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登革热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时,可将病毒吸入体内,当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被叮咬者发病。

广东省的登革热是从哪来的?
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广东省历年分离的的登革热病毒进行分析,发现在所分析的不同年份或不同地点的登革热病毒中,都与东南亚的登革热病毒株有非常高的同源性,说明我省的登革热来源于东南亚,属于输入性的。

登革热好发于哪些季节?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

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海南高峰期为4~6月,广东为8~11月。

福建的一次流行发生在7~10月。

登革热有何临床表现?
1.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4.表浅淋巴结肿大。

5.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持续3~5日。

6.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7.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8.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

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避免蚊子叮咬。

有关预防措施如下:
1、家中花瓶等容器最好5-7天换一次水,注意清理阳台等地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

2、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3、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4、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5、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

6、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7、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要及时请教医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