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一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于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
从2003年该栏目首播开始,《感动中国》就一直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
诗”,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传递着信仰与力量。而17年后的这个夜晚,《感动中国》年
度盛典的大幕再度开启,十位“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又从现实生活走上了七彩荧屏,
跨越时空连线,让我们收获了无与伦比的感动。
这次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的十人中,有些面孔我们或许只是第一次看
到,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观众。不管是87岁高龄的“两弹一星”功勋科
学家孙家栋,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君;也不管是三进火海舍己救
人的王锋,还是坚守36年的山村女教师支月英。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不畏艰
难、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的磅礴力量。
不少观众都十分认真地观看了这次《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虽然他们
发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中的不少人都不善言辞,但是这并不重要,丝毫也不会影
响到他们独立的客观认识和价值判断,因为从这些年度人物执着而坚定的眼神里和字字珠
玑的话语中,我们分明读到了平凡中的伟大、无畏中的崇高和坚韧中的执著。这些年度人
物,并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中国,
诠释出了人性中的至真、至纯、至美。 今年的《感动中国》依然向我们传递着感动的
力量。
十位“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不管是已经离世还是仍然健在,他们的事迹都无一例
外地深深地感染了观众,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甚至忍不住流下了热泪,而这正是
《感动中国》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然而,面对一位位“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我们还不能仅仅只是感动,在感动之
余如何从这些年度人物身上汲取精神钙质,激发向上的力量,则是节目之外我们的必修课。
没有谁天生就可以让我们感动,没有谁注定可以成为杰出或英雄,“感动中国2016年度
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关键就在于坚持、奋斗和奉献。在大千世界的芸
芸众生中,更多的人可能只是卑微的小人物,但是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只要我
们能像这些年度人物一样,多一份向上的精神和昂扬的力量,小人物也能完成大事业,小
作为也能铸就大梦想。
范文二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昨晚在央视一套播出,为中国航天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救火英雄王锋、山村教师支月英等10人获得“感动
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荣誉。
作为中央电视台打造的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自2002年推出以来,涌现了一批感动你我、感动中国的“平凡英雄”。他们或是科学家,
或是工人,或是村官等等,这些平凡人在平凡的领域里做出的不平凡事儿,用高尚的道德
情操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成为社会前行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每一位当选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都是最伟大的英雄,他们的经历都是一部传奇。当
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两弹一星元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院士,从1958年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
研究开始,到今天,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航天事业。
同样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王锋,三进火海救人,自己却被烧成了一个碳人。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
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
磐,在人们的心中永生……”令现场的观众无不动容、落泪。
同样,当选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还有:芳兰振惠叶的山村教师支月英、君
子通大道的村官秦玥飞、浩气展虹霓光的飞行员张超、器成天下走的工匠李万君、推诚结
仁爱的骨科医生梁益建、暖带入春风的校长郭小平、澄清有片心的法官阿布列林?阿不列
孜、曙色满东方的科学家潘建伟;还有年度特别致敬集体,为国著成功的中国女排,无不
让人在感动中感受到了力量。 每一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背后,都蕴藏着一个
坚强无比的灵魂,一个无人匹及的传奇,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他们身上具有的正能量令
我们敬仰。这种正能量,不仅仅是个人强大信念的彰显,更是一个行业、一个群体、一个
国家的希望所在。更可以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再现和
表达。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面对这些平凡英雄,我们仅有感动还不够,更需要化感动为力
量,更应将这种感动化作为一种行动。尤其是在全面向小康社会进发的过程中,更需要学
习弘扬他们的精神,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努力做社会正能量的生产者、输出者、传递者,
用执着的毅力、向善的追求、职业的操守,齐心协力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