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中考备考交流发言材

语文中考备考交流发言材

2015年语文中考备考交流发言材料康家集初中精心研读试题从容面对中考近几年来,我省语文中考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安排、试题难度等基本保持一致。

2015年语文中考考试形式为纸质测试,全卷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保持与往年相同。

试题类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写作题。

2015年中考成绩分析2015年我校中考语文平均成绩80.64,全县16名最高分97分,最低分51分,及格人数64人,及格率77.11%。

2016年中考备考策略一教学内容主要是九年级上下册语文课本内容,上完后复习七八年级语文课本内容,然后进行系统复习。

二教学进度(一)从这学期开学到明年3月底,完成九年级上下册的内容的教学,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力争时间短,速度快,效果优。

(二)4月初至4月底第一轮复习,以1—6册课本为立足点,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力争把握要点。

(三)5月初至5月底第二轮复习,结合往年中考试题和考点,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应精心研读中考试题,了解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在以后教学中,围绕这些知识点重点讲解,着重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6小题,25分) 1.字音字形仿句选择试题分析。

能力层级为A,识记。

考查的是初中阶段应该识记的生字的音和形及对偶句的选择,以常用词语为材料,将字音和字形合为一体考查。

所有字音、字形均出自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文下的注释和文中出现的字词。

字音是多音字或比较容易读错的字,字形为比较容易写错的常用字。

2 教学建议(1)平常上课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认真抄写生字的读音、字形,课后加以巩固。

(2)每周的学生练字内容以这些生字为主,每学完一个单元对各课的生字词进行听写。

(3)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所有生字词辑录整理。

(4)早读时间读写,专题考查后易错的再让学生强化。

初中生易读错的常用字和常用成语、易写错的常用字词归类重点识记。

(5)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附录一: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点字音辑录附录二: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点词语(掌握字形)辑录2.词语使用试题分析选择题。

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考查的是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科书中的重要词语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材料可以是选自教材或改编自教材,也可以是自编或选自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

教科书中每篇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每篇课文之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词,以及课文下注释中的生词,应该重点掌握。

教学建议(1)平常上课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将“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去查词典,将意思抄写下来。

(2)每节早读课,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及文下的注释。

每节语文课之前,让学生每人轮流在黑板上抄写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3)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重要词语(以四字成语为主)辑录整理。

附录三: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要成语辑录3.病句辨析试题分析选择题。

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

病句类型涉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等。

试题材料可选自或改编于教材,也可自编或选编自课外阅读材料。

八年级下册课文后分别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句子成分、句子的主干、长单句的分析的知识短文,本册书后附录部分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

九年级下册教科书上课文后分别有句子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的知识短文。

教师要给学生细致讲解。

教学建议(1)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作文、练笔时,能够流畅、通顺的组织文字,较少出现病句,并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教师在复习时,要将常考的几种病句类型进行详细讲解,并教给学生辨析病句的方法。

(3)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4名著导读试题分析主观题能力层级D试题材料均来自六册课本后的名著阅读。

教学建议,应多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特别是课本后面要求阅读的名著。

5看图写话试题分析主观题能力层级D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能力。

6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题能力层级是A,识记。

5小题,分值为8分,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

试题材料均是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古诗文中的名句。

试题设计形式有直接的默写(直接型默写),即根据上句填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填写上句(4小题,各1分),以及基于语境的提示性的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运用型默写,2小题,各2分)。

试题对诗、词(曲)、文以及六册课本会尽量兼顾。

教学建议(1)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这50篇都能背诵、默写。

(2)在复习时,可将这50篇古诗文原文辑录整理,分发给学生,便于复习。

利用每节早读课的后十分钟,每次默写两首,由老师改或同学互改,逐一过关。

附录四: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辑录附录五: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辑录附录六: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古今异义辑录附录七: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一词多义辑录.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共两块20分)主观题。

涉及的能力层次是B、C、E。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教材以外。

其中记叙类文章(主要是散文)必考,一般为5个试题,16—18分;说明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二选一,一般为5个试题,12—14分。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

