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漫谈玩胆机及其业余调整

漫谈玩胆机及其业余调整

漫谈玩胆机及其业余调整最近看了国内几本有名的音响刊物对第四届音响大展的报道,除了一些新推出的国产优质功放和音箱让人感到兴奋之外,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以前那些著名的胆机厂家,如:斯巴克、极典等纷纷推出了低价位的晶体管系列功放来面向音响消费者。

关于这个现象,音响评论家庄志申先生有一段话谈得非常的客观:“...胆机的市场本来很小,几年前的虚热基本上是厂家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新产品得不到回报后,胆机的衰亡就成为必然。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周边经济环境和市场现状造成的,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国内的国企体制改革使大量人员面临下岗、医疗制度的改革、取消福利房的住房制度改革使人们面临全款购房等现实,迫使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向发生变化,这一来就使本来不强大的音响消费市场受到明显影响,当然这并不能说是谁的错,换了你和我,攒了钱是先买音响呢还是买房子?显然,答案不用我说谁都知道!另一方面,胆机的复苏本来是前几年音响热的结果,从技术上看,现有的胆机电路基本上沿用五六十年代的经典设计,除了在器件和制作工艺方面比从前有所突破之外,几乎不可能在电路性能上再有质的飞跃;从价格上看,胆机的市场基础则相当脆弱,在国内优质国产胆机的价格相对同等功能和功率的晶体管机要高出许多,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胆机在音色上的那点优势和其他方面(价格、功能、操作性)相比并不重要,况且如果只是唱卡拉OK和看VCD就更不知胆机有什么优点了,因此胆机的市场面大大缩小,细细想来,在我国它主要面对面三种特殊的消费人群:一、港台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发烧友,这部分人消费的胆机主要是一些国外著名的品牌,如:audio research、conrad- johnson、SONIC FRONTIERS等,国产的胆机比例很小,这些进口胆机的共同特点是HI-END级的质量加HI-END级的价格,图一是conrad- johnson MV-55合并式胆机。

二、老一辈音响发烧友或音乐爱好者,这部分人当中除了资深的音乐工作者外,有不少都是五六十年代在国企中的技术工程师,前者乐于采用国产名牌胆机,如斯巴克、大极典等,而后者中很多人具备丰富的胆机知识和装机经验,在他们使用的胆机中,国产成品机的比例不大,进口产品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大多数是自制的“土炮”级或套件改进型,他们欣赏胆机除了怀旧的心理之外,听音口味和习惯也是原因之一。

三、年轻人当中的HI-FI发烧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如今的AV热潮中,年轻人占了大部分,而胆机在AV中几乎发挥不了作用,它的功能和功率都太有限了。

喜欢HI-FI的年轻发烧友中纯粹的胆机迷也很少,他们大都先拥有晶体管机,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购买胆机来调节口味者居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国产品牌的胆机是他们的首选,当然他们当中也不乏喜欢动手自制的“焊机派”朋友。

说了这么多,既然胆机的市场面如此的不容乐观,一个企业不能只是抱着经营理念而置经营现实不顾吧,那么胆机厂家调整产品结构即是理所当然的了。

唉!说句胆机迷们不爱听的话,对于胆机这样一个技术过时又曲高和寡的东西来说,恐怕终究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或许我这样归纳过于武断,但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说法了,不妥之处还望朋友们指正。

好了,关于胆机生死存亡的问题暂时不用理会,玩胆机自有其魅力,“夕阳无限好”嘛,对不对?总不能让我们手中现有的胆机束之高阁等死吧?来谈谈如何玩好我们手中的胆机,如何?首先申明,我可不是纯粹的胆机派,在上面的划分中,我想我自己应该属于第三类吧,从许多年前刚开始玩音响到现在,摆弄的主要是晶体管机,高质量的晶体管机极好的保真度和适应能力让我迷恋了好长一段时间,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喜欢听那些刺激性过重的音乐;或许是对于晶体管机那过于HI-FI的声音产生了厌倦吧;或许是受了音响刊物的广告吸引;或许...;总之,胆机终于出现在我的音响组合当中。

记得在大学里开设的《电子技术基础》课上,老师对我们说有关电子管的章节是不作学习要求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略加了解,我也认为电子管早已过时,自然是不予理睬,直到接触到胆机时,才又重新捧起那些老书(图二)...。

