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作业检验规范
一、原材料入厂检验:
二、模具检验:
1、新制模具的检验:模具合格证及检验记录;按照模具图进行模具型腔与外观安装部位的尺寸复核检验;模具硬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必要时检测模具化学成分。
2、生产过程中的模具质量控制:
A、每班锻造生产时,应对锻造首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生产。
B、当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对模具进行处理。
a、模具表面出现裂纹,龟裂严重。
致使锻件表面出现条状突起物。
b、模具出现磨损、压塌、变形、焊合等原因产生锻件表面质量和尺寸超差。
c、当发生错移而调整不好时,应停止使用,查明原因,详细记录,提出处理意见。
三、下料检验:
四、锻造:
五、锻件冷却与热处理:
六、锻件抛丸清理:
主要检查锻件的抛丸时间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表面质量情况,锻件生产数量、物品标识。
七、锻件产品的检验:
八、机加检验:
核对产品是否与图纸资料相符,完工产品尺寸、表面粗糙度等检查。
九、入库包装检查:
附录一:
锻造缺陷分类
附录二:
为便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废品损失,质量部检验员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上必须详细记录不合格项描述与原因(除附录一描述的原因外,增加试模、试验二种原因),便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