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
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王芬梅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磁铁有磁性》。
磁铁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吸引铁质物体,即磁铁有磁性。
学生认识磁铁几乎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
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
磁铁对铁物质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用非铁制的物体也阻隔不了这种作用。
本课还引导学生认识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让他们清楚地感受到磁铁吸引力的这种特点,加深对磁铁磁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为小组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竹片、木块、纸片11张,布片、塑料片、铜丝、铝片(丝)、小铁夹、铁钉、玻璃珠、玻璃片等物体,几枚曲别针,一小杯水,2块磁铁。
3、为小组准备的第二份材料:2块磁铁和7种类型的硬币。
4、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小刀、中性笔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枚神奇的徽章,后面没有别针,我直接把它挂在衣服上,你信吗?试一试。
2.提问:果然挂上去了,为什么直接就能挂上去了呢?你能猜一猜吗?因为老师的口袋里有一个磁铁,这个徽章后面有一片铁片。
3、磁铁能吸引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课件出示。
1、猜一猜这些物体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把你们
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一边,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边。
想一想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并请记录员,及时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一》中。
下面就请每组组长打开桌上的材料盒开始猜测并记录。
汇报交流各小组预测的结果。
为了检验我们猜测是否正确。
我们可以怎么办?
学生回答:做试验。
师:你们准备怎么做?用磁铁去接近或靠近物体,看看这些物体是否能被吸引。
学生齐读实验要求:
请每组组长上台来领材料开始检测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组长填写实验记录表。
小组交流汇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测相同吗?观察一下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材料做的物体?
教师小结:磁铁可以吸引铁制作材料的物品。
刚才我们还应用了一个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先预测,再实验检验,最后确认或者修正原先的想法。
活动二:辨认铁制品
1.实物出示
2.学生观察判断指名说。
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
可以更可靠呢?
4.通过实验检测两次判断结果一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让人信服呢?学生回答:用磁铁吸。
教师小结。
科学家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我们今天研究的就是磁铁有磁性。
活动三: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吗?
下面我们放松一下,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出示一杯水,里面放一个回形针,在你不能接触水面的情况下,你会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回形针取出来?
学生交流汇报后指名演示。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磁铁隔着水也能吸铁。
那么隔着其他一些物体行不行呢?
实验要求:磁铁在上,隔着纸、塑料尺、木片、铝片等吸回形针,并把实验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我们今天研究的这些物体都是非铁质物体,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今后我们会再研究的。
所以说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而不是全部。
三、内化新知、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关于磁铁你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