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吊装工程概况 (3)二、吊装准备 (3)三、吊装方法 (4)四、钢柱、梁安装 (5)五、高强螺栓施工 (8)六、钢结构涂料施工 (9)七、室内钢承板(压型钢板)施工 (11)八、施工安全措施 (14)一、吊装工程概况本工程钢结构部分总重约260t,主要由钢柱、钢梁、楼梯组成,钢柱、钢梁及梯梁主要是焊接H型钢,钢结构的制作应符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12) 的规定。
综合楼钢框架梁、柱连接采用10.9S级摩擦型高强螺栓,高强螺栓结合面不得涂漆,采用喷砂处理法,摩擦面抗滑移系数0.5。
钢结构安装顺序为:由①轴向⑩轴钢柱钢梁平行安装→次结构安装→→楼梯制作安装→再安装一层至局部四层钢承板安装→栓钉焊接→围护结构施工。
工程施工质量目标: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工程施工工期目标:日历天数20天。
工程安全文明目标:确保无任何安全事故,做到不污染、不破坏现场环境,确保良好的施工环境。
二、吊装准备1、主要施工人员2、主要机械设备3、构件的运输(1)、在装卸、运输过程应尽量保护构件,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2)、对一些次要构件由于刚度较小、数量较多,在运输过程中应进行打包,严禁散装,造成发运的混乱。
(3)、运输的构件必须按照吊装要求程序进行发运,尽量考虑配套供应,确保现场顺利吊装。
(4)、构件应对称放置在运输车辆上,装卸车时应对称操作,确保车身和车上构件的固定。
(5)、次要构件和主要构件一起装车运输,不应在次要构件上堆放重型构件,造成构件的受压变形。
(6)、构件运输过程中应放置垫木,在用钢丝绳固定时应做好构件四角保护工作,防止构件变形和刻断钢丝绳,对不稳定构件应采用支架稳定。
4、构件的堆放(1)、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场基坚实。
(2)、构件堆放应使用垫木,垫木必须上下对齐,每堆构件堆放高度应视构件的情况分别掌握,一般和次要构件不宜超过1m,重型和大型主要构件采用单层堆放,对平面刚度差的构件如桁架。
(3)、每堆构件与构件之间,应留出一定的距离(一般为2m)。
(4)、如现场场地允许,构件可按吊装顺序及安装位置,在保证起重机械及运输车辆行走通畅的情况下,按各种型号分别堆放于吊装位置附近。
(5)、构件编号宜放置在两端醒目处,以便于吊装时构件的查找。
5、定位轴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二级以上),用水准仪进行闭合测量,并将水准点测设到附近建筑物不宜损坏的地方,也可测设到建筑物内部,但要保持视线畅通,同时应加以保护。
6、起重机械本工程采用25T汽车式起重机。
汽车式起重机的起重机构和回转台安装在载重汽车底盘或专用的汽车底盘上,底盘两侧设有四个支腿,以增加起重机的稳定性,能迅速方便地调节臂架长度,具有机动性能好,运行速度高的特点,但不能负荷行驶,对场地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装卸及单层钢结构的吊装。
三、吊装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标高、轴线复测→构件运输就位→吊装就位→吊第一根钢立柱→校正调整→吊第一根钢立柱→所有钢柱吊装完成复测→吊装钢梁→用檩条或系杆连接两跨大梁→安装室内钢构件、钢承板→补漆2)吊装方法柱子安装属于垂直吊装。
根据钢柱的形状、长度、质量、起吊方法及吊机性能等因素。
采用钢丝绳绑扎,绑扎点设在柱的肩梁处,吊车绑扎处垫以麻袋、橡皮或木块。
钢柱的吊装采用25T汽车吊,以单机旋转法就位,杯口打铁楔临时固定。
钢柱起吊时不得在地面上拖拉,就位后进行初校并立即固定。
3)柱子找正柱子找正包括平面位置、标高及垂直度三个内容a)钢柱的平面位置在吊装就位时,一次性对位,一般不需再调整。
b)复查标高对柱子的标高低于安装标高时,需用垫块调整,垫块的位置和大小应正确,符合规范要求。
c)钢柱的垂直度找正需要吊坠、经纬仪进行测试,分别在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观测。