在生活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繁忙的工作之余,即便是酷爱动手的老一辈发烧友,焊制一部象样的胆机,也颇为费时费力,何况对时间和制胆机的经验又不太够用的我,想来也不太现实,于是只有选择买成品机(当然是国产平价货,否则经济危机),希望寄托在摩机上面,我的胆机是深圳某音响厂的产品,品牌暂且不提,外观有点神似AUDIO SPACE的AS-8I合并式胆机如图三,当时在音响店试听时推ProAc Tablette 50小喇叭,感觉效果还满不错,不过,抱回家后至今作了相当多的调整才达至满意状态,当然其中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和物力,其过程让我慢慢道来。

玩胆机的几点忠告首先,对于对胆机有兴趣但尚未购买的朋友,我有几个忠告要送出:您一定得是一位真正的音响爱好者(发烧友)。

有的朋友闻听此言可能会哑然失笑,认为是故弄玄虚。

其实不然,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您如果不是一个音响迷,那么可能您无法提供玩胆机需要付出的大量的精力(调试、维护)和财力(胆管配对、换胆管、收藏备用管),而您的胆机还未调至最佳状态,您就没了热情或失去了兴趣,半途而废。

好比一个不喜欢足球的人,要强迫他每天到球场去顶着烈日看球赛,难啊!您确信您喜欢胆机的音色,并能够容忍它的缺点。

胆机迷人的音色是它的优点,尤其在欣赏弦乐时的那种湿润的空气感是普通晶体管机难以相比的,不过,如果您只是喜欢摇滚和蹦迪的现代派青年,胆机可能不会适合您,也就是说,您得真正喜欢胆机的音色以及能表现胆机音色的音乐。

和胆机突出的优点相比,需要您容忍的则是其更加突出的缺点:笨重、高发热、高耗电、操作性差,由于使用输出变压器,一部双声道胆机至少有三个变压器:电源一个、输出两个,外加结实的金属机壳,其重量可想而知;胆管的工作是以加热灯丝为前提的,工作中的胆管灯丝会消耗相当大的电流,发出的热量也惊人,如果您把它放置在您的音响柜中,不久就会闻到浓浓的油漆味了!因此胆机可不能象晶体管机那样叠在一起,必须给它足够的空间散热,放在地上时一定要留意您的小孩,千万不要让他们抓住那红红的胆管当玩具,那一定会鸡飞(人伤)蛋(胆)打了;另外,开机之前请检查喇叭是否接好,否则那些昂贵的胆管和输出“牛”有报销的可能!切记!您确信您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保持胆机的正常运作。

一支新的胆管需要工作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状态(约100小时以上),在此期间,您需要有耐心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胆管工作点的调整和校正,如果您觉得抱起那沉重的机器进行一步一步枯燥的调试工作是一种乐趣,那就对了,恭喜您!“唉哟!你的忠告怎么严肃得象老年人的说教似的,照你这么说,玩胆机不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了么?”有朋友问,“嘿嘿!别紧张,只是随便侃侃而已,玩胆机当然不可怕,只不过要玩好是要下工夫的!”我笑道。

成品胆机的选择说到玩胆机的经验,我们这些小字辈自然无法和曾德钧老师这些大师级的专家相比,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贵在实践嘛!不得不提的是,当初在选择胆机的时候还很花费了一番心思,经过多次试听,得出以下初步印象:国产胆机从价格看,价格跨度也不小,从一两千元(多为套件或入门级)到数万元(如大极典的旗舰系列)都有,低中价位的产品主要面对国内市场,高价产品可供出口;从采用的电子管看:常用的功率胆管有300B、845、EL34、6550、KT88,前两种属于直热式电子管,后几个属于旁热式电子管;从音色上看:300B的单端甲类机具有非常细腻高贵的音色,高频通透纤细,有胆皇之称,唯功率较小(10W左右),在配搭喇叭时颇费周折;845和300B相似,功率略大,高频不如300B,但声音厚度有加;EL34、KT88是用得较多的一类管子,从低价到高价机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用这类管子制成的推挽式功放具有功率大(40W以上),选配喇叭容易,缺点是多支管子需要测试配对,否则声音粗糙、失真大,工作不稳定。

选择什么胆机才适合呢?300B当然好,不过对于我等工薪一族来说,那一万好几的价格(仅是一对后级的价格,前级另算)实在消受不起,就算是咬牙买下功放,那万中挑一的精贵喇叭恐怕也是天价,最后只得破产加喝西北风了,也罢!打醒美梦回到现实中,只有EL34和KT88(6550)的推挽功放可供选择了,EL34的声音较圆润,力度和驱动力和KT88相比要低一个台阶,6550的驱动力和声音界于二者之间,高频似乎象蒙了一层薄雾,不爽!最后我选择了KT88推挽式,如前面我提到的那台,价格可温柔多了,采用KT88(中国曙光电子管厂)× 4、6N4J(北京电子管厂军用级)× 1、6N10J(北京电子管厂军用级)×4共九支管子,功率60W× 2,我喜欢它那种雄浑的气势和驱动力,而且高低频的延伸都较令人满意。

