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卫生学绪论_PPT幻灯片
学前儿童卫生学绪论_PPT幻灯片
理-社会层面,健康的概念也从一维跃迁到了三维; 在三维健康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健康是动态变化的,其构成要素包括身
体、心理、社会和精神。WHO在上世纪90年代也提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 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主要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这种健 康具有易变性和个性特征。
学龄前儿童健康的标志:生长发育指标、患病率、死 亡率。
能够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 运动素质指标和心理指标。
患病率是某一时间点上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在全体人群 中的比率。
死亡率是某年死亡人数在同年总人数中的比率。
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 化学、生物学、社会 环境因素。
学前儿童卫生学
学前儿童卫生学要研究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科 学。
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 研究内容和目的是:研究学前儿童人生理解剖特点,
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儿童的生长发育与教育活动、教 育方法、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制订出相应的措施, 提高符合该年龄儿童的卫生要求,为儿童的健康成长 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卫生学的内容
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新生儿期的特点 及保健,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评价,学前儿童 的体格锻炼,学前儿童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学前儿童的 营养卫生,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前儿童的 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幼儿园建筑、设 备的卫生要求,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学前卫生学的学科特点
学前卫生学的学科特点:涉及的知识领域 较广,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儿科学、营 养学、心理健康、环境卫生学、遗传学等 诸多领域和学科,所包含的各学科的内容 都与学前儿童的健康有紧密的关系,体现 了该学科的综合性、多元性、应用性的特 点。
学习对象
学习对象:幼儿园教师及管理者,幼教行政部 门人员,早期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家长。
学前卫生学的地位
1.保教并重是幼儿教育专业为其确立的地位 2.相对边缘的地位 3.保育员的地位:与教师不同 4.医生的地位:重要,但是是辅助作用
学龄前儿童:入小学前儿童均可视为学龄前儿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生儿 出生-28天
较大婴儿 6-12月
幼儿 1-3岁
青春期 13-18岁
学龄儿童 6-12岁
2.学龄前儿童:自出生至6岁(入小学之前)的幼儿。 3.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
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 生活适应和到的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学龄前儿童 3-6岁
健康
什么是健康? 健康有什么意义? 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健康的? 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健康的? 对于健康,你有哪些回忆?
健康的概念
健康概念的演进:
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多停留在生物学层面,即无疾病,不虚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健康的含义逐步拓展到生物(人本体)-心
保健设施的易得性: 包括设施完善程度和 服务质量等。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 传和生理因素。
生活方式:复杂系统, 因素众多。
本章重要概念
1.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以0-6岁儿童为 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卫生学、营养学、医学、教育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 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是预防保健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