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以四省略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向彦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以四省略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向彦

《经济师》2013年第2期ÁÁÂÃÄÅÆÇÈÉÉ ÉÉ ÅÆ ÈÉÉ ÅÆÇÈÉÉ ÅÆÇÈÉÉÅÆÇÈÉÉ !É"#$%Á&É'(# É)01É213453É2)5631É)75831É11236É1528)É9#É61É17710É)8231É255420É0720É3735É"#@A B É6É773É2)36É)386É664É)86ÉC #É)65É73437É76)55É175246É2)148É2127)É"#@A B É18É6287É4)42É2816)É318É863ÉD É))6É788)4É00)82É463213É14513É1)853É"#@A B É7)É6718É855)É)6518É2644É21)0É表22010年达州市教育事业基本情况表—————————————————————————————————————————————————————————————————————————————————————————表1普九程度情况比较表摘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键。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体现教育的公平,体现社会科学发展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个范围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国家教育战略决策的实施有决定性的作用。

文章从达州市基础教育现状以及资源配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发,结合本市区域社会、经济、教育发展实际,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达州市教育制度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53-0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①可见,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重视基础教育,就要优先考虑资源配置。

本文对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谈谈粗浅看法。

一、达州市义务教育发展实证调查1.达州市普九情况。

2010年,达州市教育经费总投入37.06亿元,比2009年增长16.54%,改扩建校舍8.5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4.68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到680.09万平方米。

全市为12.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1375人,为2622人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491.37万元。

12333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普通高中新课程等培训,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达80.14%,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4.94%,共认定各类教师资格4467人,28名中小学教师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中小学特级教师”称号。

学前一年入园率为84.36%,三年入园率为73.43%,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7.9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为77.71%,初中辍学率2.89%,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控制在0.05%以内。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为5.1∶4.9。

全市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省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市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

近几年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立起初、中、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服务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基础教育教师现状。

以渠县为例,虽然每年达州市渠县都会招考一定数量的教师,调配到农村学校去,但农村教师缺口仍然偏大,如三汇五小近6年未进一个教师。

就现有教师来说,学科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很不合理,而城区都存在学科缺编,据调查渠县第三中学需语数外理化等学科教师60名左右。

目前,全县教师缺编800多人,尚有代课教师800多人。

巨光小学校还有代课教师20余人,三汇五小有代课教师10人。

而天星三小、渠江一小、渠江二小、渠江三小等城区学校分别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富余师资。

从上表数据②可以看出,普通中学的生师比是19.37:1,初中的生师比是23.79∶1,其中民办初中的生师比是25.10∶1;小学的生师比是23.17∶1,其中民办小学师生比为27.488∶1,从这里的比值觉得小学初中生师比差别都不是很大,不存在超级大班。

但是渠县的实际情况是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实行包班制,所有课程,语文、数学、思想、政治、美术、书法、体育等由一个老师上。

试想每天的每节课都是同一个老师出现在你的面前,就算这个老师很优秀,也难免感觉疲倦。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很差。

3.办学条件方面。

办学条件方面城乡差别很大。

渠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间、校际间也存在较大差距,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绿化用地面积、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学校功能室、实验仪器设备及生活用房等设施设备严重滞后。

按省定标准计算,小学需教室282间,差91间。

初中需166间,差44间。

总计差教室135间,学校严重超负荷运行。

渠县二中40余亩土地承载了7000多名学生,渠江镇一小20余亩土地承载了4000多名小学生和900多名幼儿,办学形势十分严峻。

而农村学校校舍相对富余,并出现闲置现象。

据调查全县闲置教室2863间,闲置其他用房1865间,计23.5万平方米②,主要集中在农村偏远学校。

4.教育经费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问题仍然困扰学校运转。

国家虽然锁定普九债务,但新的债务不断增加。

普九债务的资金利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及建议———以四川省达州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例●向彦●新视点53——《经济师》2013年第2期息、学校维修、安全维稳等事业发展,有的学校少则几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经常有人上门讨债。

二是义务教育保证金的拨付方式不很适应渠县教育大县的实际。

目前按小学生均150元,初中生均250元的标准提供义务教育保证金,生源少的4至6个班义务教育保证经费只等于一个大班额的经费。

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点零散、交通不便,物资运费提高,导致教学成本偏高。

这使得农村偏远地区、困难学校的待遇极为不公平。

全县850多名代课教师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为解决他们的代课经费,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又不得不重新分配本已紧张的学校公用经费。

如三汇五小为解决代课教师中午生活而购买的一台电冰箱,至今未付款。

该校目前没有一台电脑,尚未通有线电话。

三是大部分学校无力改善教学设施、添置教学设备,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个备课本的陈旧教学模式上。

二、达州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达州市在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很大成绩后,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达州地区的经济现状和教育实际,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每年新招录教师一律分配到农村缺编学校并规定了服务期。

同时加大校长交流制度,开展“传帮带”帮扶活动。

三是对农村薄弱地区和学校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

但是在总体上仍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均衡发展的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物质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学校基本条件建设是办学的重要保障,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

主要是指学校基础设施,包括学校校舍面积、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

在国家施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来,达州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各个地区相差甚大。

特别是城乡之间,差别尤其明显。

在图书馆、音体美设施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资源的利用率相差很大,资源利用很不均衡。

按照目前达州市在校学生和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达州市应具备校舍面积933.78万平方米,但现有校舍面积为693.44万平方米,下差240.34万平方米;现有校园面积1537万平方米,下差536.7万平方米。

城镇学校生均占有校舍和活动场地面积小。

达州市城镇(含达州城区和5个县镇)现有中小学校79所,校舍面积151.92万平方米、校园面积185.1万平方米,在校中小学生21.96万人,若按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应具备校舍面积233.36万平方米、校园面积513.56万平方米,下差校舍面积79.44万平方米、校园面积328.46万平方米。

③整体来看,生均建筑面积和生均面积方面,县城学校比乡镇低,但在图书馆、音体美设施上,则县城学校比乡镇学校要高。

2.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

教育经费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

教育是长线投资,教育经费是一个学校运行的基本保障。

由于城市建设,新县城搬迁,学校建设任务重,不少学校负债运营,县级财政对教育的实际投入尚不充足。

3.学生生源不均衡。

渠县现有小学、初中教学班3877个,共有学生193421人,每班平均50人,其中50人以上的大班额有1518个。

而城区小学、初中教学班296个,有学生10988人,班平71人,其中大班额296个,8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233个。

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的村小生源很少。

如三汇镇五小,有三个教学点共440名学生,其中中心校8个班249人,班平均30人,金河村小7个班180人,班均不足26人,重石村小2个班只有20人,该校今年秋季招收一年级新生适龄儿童不足10人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