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深圳大学 望远系统的搭建和参数测量
深圳大学 望远系统的搭建和参数测量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工程光学(1)
实验项目名称: 望远系统的搭建和参数测量
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
于斌
报告人:
学号:
组别:
实验时间:
2015 年 12 月 22 日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及其原理; 2)学习测定望远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3)理解分辨本领的含义。
二、 实验器材: 1) 标尺;2)干板架;3)磁力表座;4)物镜(Φ 40.0,f 150.0;Φ 40.0,f 200.0) ; 5)一维调节滑块;6)一维调节滑块;7)目镜(Φ 20.0,f 30.0;Φ 20.0,f -40.0) ; 8)导轨,滑块,支杆,调节支座等 三、实验原理: 。
望远镜可用来观测远处的物体。 最简单的望远镜由两块凸透镜组成。 望远镜的 前面有一块直径大、焦距长的凸透镜,名叫物镜;后面的一块透镜直径小焦距短, 叫目镜。物镜把来自远处景物的光线,在它的后面汇聚成倒立的缩小了的实像,相 当于把远处景物一下子移近到成像的地方。 而这景物的倒像又恰好落在目镜的前焦 点处,这样对着目镜望去,就好像拿放大镜看东西一样,可以看到一个放大了许多 倍的虚像。这样,很远很远的景物,在望远镜里看来就仿佛近在眼前一样。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由正光焦度 的物镜和负光焦度的目镜组成的,其视觉放大率大于 1,形成正立的像,不需加转 像系统,但无法安装分划板,应用较少,可应用于观剧,倒置伽利略望远镜可用于 门镜。 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个正光焦度的物镜和目镜组成, 因此成倒像。 为使经系统 形成的倒像转变成正立的像, 需加入一个透镜或棱镜转像系统。 因开普勒望远镜的 物镜在其后焦平面上形成一个实像, 故可在中间像的位置放置一分划板, 用作瞄准 或测量。由于开普勒望远镜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 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
即光学间隔(在实用望远镜中是一个不为零的小数量) 。由图 3-2 可得
tan
AB y OB l
2
2
tan
y1 y 2 l1 AB l 2 l1 (l1 l1 l2 ) OB l1 l1
l1
l2
l1
f
' o
f
Fe B
五、实验数据记录:
组号: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一:
姓名:___ ___________
f 0= 150.0mm 测量次数 1 2 3 4 5 L(mm) L' (mm)
f e= 30.0mm l(mm) l1(mm)
内容二:
f 0= 150.0mm 测量次数 1 2 3 4 5 L(mm) L' (mm)
1
2
3
4
5
6
7
图 3-3 望远镜系统装配示意图
2)将标尺安放在距离望远镜物镜大于 1 米处,用一只眼睛直接观察标尺,同 时用另外一只眼睛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标尺的像, 并对准标尺上两个红色标记间的 区间,长度为 L。经适应性练习,获得被望远镜放大的和直观的标尺的叠加像; 3)测出红色标记内标尺的长度 L ,多次重复测量,则其视觉放大率为 L ; L 4)测量出望远镜的镜筒长度 l 和物距 l1 ,按照公式(3-3)计算其放大率,并 与实验观察出来的放大率进行比较; 5)替换物镜(f200)和目镜(f-40) ,搭建伽利略望远镜,重复(2) (3) (4) 步; 6)由波长和物镜孔径,理论计算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
f e=
-40.0mm l1(mm)
l(mm)
Hale Waihona Puke 六、实验数据分析及思考题: 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回答实验讲义或实验现场遇到的思考题。
七、实验结论: 要求:简要总结实验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实验收获。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 10 日内。
1.22
D
式中, 为照明光波的波长,D 为望远镜物镜的孔径,角度的单位是弧度。 即两个物体如果对望远镜的张角小于(理论)值。则望远镜将无法分辨它们是两 个物体(两个物体重叠成一个像) 。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要求:简要列出实验要求的内容和主要步骤。
1)按照图 3-3 组装成开普勒望远镜(物镜选择 f150,目镜选择 f30) ,调整光学 元件同轴等高;
A
e
A B
y1
O
.
Fo
B y 3 A
..
O
y2
Lo
图 3-2
Le
观察近处物体时望远镜的光路图
故观察近处物体时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为
(l1 l1 l2 ) tan l1 tan l1l2
(3-2)
在满足近轴光线和薄透镜条件前提下,利用透镜成像公式,可得
l
1
fl f l
' o 1 ' o
1
l
2
fl f l
' ' e 2 ' e 2
为了把放大的虚像 y3 与物体 y1 直接比较,必须使 y3 和 y1 处于同一平面内,即
要求 l2
l l l
1 1
2
。同时引入望远镜镜筒长度 l
l l
1
2
,并利用 l1 和 l 2 两个
f o' f o fe f e'
(3-1)
由此可见,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 等于物镜和目镜焦距之比。若要提高望远镜 的视觉放大率,可增大物镜的焦距或减小目镜的焦距。 当用望远镜观测近处物体时, 其成像的光路图可用图 3-2 来表示。 图中 l1 、l1 和
分别为透镜 Lo 和 Le 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是物镜和目镜焦点之间的距离, l2 、l2
图 3-1 开普勒望远镜光路示意图
为能观察到远处的物体, 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用较长焦距的凸透镜, 目镜用较短焦
距的凸透镜。远处射来光线(视为平行光),经过物镜后,会聚在它的后焦点外离 焦点很近的地方, 成一倒立、 缩小的实像。 目镜的前焦点和物镜的后焦点是重合的。 所以物镜的像作为目镜的物体, 从目镜可看到远处物体的倒立虚像, 由于增大了视 角,故提高了分辨能力,见图 3-1。 当观测无限远处的物体时,物镜的焦平面和目镜的焦平面重合,物体通过物镜 成像在它的后焦面上, 同时也处于目镜的前焦面上, 因而通过目镜观察时成像于无 限远,此时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为:
表达式,得
l1 l f e' f o' l1l2 ' ' l1l2 l1 f o f e
(3-3)
l 和 l1 后, 在测出 f o 、f e 、 由式 (4-3) 可算出望远镜的放大率。 显然当物距 l1 f o
时,因式(4-3)中括号内的量接近于 1,式(4-3)变回式(4-1) 。 望远镜的分辨本领用它的最小分辨角来表示。由光的衍射理论,按瑞利判断 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