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臂式挡土墙

悬臂式挡土墙

❖ 如果由B=B1+B2+B3计算出的基底应力σ>[σ]或偏心距
❖ e>B/6,应采取加宽基础的方法加大B1,使其满足要求。
式中:
0 h0 K H HK
2.墙身内力计算
❖ 4.2.1立臂计算
❖ 立臂为固定在墙底板上的悬臂梁,各截面的剪力、弯矩计 算公式如下(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γh0Ka
Q 1 xz2 h 0 zK a/2
❖ 上力式,中其余1符,号 2同,前3—墙趾、墙踵及凸榫前缘处基底的压应
4.3.3凸榫宽度
BT
3.5KMT ft
M Th 2 T K cE x1 2B B T 123f
❖ 式中:
K混凝土受弯构设 件计 的安 强全 度系2.数 6) 5( MT 凸榫所承受的总弯矩 ft 混凝土抗拉设计强度
❖ 3.墙身混凝土的等级不宜低于C20,主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墙后填土应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方可进行,填料应分层夯实;伸缩缝的间距不应小 于20m,缝宽2~3cm,缝内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入深 度不宜小于2cm
❖ 4.挡土墙的排水管,应按上下左右2~3m交错设置,排水 孔的坡度为4%,进水侧设置反滤层,厚度不得小于 0.3m,在最低一排排水孔的进水口下部应设置隔水层, 当墙背填料为细粒土时,应在最低排排水孔至墙顶以下 0.5m高度以内填筑不小于0.3m厚的砂砾石或者土工合成 材料作为反滤层,反滤层的顶部与下部应设置隔水层。
Q1
M1
M 1 xz23 h 0 zK a/6
Q1X
M1X
H1 x
4.2.2墙踵板的内力
❖ 墙踵板是以立臂底端为固定端的悬臂梁,内力计算图下图 所示。
4.2.3墙趾板内力计算
❖ 各截面的剪力以及弯矩如下所示:
3.凸榫的设计
❖ 在墙身底部设置凸榫基础,是增加挡土墙抗滑稳定的一种
方墙法踵,与需水将平整成个凸的榫直置线于所过包墙围趾的与三水角平形成范4围5 内,2如及下通图过
(1)立臂
❖ 悬臂式支挡结构由立臂和墙底板两部分组成。为便于施工 立臂内侧做成竖直,外侧做成1:0.02~1:0.05的斜坡, 具体坡度值将根据立臂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确定。当支挡墙 高不大时,立臂可以做成等厚度的。墙顶的最小厚度通常 采用20~25cm。当墙高较高时,宜在立臂下部将界面加 厚。
(2)墙底板
所示。
BT1 BT
BT2
σ1
σ3
45 2
BT
4.3.1凸榫的位置
❖ 由上可知,凸榫的位置、高度、宽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BT1hTtan452
B T2B B T 1B Th Tcot
❖ 凸榫前侧距墙趾的最小距离为:
BT1minB BB1c2oKt4cE5xB2f1f
4.3.2凸榫的高度
hT KcEs1 2BBpT132f p1 231ta2 n45 1 2
一、概述
❖ 悬臂式挡土墙是一种轻型、新型的支挡结构,广泛用于国 内外的公路、铁路工程中,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 由立臂、墙底板、凸榫组成,如图1所示,该种挡墙具有 以下特点:依靠自重和墙底板以上的填筑土体的重力维持 墙体的稳定,适用于石料匮乏的地区以及地基承载力较低 的填方地段,墙高一般小于6m。
❖ 有凸榫时:

f• G Kc Ex 1.0
❖ (1)如图2所示的路肩墙,有
1:0
B1 B2
B3
B
❖ (2)对于如图3所示的路堤墙,计算公式如下:
B3
f
KcEx fEy
H12B3
tan
b
β
1:0
H
H1
h
B1 B2
B3
B
❖ (3)当立臂面坡不垂直时,应该对按上两式墙踵板计算
立臂
墙趾板
墙踵板 凸榫
二、构造要求
❖ 1.基础需满足: ❖ (1)埋置深度不小于1m ❖ (2)冻结深度不大于1m时,埋置深度应在冻结线一下
0.25m(弱冻胀土除外),同时满足(1); 冻结深度不大 于1m时,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25m,同时还应将基底 至冻结线下0.25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换填为弱冻胀土或 不冻胀土 ❖ (3)受水流冲刷时,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m ❖ (4)在软质岩层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1m
的长度进行修正:
B3
1 2
mH1
b
β
H h H1
1:m
B1 B2
B3
B
4.1.2墙趾板长度计算
❖ (1)对于路肩墙(见图2)
B 1 0 .5 fH K 2 c 0 0 H H 0 .2(B 5 2 B 3 )
❖ (2)对于路堤墙(见图3)
B 1 0 .5 H K B 3 0 tan f 0 .2 ( B 5 2 B 3 )
(3)凸榫
❖ 为提高挡土墙的稳定能力,底板可以设置凸榫。为使凸榫 前的土体产生最大的被动土压力,墙后的主动土压力不因 设凸榫而最增大,凸榫应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凸榫的高 度,应根据凸榫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能够满足全墙的抗滑 稳定要求而定。凸榫的厚度除了满足混凝土的直剪和抗弯 的要求外,为了便于施工,还不应小于30cm。
BT1 BT
BT2
σ1
σ3
三、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
拟定墙身截面
荷载计算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滑稳定性验算 满足
满足
不满足 加凸榫
地基承载力验算 满足
结构设计
满足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满足
满足
不满足 加长墙踵板
满足
不满足
4.1.1墙踵板长度计算
❖ 墙踵板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 一般情况下:
f • G
K0 Ex 1.3
❖ 一般水平设置,通常做成变厚度,底面水平,顶面则自与 立臂连接处向两侧倾斜。
❖ 墙底板由墙踵板和墙趾板两部分组成,其长度和高度由全 墙抗滑稳定性验算确定。底板在与立臂相接处厚度为 (1/12~1/10)H,而墙趾板与墙踵板端部厚度不小于 30cm;其宽度B可近似取(0.6~0.8)H,当遇到地下 水位高软弱地基时,B值应增大。
❖ 2.对于墙底板,一般水平放置,顶面自与立臂连接处向两 侧倾斜。墙踵板水平长度由抗滑稳定性计算,靠立臂处厚 度一般为(1/12~1/10) H,且不应小于20~30cm
❖ 墙趾板的长度应根据墙体的抗倾覆稳定性、基底应力和偏 心距等条件确定,一般可取为(0.15~0.3)B,其厚度与 墙踵相同。通常底板宽度B由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决定,一 般可取墙高的0.6~0.8倍。当墙后为以一地下水位较高且 地基承载力很小的软弱地基时,B值可能会增大到1倍的 墙高或者更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