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1讲 农业区位选择

2021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1讲 农业区位选择


[变式训练] 1.(2020·河南商城月考)2017 年 5 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 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 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 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 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 312 国道以南地区,逐渐 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因素 类型
内容
案例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
某种农业发展的最
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
重要的因素,也就是
的,如果没有这种低洼的地
说,因为该因素对该
主导
形,而是平坦的地形,当地
种农业的影响最大,
因素
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
没有这种因素(或条 植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
件),就不可能有该
角洲基塘农业区位选择的主
5.我国几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区域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 地广人稀,土
的商品粮 壤肥沃
基地
气温低
南疆的长
绒棉生产 光热条件好 水源不足
基地
青藏高原 光照充足,昼 气温低,热量
河谷地区 夜温差大
不足
地形平坦,土 水源不足,旱
华北平原 壤肥沃,光热 涝、盐碱严重
充足
平原地区地 水旱灾害较
种农业在该区域分
导因素
布的可能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 多条件才能进行,如 量等条件优越,但水资 果一个地区其他条 源缺乏,因此,水资源 限制性 件都能满足,唯有某 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 因素 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 这个缺乏的条件就 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 成为该地区农业发 满足时,农业生产才能 展的限制性因素 持续进行
(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B )
A.全球气候变暖 B.种植业收益低
C.城镇建设占地 D.市场趋于萎缩
(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C )
A.政策
B.市场
C.地形
D.气候
(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
处,主要体现在( C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山地或丘陵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 玉米
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 棉花

甘蔗 高温多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
因素的相互联系。
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自然因素 ____气__候_______、地
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 济因素
____市__场_______、劳
动力、交通运输、政 策、科技等
变化特点 比较稳定
变化较快
3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__合___理__利__用____。
【疑难点拨】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C.恢复土地肥力 D.提高机械化水平
解析:(1)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缓慢的,A 项错误; 城镇建设占地会使种植面积减小,但不会改变耕作制度从两熟田 变为一熟田,C 项错误;若因为某种农产品市场萎缩,可以通过 调整农业结构来解决,而非只种一季,D 项错误。当地只种一季 稻而将土地闲置一季,是因为种植业收益低,人们的积极性不高, 故 B 项正确。(2)由于集约程度差、劳动力不足、种粮收益低导致 种粮积极性低,出现了大面积的麦季撂荒。同时根据材料信息“由 丘陵向平原蔓延”可知,影响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地 形,C 项正确。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等自然因素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该地区的 自然因素来进行,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 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对现代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具体分析如下: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B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形平坦,土壤 为严重,丘陵 南方地区
肥沃,水热条 地区土质较
件优越

考向一 农业区位及其变化
[考题引领] 1.(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 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如图反映 2014 年我 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C )
【解题关键】 (1)题注意结合图例进行比较。(2)题明确题干要求 与安徽省相比,因此找出安徽省与黑龙江省影响农业主导区位。(3)题 一定要从本题组的主题“稻谷供需关系”分析。
【解析】 (1)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是 我国的稻谷主产区。图中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稻谷供需结余为 负值,说明其稻谷产量不能满足其需要,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 谷余粮区。(2)黑龙江省稻谷的盈余量较多,这是因为其耕地面积 大,人口数量少,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3)水稻种植重 心向北移动,相应南方水稻种植区域减少,而南方人口众多,对 稻谷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重心的变化会造成粮食的运输成本升高。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根据等 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 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
型或作
自然条件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 种植业

林业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单元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第21讲 农业区位选择
考点一 考点三
考点二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一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 农业区位的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地__理___位__置____。 (2)相对区位:农业与__地__理___环__境____(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