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高压油泵介绍
1.3 A型泵泵体部分
泵 体 结 构
泵体部分的调整
a.预行程的调整
先以第一缸进行调整,将行程表安装好,打 开标准喷油器上的回油管挡钉(并将压力调整 到29-39bar),按规定方向转动凸轮轴到喷油 器回油管停止滴油为(以每秒一滴为准),行 程表所反映的数据为预行程。预行程的大小可 通过挺柱体调整垫片或正时螺钉高低来调整。
第一节 A型泵
1.1 A型泵简介 (重点了解) A型泵是联邦德国“BOSCH”公司研制开发的
直列式高压燃油喷射泵。它广泛应用于中小功 率柴油机。最大泵端压力可达60MPa,最大几何 供油量达130mm³/循环(7°供油延续角),最大 配套柴油机功率可达22KW/缸。
A型泵泵体为整体结构,总成装配有凸轮轴、 挺柱、柱塞、出油阀、出油阀接头等零、部件。
直列式喷油泵总成的分类
直列泵工作基本原理:
泵体部分:供油原理(充油—压供油—回油)
充 油:凸轮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转动,柱塞在 柱塞弹簧作用力下下行至进回油孔上边缘以下 时,进回油孔打开,来自输油泵的低压燃油进 入柱塞上腔,形成充油过程。直到凸轮转到下 止点时结束。
压供油:凸轮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转动,挺柱推动 柱塞上行,压缩燃油。当柱塞顶面关闭进回油孔 后,油腔压力迅速提高,达到出油阀开启压力后 打开出油阀,通过高压油管向发动机供油。直到 柱塞斜槽与回油孔接通为止。
1.2 A型泵主要技术参数
缸数
三缸、四缸、六缸
安装方式
四搭子联接、发兰联接或按用户要求
喷射次序
按发动机要求
旋转方向
按发动机要求
缸心 距
32mm
凸轮升程
8、8.5、8.6、9mm
柱塞直径
7、7.5、8、8.5、9、9.5
齿杆行程
21mm
油泵最高转速
1800rpm
最高泵端压力
60MPa
出油阀接头螺纹 M14*1.5(或M12* 1.5)
RFD调速特性曲线
齿
杆
位 移
SE
E
S
ST SA
SD
D
SH SG
NE ND NH
TAa
F NTNA Na NF 转速N
两极式时调速器调速特性曲线
5.标定点油量调整 N=NA,操纵手柄在大油门处,检查S=SA,调整各缸供 油量Q=QA (标定油量)
6. NF(停油转速)的检查 N从NA升至NF各缸应停油(200次油量小于 0.5ml)。 或者N升高到空车转速,检查各缸油量应在范围内。 不符,则检查调速簧和飞锤。
(3)使柴油提高到足够的压力,使其雾化与燃 烧室良好配合,获得最佳的燃烧过程。
第三节 喷油泵总成
组成:泵体部分、调速器部分以及提前器、输 油泵等相关附件 。
泵体部分功用:在精确的时刻供油(定时); 供给与柴油机工况相对应的油量(定量);将 柴油从低压提高到高压(定压)。
调速器的功用:根据柴油机负荷及转速的变化, 对喷油泵的供油量进行自动调整,保证柴油机 能稳定运转。
图一 RFD作 两极式时的调速特性曲线
齿 杆 位 移
操纵手柄处标定转速位置 S
操纵手柄处怠速位置 操纵手柄处中间转速位置
说明 RFD作全程 式使用时, 只需把油门 手柄固定在 最大负载位 置,利用上 部操纵手柄 改变调速簧 的预紧力, 从而改变起 作用转速。
转速N
图二 RFD作全程式时的调速特性曲线
b.各缸供油夹角的调整
以调整预行程的第一缸为基准,依次检查各 缸与第一缸的供油夹角,允许误差在±30´。 若不在范围内,可调整正时螺钉的高低(或增 减垫片)来满足要求。
齿杆移动示意图
油泵调整前准备工作 a.油泵安装在试验台上,并在调速器及油泵部分
加适量的润滑油
b.油温40度 , 油压1kg/cm2
7.怠速点的调整 N稍大于NH (怠速极限转速),操纵手柄处小油门 位置,调小油门挡钉使S=SH。紧固后,N =ND (怠 速转速),拧进怠速稳定装置使S=SD,紧固并检查 各缸供油量。
油泵额定转速(r/min)
例:PW、PWS系列喷油泵总成型号编制规则
如:6 PW 8 23 - 11 - 1250
第二章 专业产品知识
A型泵 PL小型高速泵 PM小型高速泵 PW喷油泵 PW2000喷油泵
BYC无 BYC无 对应BYC为PB喷油泵泵 对应BYC为P7100喷油泵
回 油:当柱塞斜槽与进回油孔接通后,高压燃 油通过进回油孔流出油腔,油腔内压力迅速降低。 当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出油阀落座,供油结束。 回油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柱塞套油腔内压力与油道 内压力相等为止。
调速器部分:平衡原理
油量调节和控制机构
齿杆移动示意图
第四节 喷油泵总成基本特性
供油特性:指喷油泵在固定转速下,供油量与 齿杆行程之间的关系曲线。
玉柴发动机技术培训讲义
高压喷射泵
第一章 燃油系统基础知识
供油系统组成 供油系统的功用 喷油泵总成 喷油泵总成基本特性 供油量基准系统 产品编号识别
第一节 柴油机供油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供油系统的功用
(1)随着柴油机的负荷大小能将柴油定时、定 量、均匀地供给柴油机。
(2)随着外界阻力的大小变化,能自动调节供 油量,确保柴油机按一定的转速稳定运行。
传递线路:基准喷油器——调试流量泵一 缸——流量泵一缸产生校验喷油器——校验
喷油器平缸——交叉检验 。
第六节 产品编号识别 以下是威孚产品编号识别 (仅学习用,与BYC不同)
其中*代表数字,#代表字母
例:A、AW系列喷油泵总成型号编制规则
如:6A210-9左1500
6 A 2 10 - 9 左 1500
速度特性:指喷油泵在齿杆行程不变时,供油 量与喷油泵转速间的关系曲线。
调速特性:指喷油泵操纵手柄固定时,在调速 器作用下,供油量或齿杆行程与喷油泵转速的 关系曲线。
第五节 供油量基准系统
功 用:供油量基准系统相当于一把配试尺, 控制从配试开始至产品出厂流量的统一性、 准确性,减少喷油泵在柴油机上的调整,确 保喷油泵的上机率,使柴油机与喷油泵达到 最佳匹配。
c.标准喷油器开启压力:190—195kg/cm2
d.拆除调速器油尺座盖,校正部件,怠速稳定部 件
e.接通管路,放尽空气
1.4.1 RFD调速器
(基本淘汰,不深 入了解)1.4 调速器部分RFD调速特性曲线
齿
杆
带烟雾限止器时
位
移
油门手柄处全负荷位置
S
油门手柄处部分负荷位置
油门手柄处怠速位置
转速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