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洗衣机的发展及其分类【教学目标】让学生能了解洗衣机的分类特点,提高对洗衣机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悉洗衣机的分类情况,明白不同类的洗衣机有何优缺点,以便于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正确导购洗衣机。
【教学进程】前言:目前,全自动洗衣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
作为家电产品的全自动洗衣机已进入各类职高及培训学校的课堂,目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家电制造、维修和服务的技术工人。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让我们对全自动洗衣机有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一定检修维护全自动洗衣机故障的技术,为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洗衣机作为家用电器的一种,普及率和使用率都很高。
洗衣机把人们从人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受到广大人们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洗衣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传统洗衣机还是存在一些弊端。
所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洗衣机技术的革新。
模糊控制理论和变频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智能型全自动洗衣机的发展,使得家用洗衣机能够模拟人脑操作实现高度的自动化,绿色环保更是刻不容缓。
表明了绿色、低噪音、低能耗将是智能洗衣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能1 洗衣机的发展史及其技术演变1.1 洗衣机的发展史自19世纪中叶,美国人史密斯研制出了世界上首台洗衣机,洗衣机的发展已历了一个多世纪。
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问世,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始。
1922年世界上第一台立轴搅拌式洗衣机在美国诞生,由此洗衣机有了立轴式和卧轴式之分。
1937年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投放市场。
1957年日本三洋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涡流式波轮洗衣机。
从此确定了搅拌式、滚筒式和波轮式三种工作方式洗衣机三足鼎立天下的局面。
20世纪60年代以后,洗衣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家用电器市场上开始形成系列,社会普及率也迅速上升。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洗衣机在结构和一些零部件上开始大量使用塑料和人工合成材料。
在日本已经出现了带甩干桶的双桶洗衣机,当时人们称其为“半自动型”洗衣机。
70年代,日本生产出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
70年代后期,日本又生产出微电脑控制型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
80年代以后,模糊控制开始应用于洗衣机生产出智能型模糊控制洗衣机,使得洗衣机的功能更加的完善,操作更加的简洁方便,更加的符合人们的需求,实现了家用电器的控制方式的高度自动化。
这时的洗衣机不仅在控制方式上,在外观造型上也更加的注重迎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力求从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90年代后,由于电动机调速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洗衣机宽范围大调速比的转速变换和调节,诞生了各种新水流洗衣机。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变频洗衣机的问世,使洗衣机的功能更加的人性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控制。
1.2 洗衣机技术发展1.2.1模糊控制理论模糊控制属于闭环控制,输出量对输入量的反馈是不能缺少的。
模糊控制是首先对控制对象按照人们的经验总结了模糊规则,采用的数据都是模糊量,采用单片机对这些信息按照模糊规则进行决策来完成自动控制。
在洗涤衣物的过程中,衣物的质量面料都是模糊量,进行大量的实验,就能总结出人为洗涤方式,从而行成了模糊控制准则。
根据浑浊度传感器和布质布量传感器接受的信息,自动判断出衣物多少面料软硬和脏污程度,推理出模糊决策。
智能型模糊控制洗衣机用电脑来模拟人脑自动完成判断洗涤物的质地和重量自动选择最佳洗涤程序,自动完成洗衣机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型全自动洗衣机。
它的出现为洗衣机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2.2节能技术中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洗衣机用水量为家庭生活用水量的40%以上节水型洗衣机的发展和普及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用和类似用途节水型洗衣机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在2016年1月1日已经实施。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推进我国节水型洗衣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用水家电产品向节水方向发展有着导向性的作用。
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洗衣机的行业发展趋势将重点放在了水耗能耗等指标。
