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一章 题点训练五
《考前三个月》2014高考语文二轮(浙江专用)【配套课件】题点训练第一部分 第一章 题点训练五
答案 (示例)①这是举手之劳。当时街坊都在鼓掌叫好,我觉 得很不好意思,就直接走了。②我就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看到小女孩没事了就好,也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所以没 在意。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3.现在,出境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部分人在境外的不文明举止 也引起舆论关注。 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乱扔杂物、 排队加塞、 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行为已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民形 象,海外一些媒体把这看做是中国游客的“通病”。为加强教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周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大家都在找你,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周冲:6 月 7 日我帮哥哥看店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电视节目中有 我的新闻。然后发现网上和报纸上都有我的新闻,而小女孩的 父母也说通过电视感谢我。 记者:那你为什么没有主动出现呢? 周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解析 这是一道提问式的对话题,提供了具体语境,主要考查 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等能力。考生解答此类试题要从两个 方面思考:一是答案的针对性。这里的问题是“你救人后为什 么不辞而别,没有联系小孩的家人?”以及“那你为什么没有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主动出现呢?”所以答案一定要回答提出的问题,说出原因。 二是结合情境以及周冲的做好事不留姓名、不图名利的精神思 考。
答案 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
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 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2.(2013· 重庆)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 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 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
回顾性练习
【核心知识回放】 语言表达得体要求: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题点训练五
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说话对象的年龄、职业、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写或者说恰当的话。同一个意 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 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2.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 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 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 涵的语言。
回顾性练习
【错题回练】
题点训练五
1.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使用等方面有多处不 当,请指出四处并加以修改。 征稿启事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空间》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 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 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本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 《真我风采》栏目,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的;体裁、题材 不限;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文稿请投到《空间》信箱。 《空间》编辑部 2013 年 4 月 22 日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该题针对社会热点,体现了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注意 “简明生动,幽默警醒”的提示语及对字数的限制。
答案 (示例)(1)心头常亮红绿灯 (2)爱妻爱子爱家庭 (3)实线虚线斑马线
安全行驶伴人生
无视交规等于零 都是生命安全线
回顾性练习
解析
题点训练五
本题考查内容涉及用词错误、衔接不当、关联词语使用
不当、语言不得体。①“一位”含有尊敬之意,一般用于称呼 别人,不用于自己。“一位”应改为“一个”。②“先生”一 般不用来称呼自己,应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③“也”应改为“还”,才能与前面的“除了„„之外”意思 相符。④“因为”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是转折关系,应改 “因为”为“不过”。⑤“况且”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是 递进关系,应改“况且”为“而且”。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育引导,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请为出境口岸拟 写一条横幅,要求用对偶修辞,主题鲜明,语言得体,每句不 超过 20 个字。
答案
(示例)(1)勿忘礼仪之邦,牢记中国形象。(2)人人都有中
国形象,处处皆是文明考场。(3)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风范一 瞬间。(4)礼貌体现人格魅力,文明展示华夏风采。(5)带回国外 美好印象,留下国人文明形象。
题点训练五
题点训练一考查与综合考查
语言表达得体,既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语言修养之一,又 是高考中的常见语言表达题型。鉴于语言表达得体的实践性特 点,高考考查得体常带有综合性和情境性。常见的考查角度有 二:一是单纯地考查得体,二是把得体放在其他考点中综合考 查。二轮训练中,考生宜在审清语言情境的前提下练好这两种 考查题型。
语言得体。 2012 年 6 月 3 日, 广州一名 3 岁女童在 4 楼阳台上失足, 头卡在防盗网上,命悬一线。一名路过的黄衣男青年挺身而 出,徒手爬上 3 楼防盗窗,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在女童 获救后默默离开了现场。 他就是湖北人周冲, 被网友称为“托 举哥”。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下面是“托举哥”被找到后,与记者的一段对话。 记者:你救人后为什么不辞而别,没有联系小孩的家人?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答案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1)“诚邀”改为“(真诚)欢迎”。
(2)“鼎力”改为“竭力”或“尽力”。 (3)“《真我风采》”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4)“敬谢不敏”改为“错失良机”。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2.阅读下面的文字, 补写出对话中的空缺部分。 要求: 符合情境,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回顾性练习
题点训练五
【真题回做】
本 训 练 栏 目 开 关
1.(2013· 大纲全国)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 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 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 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 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 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 错误,让我大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