当然,也有许多人喜欢EL34的声音,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您的口味而定。

另外,对于没有胆机经验的朋友,我想根据我的购机体会给大家提几点建议作为朋友们购买胆机试机时的参考,以我选择的这种胆机为例,一方面:带上听熟的碟子,通过试听来判断有无明显的失真,左右声道的声音大小似乎一致,如果左右声道的声音有明显的交流声、失真或两边的声音明显不平衡,则有可能该台胆机的功率管配对不良。

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技术上的测试,可发现其工艺上是否良好,比如:用数字电感表测试其左右声道的输出变压器的电感是否一样,误差越小越好;用手放在电源变压器上面,看能否感到明显的震动,有明显的嗡声说明绕制工艺不佳;观察各支电子管,有无明显老化(灯丝偏暗、管内发黑)等。

尽管国内几家名牌厂家的胆机,其工艺水平都是不错的,不过国内普及型胆机的可靠性和国外产品相比存在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何况由于运输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部分胆机质量出现问题,因此仔细选购不会有错,如果回家才发现质量有问题,那就惨了,你得抱着这个沉沉的大家伙奔波于店铺和听音室之间,嘿嘿!上帝保佑你有一个运动员般的强壮体魄。

浅谈业余条件下胆机的调整要玩出胆机的风采恐怕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财力雄厚的洋枪派,购入进口HI-END级的胆机自然不用愁,从外观到声音都无可挑剔,需要什么只管照单派款,即便有不妥之处,代理商还可上门服务(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

另一种当然就是我们这些腰包不鼓但热情高涨的土炮一族了,没钱只好自己“推磨”,胆机的调整、配胆、换胆等“重任”都得一一肩负起来。

就拿我的这台胆机来说吧,虽然大体还不错,但发觉一些细节让人感到不太满意,比如:一开电源,电源变压器发出“嗡”的一声响,就像大屏幕电视启动一般,工作时间一长温度高得烫手,而且有轻微的嗡嗡震动声;无信号输入时,左右声道的交流声一大一小,两米外都清晰可闻,右声道的高音似乎明亮一点;喇叭接线柱的孔径较小,双线分音的喇叭线很难接入等等,虽然代理商一再解释说这些问题都应该属于胆机技术允许的正常范围,但我对那些“嗡嗡”声总是耿耿于怀,可能是我接触高保真晶体管机太久的缘故吧,习惯了那种静如深海般的信噪比,难怪有朋友笑我“只付猪肉钱就想吃龙虾”,唔!批评得有道理!不过,我估计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电源余量略小,二是胆管的工作点有偏移,不亲自调一下可不甘心!先打开底盖剖析一番,该机采用搭棚式焊接,看上去眼花眼花潦乱,虽然工艺还比较规范,但只能看个大概:一、分析电源部分:分析其电源结构大致如图四所示,对照实物可知该机的灯丝供电分为两部分,前级放大、倒相和推动级的五支小管子(6N1× 1、6N10× 4)由经过整流滤波的6.3V直流供给,五支管子的灯丝为并联方式,实测工作电流达1.65A,功率放大的KT88管子也是灯丝并联式供电,左右声道各用一路交流6.3V供给,工作电流高达每边3A,高压供电部分由300V交流整流而来,工作电流约0.5A,高压未采取延时电路,开机时灯丝和高压是同时加在管子上,难怪启动时电源变压器会“嗡”的一声响了!从电源变压器的体积来看,恐怕余量的确小了一点,为保证整机工作的可靠性,不改不行!二、检查各功率管的工作点:KT88为束射四极管,其管脚及内部结构如图五测管子第8脚(阴极)Rq取样电阻A点的电压和管子第4脚(帘栅极)、5脚(控制极)的电压可知管子的工作点,每对推挽管子的这两项参数都应该尽量相同,误差越小说明配对也越好,经过测量发现该机左右声道的管子工作点的误差都较大,右声道更甚,看来得重新配对了!经过上面的检测,基本上找到了该机的不足之处,在进行调整之前,首先应根据电子管手册上该管的各项参数来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确定管子的适当的工作点,作为调整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