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
1、稳定性的知识
自行车之所以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倾倒,主要得益于物理学原理的应用。

大家知道,凡是高速转动的物体,其转动方向会保持不变,物体便不会倾倒,这同旋转的陀螺不会倾倒是一个道理。

我们骑自行车是在前进的方向上给自行车一个力,使车轮转动起来,车轮就能保持在一种平衡状态,在利用车把转动加以调节,自行车就可以往前行进了,一旦停下来,这种平衡没了,自行车就会倾倒。

2、摩擦力知识
(1)启动、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后轮称为主动轮,前轮称为从动轮。

当下雨或下雪天,地面摩擦力变小,自行车很容易摔倒,即平常说的打滑,其道理就在于此。

自行车上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2)刹车过程中的摩擦力
人捏刹车柄,使刹车线带动刹车块与轮胎靠紧,产生摩擦力,使自行车减速,最终停下来。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以恒定的速度驾驶同一自行车、刹车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自行车制动的越快;说明压力越大,产生的摩擦力越大。

新、旧两辆自行车,在相同的速度下,用近似相同的力捏刹车柄,新车制动快,原因是旧车的刹车块和车胎磨得比较光滑,产生的摩擦力很小。

(3)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4)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力。

(5)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
3、减震系统
自行车装有减震器。

自行车共有5个地方进行了减震处理:三脚架、鞍座、车头和前后轮胎,其中三脚架、鞍座、车头运用弹簧减震,车身则靠轮胎减震。

自行车震动时,整个车身具有了形变性,使人落下时与车身接触的时间增长,受力变小,提高了舒适性。

好比人从高处跳到水泥地上,脚会感到疼,如果在地面上铺上软垫,人再往下跳,即使是相同高度,感觉也不会那样剧烈。

通过减震不仅使骑车人感到舒适,也减少了自行车的磨损。

4、压强知识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

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3)在夏天车轮气打足,则轮胎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往往会爆胎,这是因为轮胎中气体在阳光照射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车胎易爆。

(4)气门芯的作用:充气内胎上的气门芯,起着单向阀门的作用,只让气体进入,不让气体外漏,方便进气,保证充气内胎的密封。

(5)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

(6)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
5、简单机械的知识
(1)杠杆知识
A、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2)轮轴知识
A、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

B、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手把转动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

C、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

6、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

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

(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骑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

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3)自行车的车梯上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 (4)自行车在不平的路面骑行时,车坐下被压缩的弹簧产生弹力,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弹簧起到减震作用。

7、惯性定律的运用
(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

(2) 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会跳起来。

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来。

不要先捏前闸,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

(3)人从车上跳下,要随车跑几步,由于人具有惯性。

8、声学方面
(1)自行车的金属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

(2)自行车有些部位零件松动时,骑行时引起振动发生。

9、运动方面
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5)m/s。

二、热学知识
(1)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

(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不一会儿气筒壁就会热起来,是因为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气体内能传给筒壁,使筒壁温度升高。

同时打气过程也是克服活塞和筒壁摩擦力做功过程,也使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三、光学知识
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

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

车铃盖形状相当于一个凸面镜,人看到的是因反射而成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四、电学方面
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就像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手摇发电机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

五、其他问题
自行车为什么骑行时不倒,特别是拐弯时偏向地面也不倒,但静止时没有支撑就要倒?挡泥板为什么能挡泥?气门芯有什么作用?辐条有什么作用?脚蹬和后轮的转速一样吗?变速自行车是怎样变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