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掺.和(cān chān)栖.息(qī xī)机杼.(shū zhù)
翡.翠(fēi fěi) 吞噬.(shì sì)唾.沫(chuí tuò)
二、读拼音,写词语。

(8分)
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 ( )。

除夕夜家家dēnɡ huǒ tōnɡ xiāo( ),biā
n pào( )声日夜不绝。

yuán dàn( )这天,男人们午前到
qīn qi( )家、朋友家bài nián( ),而小孩子最喜欢逛
庙会,因为庙会上有sài jiào chē( )和sài luò tuo
( )的。

三、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0分)
( )然不同万( )更新张灯( )彩两( )三( )
毫不( )奇行善积( ) 能歌善( ) 万不( )( )
1.快要过年了,大街两侧的商铺门口展览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特别是
夜晚,全城各处( ),一派( )的气象。

2.小美是艺校的高材生,她冰雪聪明,( ),而且很热心,用她的话
来说,上天赐予我生命,我就应该( ),回报社会。

四、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3分)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3.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
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6分)
1.这不是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粥,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还能设什么法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日积月累。

(5分)
1.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_________”,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__________”;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_________”的怀念之情。

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压岁钱寓意“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人想起温馨幸福的_____节;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_______节;王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________节。

七、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8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

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两件事。

八、阅读理解。

(12+12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分)
热闹——()间断——()
2.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4分)
A.先总体写,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描写的;“红
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等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______角度描写的。

(3分)
4.本段主要描写了除夕的哪些活动?你还知道什么节日?有哪些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黄梅戏的抒情性(节选)
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它的花腔小调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表现的
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中的欢乐和忧愁。

它以平词为核心的板腔体套曲代表着黄梅戏音乐主腔的整体风貌。

这一体系由平词、数板、对板、火工、彩腔、花腔、二行、八板、阴司腔、仙腔等组成。

每一个腔体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音乐形象,即戏曲唱词的某种思想内容,
而且把它们耦合交叉等联系起来就更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内容。

如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愉悦、欢乐的特点,《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的欢乐愉悦之情。

平词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主要是叙述情况,但《天仙配》中董永唱的“含悲忍泪往前走”,就是以平词为主调揉进了其他腔调的唱段,观之听之,哀怨惆怅、悲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

1.用“__________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分)
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8分)
(1)黄梅戏的_____________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它的板
腔体套曲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

(2)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_____________的特点;________
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

3.作者列举《女驸马》《天仙配》,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A.
腔体耦合交叉能表达深刻复杂的思想 B.唱腔是丰富而完整的体系)。

(2分)
九、妙笔生花。

(30分)
题目:家乡的______________节
同学们,我们度过了许许多多美好的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过节时那些富有家乡特点的习俗以及欢乐的气氛一定让你难以忘怀吧!那就拿起笔来把它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注意语句通顺,字数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chān qī zhù fěi shì tuò
二、熬腊八粥灯火通宵鞭炮元旦亲戚拜年
赛轿车赛骆驼
三、截象结面刀稀德舞得已
1.张灯结彩万象更新
2.能歌善舞行善积德
四、1.比喻 2.反问 3.拟人
五、(1)示例:这条毛巾不是红色的,而是蓝色的。

(2)不能做什么法反抗。

(3)这必须说是奇怪。

六、1.万事如意年年高团团圆圆祖宗先人平平安安又一岁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秋
七、(1)老舍时间
(2)活化石唐东杰布
(3)万事如意年年高
(4)沈从文等粥喝粥
八、(一)1.冷清连续 2.除夕真热闹。

A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 3.嗅觉视觉听觉 4.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还要守岁。

提示:端午节。

有赛龙舟、插艾草、佩香囊、系五彩线、吃粽子等活动。

(二)1.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2.(1)花腔小调平词(2)愉悦、欢乐平词
3.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