目前洗衣机主要采用的节能技术有:1)直流无刷电机技术、变频技术在洗衣机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洗衣机的用电效率一般电机的效率在40%-50%之间,而变频电机的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效率提高到了50%以上。
一方面变频电机的启动力矩大提高了洗净性能;另一个方面来说也降低了能耗和噪声。
2)洗衣粉快速溶解技术在洗衣机进水加入洗涤剂的时候,通过盒子结构的改变,加速了洗衣粉的溶解,使得洗衣粉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洗净效果,更减少了洗涤时间,降低了电力消耗。
3水量控制技术洗衣机洗涤时需要加热水量多少直接影响到加热时间长短也就是用电量的多少,所以合理减少洗涤量就可以大大降低用电。
因此,提高水位控制的精度成为了当前洗衣机节能设计的一个新的亮点。
1.2.3 静音技术洗衣机由于运行时噪声大,洗涤时间长,造成的噪声污染影响消费者。
针对这一情况,海尔集团新推出多种环保型洗衣机,为洗衣机的绿色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
静音洗衣机采取的是S-Drive芯变驱动系统综合的降低了噪音,使得洗衣机运转时噪声低于了50分贝,大大低于了同类洗衣机的噪声。
洗衣机的声音再也不会影响消费者看电视看书听音乐等多种活动,洗衣机再也不会成为家庭的噪声源了。
该静音系列洗衣机贯彻着环保节能绿色发展的新概念,研究出了静音技术降低了噪音,并且配备了“洗净即停”技术,避免浪费水资源。
“静音环保”技术超低的运行分贝让洗衣机进入了一个安静的世界。
通过偏心控制与减振降噪艺术,实现了超静音,给消费者带来舒适感。
1.2.4 技术瓶颈目前经济型高效电机技术、感知算法技术、整体结构优化技术、不平衡控制技术是洗衣机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
对于经济型高效电机技术而言,目前洗衣机使用的串激电机、单相交流电机、双速电机效率较低,三相交流变频电机效率较高。
知能2 洗衣机的分类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洗衣机全是全自动洗衣机,半自动的洗衣机基本上已经完全淘汰了。
现在的洗衣机分为滚筒洗衣机、波轮洗衣机2大类。
每一类洗衣机都有不同的公斤数进行区分。
但近几年这2大类洗衣机中,又衍生出了一些新式另类产品,将洗衣机更加的细分化。
2.1 基本分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洗衣机形式很多,但目前,一般最常见的洗衣机,主要分为三大类,而每类又可再细分为数种。
2.1.1欧洲式又称“滚桶式”或“鼓式”,可再细分为“前揭式”及“顶揭式”,多为全自动机种。
前揭式,顾名思义前揭式洗衣机机门是开在机身前面而且多为透明,可以直接看到洗衣桶内的情形。
顶揭式,顶揭式洗衣机机门是开在机身上面,但鲜有透明机门的型号。
但两种机的洗衣原理一样。
另外,欧洲式还分为有干衣和无干衣功能的的形号,但基本上全部具脱水功能。
洗衣特点:微电脑控制所有功能、衣物无缠绕,最不会损耗衣物的方式。
缺点:耗时,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小时左右。
而老式的滚筒洗衣机一旦关上门,洗衣过程中无法打开,添加衣物不方便。
但现在有中途添衣功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适合洗涤衣物、羊毛、羊绒以及丝绸、纯毛类织物。
流行于欧洲、南美等主要穿毛、绵为主的地区几乎100%的家庭使用的都是滚筒洗衣机。
2.1.2美国式又称“搅拌式”、“搅拌柱式”又或“搅拌棒式”为历史最久的一种电动洗衣机,多为全自动机。
可再分为附有干衣机、和没有干衣机的。
所有近代的美式洗衣机都已经有自动脱水功能,不需要另外逐件衣物放到像两支碾面粉的棒子叠在一起的电动脱水器,把衣服碾干。
另外,洗衣棒还可分为“单节式”和“双节式”,洗衣效果各有不同,但双节式的型号价钱通常比较高。
洗衣特点:衣物洁净力最强省,洗衣粉。
缺点:喜欢缠绕相比前两种方式损坏性加大,噪音最大 ,现在已被淘汰。
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洗衣机工业起步较晚,直到1978年才正式生产家用洗衣机。
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进入80年代后的洗衣机工业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料的那样停步不前,而是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1983年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400台飙升到365万台。
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大约有40多个厂家先后从洗衣机技术先进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引进技术60多项。
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国产洗衣机的产业素质与生产能力,缩短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如今,我国洗衣机年产量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居于世界首位。
除了在数量和品种上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到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跻身于国际洗衣机市场的竞争行列。
2.1.3日本式又称“叶轮式”或“波轮式”,可再细分为“单槽式”和“双槽式”。
单槽式:基本上单槽式洗衣机是由美国式洗衣机沿袭改良而成,大多为全自动微电脑控制。
双槽式:双槽式洗衣机多为半自动机将洗衣和脱水的部分分开,每次洗完衣服都要人手将衣物搬到脱水桶,虽然麻烦,但由于价格廉,所以至今仍有生产。
洗衣特点:微电脑控制洗衣及甩干功能、省时省力。
缺点:耗电、耗水、衣物易缠绕、清洁性不佳,适合洗涤衣物,除需要特别洗涤之外的所有衣物。
波轮式洗衣机流行于日本、中国、东南亚等地。
2.2 新型洗衣机2.2.1挂壁式洗衣机以2.5公斤和4.5为公斤的居多,不需要占用地面面积,直接挂墙上即可。
主要是为有条件的家庭设计。
网络商场价格在2千到5千之间主要洗涤衣物为洗儿童衣物、内衣等。
2.2.2斜桶洗衣机此产品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化无论是老人,还是坐轮椅的行动不便的人群取放衣物的时候都不用蹲下,非常的方便。
缺点是:占地面积比一般的滚筒洗衣机要大而且转速更慢,耗水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