垂直度的校正直接影响到吊车梁、屋架等的安装准确性。
垂直度校正方法有敲打锲块法,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斜顶法及缆风绳校正法。
可在安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校正方法。
找正柱子时注意风力和温度的影响,防止其影响会使校正后的柱子自动产生偏斜,找正垂直度的柱子应抓紧时间进入下一步柱间支撑的安装,以达到整体连接,增加刚度。
四、钢柱、梁安装4.1钢柱安装4.1.1钢立柱安装前,先将钢柱底面的找平螺栓安装就位,并利用水平仪先将螺栓表面找平。
吊点位置及吊点的数量,根据钢柱的形状、断面、长度、重量、吊机的起重性能等具体情况确定。
4.1.2一般钢柱弹性较好,吊点采用一点起吊,吊耳放置在柱顶处,柱身垂直、易于对线校正,对线校正。
由于通过柱的重心位置,受到起重臂的长度限制,吊点也可设置在柱的1/3处,吊点斜吊,由于钢柱倾斜,但对线校正比较困难。
立柱安装前在立柱下底板上表面,做通过立柱中心的纵横轴十字交叉线,安装时,将立柱上十字交叉线与基础上十字交叉线重合,确定立柱位置,拧上地脚螺栓。
4.1.3钢立柱在吊装前应在构件表面标出安装用的控制线作为校正的依据,同时钢柱每校正好一根应与前根钢柱用次梁、柱间支撑等链接并固定。
4.1.4对于单根不稳定结构的立柱,须加风缆临时保护措施,设计有柱间支撑处,安装柱间支撑,以增强结构稳定性。
4.1.5吊装采用斜吊法及旋转法相结合,钢丝绳绑扎点与钢构件接触点之间,应用软材料保护好钢构件,以防钢构件及钢丝绳受损,起重机边回转边起钩,使钢柱绕柱脚旋转而直立,立钢柱时,先将钢柱脚螺栓孔插入预留螺栓,回转吊臂,使钢柱头大致垂直后初步对中,即对螺栓进行初拧。
4.1.6所有次要构件如檩条等均采用10.9S级普通机制螺栓现场拼装。
主体结构安装应从有支撑跨间开始,头两榀刚架安装完毕后,应在两榀刚架间将水平系杆、檩条、屋面水平支撑全部装好,安装完成后应利用屋面水平支撑调整构件间的垂直度及水平度,待调整正确后方可锁定支撑,而后安装其他钢架。
支撑及檩条安装完毕后方可撤除临时支撑。
4.1.7钢立柱安装采用采用旋转法进行吊装。
柱子立起对准柱基螺栓慢慢落下,四面中心对正后,将柱子落到底,拧上螺母。
进行钢柱垂直度调整时,采用经纬仪加线坠的方法测量钢柱垂直度偏差。
当钢柱垂直度偏差超差时,通过调节钢柱柱底面螺母高度,使其垂直度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钢柱垂直度调整完毕,应将地脚螺栓螺母拧紧,防止松动。
4.1.8安装施工中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初拧和终拧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对于作业面狭小,专用终拧扳手紧固有困难的少量螺栓,可用手动测力扳手进行终拧,并在螺栓上涂白油漆,以便检查。
4.1.9钢柱脚采用螺母调平,座浆支承时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经检测和校核几何尺寸确认无误后,用C35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填实柱底板与基础间的空隙,施工过程中采取加垫钢楔铁焊接固定措施防止柱底板下地脚锚栓失稳。
4.1.10由于本次建筑钢柱与柱脚螺栓连接形式为铰接型式。
所以单根钢柱安装好后应做临时固定。
两根钢柱安装调整好后,应随即安装柱间系梁,使其相互连接,便于固定。
4.1.11钢构件在吊装安装过程中,在结构尚未形成稳定体系前应采取措施保证其刚度,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保证其刚度和稳定性,以防空间单元变形。
4.1.12钢立柱在安装完毕后必须将锚栓垫板与柱底板焊牢,锚栓垫板及螺母必须进行点焊,点焊不得损伤锚栓母材。
4.2.钢柱的校正4.2.1在柱子可视面上事先画出中心线,然后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用经纬仪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调整。
