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舟山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

舟山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舟山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引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而海洋“十二五”规划将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海洋药物开发利用、海洋工程深海采矿、海洋仪器设备制造等。

由此可见,如何科学发展海洋产业对舟山的发展异常重要,舟山依靠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要加快优化海洋产业,尽快形成海洋产业集群。

本文首先界定了海洋产业的内涵,然后从有利于发展海洋产业的各种理论进行综述,基于这些理论,使得海洋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同时,综述了全国及各地区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的发展,以及他们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关于海洋产业内涵的相关研究(一)对海洋产业定义的研究加拿大海洋产业是指以加拿大还去与海区相邻的沿海社区为基地的海洋产业,或其收入与海区活动那个密切相关的产业活动。

海洋产业包括在加拿大海域及与此相连的沿海区域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及依赖于这些产业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不包括内陆水域的产业活动,诸如在加拿大五大湖、运河和河流进行的运输和渔业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海洋水产业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为海洋第二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潘义勇(1993)[1]把海洋产业分为传统海洋产业、现代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等三大类。

传统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运输业;现代海洋产业包括油气资源开发、海水养殖业、海洋娱乐和旅游业;未来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水资源利用,海底矿物开发利用,海能利用等。

叶向东(2009)[2]区别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内涵,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海洋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同时,他对海洋产业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海洋产业具有外向性特点,海洋产业具有现代性特点,海洋产业具有关联性特点。

(二)对蓝色经济的认识姜旭朝,张继华,林强(2010)[3]总结了蓝色经济是以蓝色理念为基础的海洋经济理论,它以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包括中国海洋经济概况、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海洋区域经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工业、海洋生态产业、沿海蓝色经济理论以及信息经济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沈东珍,宋全峰,孙祝春(2010)[4]分析山东发展蓝色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临港产业是山东半岛千公里海岸线的黄金商机。

运用现代科技嫁接改造、引领支撑临港产业,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新兴临港工业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二、基于海洋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应用的研究(一)产业集聚理论波特系统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

此外,还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

胡宇辰(2005)[5]提出产业集群理论成为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首先,产业集群理论摈弃了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发展理论的不合理因素,而增添了更适合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合理因素,表现在与过去理论的差异上。

其次,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具有技术创新的制度优势。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

再次,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投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

最后,产业集群可以依靠由集群、竞争、合作、创新等内生因素来形成其独特优势,而不一定要依靠传统的自然资源禀赋等外生因素。

同时,提出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措施包括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优化创新工作环境,构建区域网络系统,引导园区产业发展,培育区域诚信文化,重视人才资源开发。

赵强,孟越,王春晖(2009)[6]从产业关联、地理集中、组织协同三个基本含义定义产业集群,并提出产业集群不仅是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而且是其他组织在地理位置的集中,其实质是一种基于生产分工的网络组织、学习创新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融合。

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表现:首先,产业集群具有接近市场、信息、专业化员工和元件、互补品等有利条件,也接近公共服务机构,能够获得比较便利的公共服务。

其次,产业集群具有自我强化机制,随着产业集群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仅生产能力进一步集中,创新资源也在进一步集中,而且创新本身就存在很强的外部经济性。

再次,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

最后,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竞争力,集群内企业生产具有成本优势,有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集群内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增强。

(二)循环经济学理论李莉,周广颖等(2009)[7]海洋循环经济是一种以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海洋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海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增加政府财政拨款,建立海洋信托基金,加大海洋教育投资,强化渔业补贴,为渔船建造提供贷款支持,完善海洋保险制度。

范连颖(2008)[8]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生态经济,也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物质流动,上游“生产者”产生的废弃物被下游的“分解者”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传递、搞笑产出和持续利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都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

循环经济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力求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王小涵(2009)[9]把海洋可持续发展定义为:通过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政策机制和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并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海洋社会、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并能留给后代人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

海洋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海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海洋环境的可持续、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和海洋社会的可持续。

三、关于研究海洋产业发展的意义张万鑫(2009)[10]认为海洋产业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极大的经济社会带动性,海洋产业能带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辐射到内陆地区,从而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海洋产业的扩展、海洋产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海洋就业,从而提高海洋产业就业率,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应——就业效应多大,以何种方式发展能保证更好地带动与促进海洋就业,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发展。

王殿昌(2008)[11]提出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对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海洋承载压力愈来愈大。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海洋产业布局,调整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好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关于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louri N. Semenov(2008)[12]分析了影响波兰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列举了一些阻碍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些因素,其一,金融资金方面的问题包括缺少投资基金,创新项目高额的资金费用,高通胀风险以及材料和能源费用高。

其二,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当地机构及区域法律实践传统的方法,大量的法律限制与政府管制,复杂且长久的决策程序,缺乏新思路有效实施的预先程序。

其三,包括波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其四,劳动力方面的限制。

其五,工业方面的限制。

其六,由于波兰加入欧盟比较晚,运营方面存在障碍。

最后,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障碍。

李彬(2008)[13]我国海洋产业中的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在集聚程度上已经很大,其中海洋渔业和海洋船舶工业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滨海旅游的集聚程度有所减弱。

这主要体现出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在渔业水产、船舶工业等传统主要行业中已经基本形成了集聚,而且这种集聚在不断发展;但是在滨海旅游、海洋生物等海洋服务行业。

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领域中,由于发展晚,造成了发展不均匀,集中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海洋生物领域。

另外,从地域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进出口贸易较多的地区相对来说其行业集聚的程度也相对较高。

贺志刚,卢慧黎,罗斌(2009)[14]舟山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2008 年舟山人均GDP已突破7000 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虽然2009年上半年舟山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这关键阶段,正确把握舟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定位,加强和深化舟山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优势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黄瑞芬,苗国伟,曹先珂(2008)[15]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管我国海洋产业总值增长迅速,但是具体到各个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的布局还不尽合理,海洋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

海洋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海洋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海洋产业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海洋产业结构仍处于调整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黄蔚艳(2009)[16]分析了舟山市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概况,指出港口物流业发展快速,船舶修造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海洋旅游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海洋贸易前景广阔,另外, 海洋增养殖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现代海洋产业也呈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舟山在海洋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纠纷、涉海部门的协调管理,海洋气象、海洋信息、海洋安全救助等服务问题,由于港区一般位于原来较为偏远的小岛,商业、文化等设施都较为简单,员工生活较为单一,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舟山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

付翠莲(2009)[17]认为舟山市原有的传统优势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舟山市发展海洋经济主要局限于水产, 海洋捕捞尤其是近海捕捞全国领先, 近海养殖和港口建设发展较快, 但临港工业、海洋生物和海洋化工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滞后, 致使大批从事海洋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形势严峻, 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