(一)散文试题分析综观这三年我省中考对散文的考查,从选材上看,偏重于当代名家经典美文,且选文视野开阔,文化内涵丰富,所选材料大多抒发对生活、对社会的体验和感悟,展现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注社会生活的情怀。

分值上从大分值题又回归到小分值题,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涉及的考点越来越多,对文本的考查越来越细。

从题型上看,注重对词句理解、要点概括、语言赏析、文章把握等方面的考查,另外,要求考生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也逐渐增多。

(二)说明文试题分析纵观近十年我省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中考对说明文的考查频率明显高于议论文,均为科技类说明文。

选材一般出自《百科知识》杂志,大多以生态环境、前沿科技、社会热点话题为主,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从题型上看,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和部分关键信息的提取,注重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三)议论文 6 试题分析从选材来看,这两年的议论文具有明显的散文倾向,即不是纯粹的、严谨的议论文。

选文的内容或主题不具有浓重的理论性、政治味、说教色彩,都与社会实践或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有助于考生在考场上短时间内理解文本。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议论文阅读侧重于选取具有人文色彩和时代感的文章,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较多的省份选择的阅读文本都与社会热点相关联,这要求考生有关注社会的习惯。

现代文阅读教学建议(1)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特别是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外读物。

另外,推荐《读者》、《意林》、《时文选萃》、《散文选刊》、《百科知识》等杂志供学生挑选订阅。

建议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3)按文体复习。

将记叙文(主要是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分成若干个专题,以便于各个击破,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

(4)在复习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文体从课本中选取一些与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水平相当的课文,备课组自行命制与中考题型、题量、难度相当的训练题目,进行有效的训练,以便举一反三。

(5)既要立足课本,更要面向课外。

扩大阅读面,加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探讨研究等方面的训练,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6)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

4.组句成段试题分析选择题。

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即将打乱了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逻辑性。

试题材料选自课外书籍或报刊资料,基本上是说明性文字或议论性文字。

教学建议(1)教师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做这道题的方法:首先,把几个句子的内容通读一遍,弄清各句话的大意,判断整个语段内容属于哪种类型文字(说明性或议论性);其次,明确整个语段的中心思想,即整个语段主要讲什么;再次,可以通过语段类型和标志性词语来梳理整个语段的顺序,从而完成组句成段。

其中,说明性文字可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来确定句间关系;议论性文字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或者按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来确定关系。

(2)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两块17分) 1.古诗阅读试题分析选择题。

涉及的能力层级是B、C、E,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

2题,共5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外古诗词的理解和初步的鉴赏能力。

选材均来自课外,大多出自《唐诗宋词鉴赏词典》,往往与课文作者或诗词相联系。

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写景抒情诗或游子思乡诗。

教学建议(1)重视积累,夯实基础。

指导学生多吟咏那些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古典诗词。

课前活动可进行诗词赏析竞赛,或要求学生每节语文课之前每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则课外古诗词,并略微讲解它的思想内容,其他同学进行摘抄。

(2)在复习时,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有关方法。

并从语言鉴赏题、形象鉴赏题、表达技巧鉴赏题、思想内容评价鉴赏题四大类分别讲授答题的方法、技巧等。

2.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涉及的能力层级是B、C、E。

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分值为10分,主要从诵读、实词解释、文意把握、概括要点、写作技巧、人物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查。

选材大多出自课本或其他古书,内容大多与课文作者、课文内容有关,体裁是具有趣味性、可读性、故事性、启发性的记叙短文,一般为人物传记。

具体分析如下:1题,,句子朗读节奏划分,(2分)。

2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2分)3题,解释词语,2小题,共2分。

全部是重要的实词(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多义词为主),而且大都是教材当中出现过的词。

4翻译句子(2分)5课文分析选择题(2分)6课文中的成语观点(2分)。

教学建议(1)立足课外,抓好课内。

对教材中的每篇文言文都要精讲多练,要求学生养成预习(抄写生字、划分朗读节奏、疏通文意)、归纳(学完每课后,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个方面归纳整理)、背诵和默写的良好习惯。

(2)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方面)辑录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