4.2.2通过测量柱子内侧距建筑物上弹好的控制线的距离来控制柱子的垂直度。
校正前先检查钢柱脚的轴线,用两台经纬仪从两轴线校正立柱的垂直度,达到要求后,再检查标高,钢柱的标高可以用垫板控制,垫板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的钢柱底板加劲板下。
4.2.3钢柱经过初校,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0㎜以内方可使用起重机脱钩,钢柱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进行校正,具体见下表:4.2.4柱子的标高、轴线和垂直度偏差的调整是相互联系的兼顾的,待所有标准都达到时才算完成校正工作。
钢立柱施工验收一览表4.3.钢梁安装4.3.1钢梁进场时按要求依次进行摆放,以利于后续施工。
先安装1轴的钢梁,再安装A-B轴与2轴间钢梁,然后将1轴与2轴之间的系杆装齐。
以此类推。
4.3.2钢丝绳与钢梁间应用胶皮等软性物质进行衬垫。
吊点的选择应保证构件在起吊过程中不变形,不扭曲并且平稳。
吊装前,应检查起吊机械和工具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有问题应停止吊装,待问题解决后再吊装,严禁机械和工具带“病”作业。
然后将钢梁依次吊到安装位置上上,先用钢丝刷将钢梁端头板摩擦面上的浮锈和灰尘清理干净,利用撬棍和冲子将钢梁端面高强螺栓孔对齐,然后将高强螺栓穿入螺栓孔内,将扭力扳手的施工扭距根据高强螺栓复检报告系数调整到施工初拧和终拧扭矩。
对高强螺栓进行初拧、终拧。
4.3.3钢梁吊装前,检查各项工具是否固定牢靠,利用安全绳、防护网,安装人员安全带系在安全绳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4.3.4正式吊装前应先试吊,试吊时先缓慢提升吊钩,在吊钩提升的过程中将吊索理顺。
当吊索受力拉紧后停止吊钩的提升检查索具是否捆绑牢固。
检查完毕后吊钩缓慢起升,检查、调整吊点位置、构件受力等。
4.3.5钢构件吊装就位时应统一指挥,各施工人员严格执行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要求,确保安全第一。
4.3.6钢结构安装好后,检查所有现场安装焊缝,现场安装焊缝不得有漏焊现象,钢结构全部安装完成后,经质量检验员检查合格向监理报检验收。
4.4.钢结构辅件(次梁等)安装4.4.1除头两榀刚架外,其余榀的次梁、墙梁、隅撑的螺栓均应校准后再行拧紧。
次梁的安装应待刚架主结构调整定位后进行,次梁安装后应用拉杆调整平直度。
次梁墙梁屋面板及墙板的安装应符合现行相关规程的规定。
4.4.2结构安装完成后,应详细检查运输,安装过程中涂层的擦伤,对所有的连接部位在安装过程中涂层的擦伤,均要补刷油漆。
4.4.3钢结构柱脚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应采用C35的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并应使包包裹的混凝土高出地面不小于150mm。
4.4.4对螺栓的初拧和终拧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对于作业面狭小,专用终拧扳手紧固有困难的少量螺栓,可用手动测力扳手进行终拧,并在螺栓上涂白油漆,以便检查。
五、高强螺栓施工本次采用的高强螺栓为10.9S级高强螺栓,见证取样送检。
5.1高强螺栓运到施工现场后,对制造厂提交的产品按紧固件验收规则、包装与标记的规定进行验收。
高强螺栓须放在室内,不得随意开启。
高强螺栓入库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规格分类存放,工地领取时,要按使用部位领取相应规格和数量的螺栓,严禁现场随意堆放,以防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高强螺栓施工采用专用扭矩扳手施工,施工初拧扭距初定为224.4N.m(M20),待高强螺栓复检合格后,施工终拧扭距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