上测量一个固定距离,至少10英尺或3米。
注释:Select Positioning System——选择定位系统Calibrate ——标定2.把天线的中心放在0位置(只要在起点和停止点是相同的,天线的任何部分都可以采用)。
(注释:Survey Wheel Calibration——测量轮标定)3.点击开始.测量标定线开始完成4.把天线拉出该距离的长度.5.点击完成.6.点击Save保存.7.一旦标定过程完成,每单位的信号数就出现了.8.重复几次以确信结果..第四步:设置数据采集参数.图注释:Data Collection Parameters ——数据采集参数 Transmit Rate ——发射率数据采集参数(该图用于二维采集。
三维采集的参见2.2节)1——Configuration Type(排列类型):天线选择方式有默认设置,用户设置。
在项目头设置天线名。
2——Configuration Name (排列名称):为多级记录道数据采集选择记录道,同时选择多级天线。
()3——# of Channels:为采集数据所选择的道号。
4——Samples/scan:每次扫描所采集到的样品数,这些选择要预先设置。
5——Scans/second:每秒钟采集到的扫描数,它控制着系统的速度。
6——Dielectric Constant:被测量的介电值控制着深度刻度的精确度。
7——Scans/unit(ft or m):使用测量轮时的数据采样率。
8——Unit/mark:当使用测量轮时,每X英尺/米所自动插入的标号。
9——Antenna Name(天线名):为多道数据采集选择天线。
10——Transmitter(发射器):为每道采集到的数据,指定发射器的位置。
11——Receiver(接收器):为每道采集到的数据,指定接收器的位置。
12——用于发射器/接收器(天线)1的连接器。
13——用于发射器/接收器(天线)2的连接器。
14——对每道采集的数据,道列表中显示出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排列形式。
数据采样:特征4到特征8使你能指定数据采集的采样率。
基于测量类型,目标,和测量模式(自由式,点测式或测量轮式),这些特征可以被调节到最适合项目目的。
排列(配置)类型:一张天线频率列表,可用来识别选那一个天线来做测量。
排列(配置)名称(选择天线):在数据采集中天线数目的预先选择。
发射率:固定在100KHz.道的选择(天线名/发射率):可以有1,2或4个数据道,一个或两个天线。
一个天线包括一个T(发射器)和一个R(接收器)。
对每个数据道,你选择一个T 和一个R。
附录C中提供了一些例子。
对使用一个天线的,系统自动默认单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