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夏银行绩效评估

华夏银行绩效评估

华夏银行绩效定性评估 一、华夏银行的组织结构

在这众多的部门、分支行下,总的来说有在华夏银行日常的管理与经营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职责: 1 制度执行——协助处长制订有关管理规章制度、交流工作经验组织实施,负责监督本部门管理的有关印章的使用和保管工作。 2 会议组织、决议执行——负责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会议服务及会议决定的落实和督办。 3 股权管理——负责本行股权的管理事务; 4 股东服务——负责与股东单位、董事、监事的日常联络; 5 协调运转——负责本部门与本行其它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本部门的综合事务,完成领导交办各项工作。 6 业务检查——负责组织安排监督会对本行有关核查活动 7 公文处理——负责办公室公文处理和运转工作; 8 档案管理——负责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档案管理、保密工作。 9 调查研究——负责收集、研究并提供有关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等信息,为董事会、监事会决策提供服务。 在这些工作中也主要存在三种工作关系,他们分别是直接督导对象——专职秘书、行政秘书、文字秘书、综合员、股权管理员;日常协调部门——总行相关部门,本部门各处室、各岗位;外部协调单位——所有股东及股东单位,董事、监事,同业,上交所、登记公司;证券监管机构、银监会、各上市公司、各中介机构。 二、 华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当前华夏银行资负管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2.1经济下行,存量资产质量维护和新增贷款投向选择面临挑战: 特点: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银行贷款爆发式增长;经济放缓推高不良率(存在一定的时滞);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结构性问题。 2.2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过剩,资产配置和资金营运面临挑战: 特点:市场收益走低、贷款占比下降、流动性充裕、头寸保持高位、资金运用压力大。 2.3利率周期转向及市场化加快,利率定价和议价管理能力面临挑战: 特点:净息差收窄(结构性存贷利差收窄、债券收益率下降、贴现占比过高);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 2.4市场持续动荡、汇率走势波动,外汇资产负债业务面临挑战: 特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融资、外汇资金收益率、人民币汇率走势;外汇净敞口规模巨大。

摘要: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在反应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对银行的经营业绩的提高有着重大

的意义,本文主要选取华夏银行2008年-2011年的年报进行分析,采用多指标体系,通过对华夏银行在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方面设定多个分项指标,针对华夏银行运用比率分析法、杜邦分析法、风险因素修正(EVA模型、RAROC模型)进行绩效评估。 关键词: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一、引言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全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商业银行过往业绩进行合理的评估,对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改进的一局和发展的导向尤为重要,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并且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四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因此,必须要采用多指标体系,在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方面设定多个分项指标,运用比率分析法、杜邦分析法、风险因素修正(EVA模型、RAROC模型)对商业银行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估。

二、华夏银行基本概况

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10月,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北京。1995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制变更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银行)。2003年9月,华夏银行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00015),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 华夏银行主要股东为:首钢总公司(中国首钢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德意志银行。 华夏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成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指标体系为核心,从盈利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清偿能力及安全性四个方面对银行经营绩效分别作出评估,最后形成完整的结论。 (一)盈利性指标 盈利性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资产收益率 0.15% 0.15% 0.21% 0.27% 营业外净收益率 -0.68% 0.34% -0.25% 0.03% 非利息收入/平均资产 0.22% 0.13% 0.15% 0.26%

利息收入/平均资产 0.79% 0.53% 0.55% 0.71% 银行利差率 2.23% 2.11% 2.55% 2.84%

1.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表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华夏银行资产收益率在经过08年的金融危机后在09年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计划调控,深化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努力实现 质量、效益、速度、结构的协调发展, 2009年到2011年的公司的净收益不断提高,资产收益率从2009年的0.15%到2011年的0.27%,增长了0.12个百分点,说明公司采取了正确的调整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收益成果。

2.营业外净收益率

表1-2 由表1-2 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1年间华夏的营业外净收益率很不稳定,2008年华夏银行的营业外净收益为-0.68%,2009年营业外净收益最高达到0.34%,主要原因是2008年华夏银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营业外净收益率表现为负值,之后为应对危机影响公司加强内外部整顿,营业外收益率开始逐渐提高,2009年中期营业外收益率转正,较之2008年提高1.02%,之后开始小幅度波动,2010年后该波动逐渐趋于平稳,从中可以看出,华夏银行在主营业务外的业务还处于一个调整阶段,发展前景还有待观察。

3.非利息收入/平均资产 非利息净收入率=(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支出)/资产总额*100%

表1-3 非利息收入来自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由表1-3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1年华夏银行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使得银行的间接费用降低,银行的表外业务增多,非利息收入增加,但由于较低的间接费用和较大部分的表外业务使得银行同时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并且伴随着一定或有负债及其他风险。 4.利息收入/平均资产

表1-4 由表1-4可以看出华夏银行利息收入占平均资产的比率趋于平缓,08年到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银行贷款比例减少,利息收入降低,09年银行整体整顿后,银行在信誉方面得到提高,利息收入有所上升,占平均资产的比重上升,2011年和2009年相比其利息收入占平均资产的比率增长了0.18个百分比,但是2011年与2008年相比仍然低了0.08个百分比,可以看出利息收入的恢复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5.银行利差率 银行利差率指一定时期内银行利息收入同利息支出的差额与盈利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 银行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 表1-5 由表1-5可以看出2008年-2011年华夏银行的银行利差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银行盈利资产产生的净收入在增加,同时说明华夏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不断调整,资产中低息贷款比重在不断减少,负债中高息存款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使得银行利差率不断提高。

(二)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易变负债/负债总额 12.28% 13.22% 8.94% 6.65% 短期资产/易变负债 173.70% 213.46% 519.78% 316.34% 贷款/平均资产 0.90% 0.66% 0.72% 13.01%

1.易变负债/负债总额

表2-1 从表2-1中可以看出,华夏银行的易变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在不断降低,从2009年最高时的13.22%降低到2011年的6.65%,降低了6.57个百分点,其下降比率比较明显,说明在这段期间内华夏银行的易变负债受到供求关系、市场利率、银行信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小,同理可说明公司在信誉和融资规模及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一面,使得银行的资金来源逐渐稳定,同时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需求规模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短期资产/易变负债 表2-2 由表2-2可以看出华夏银行在2010年的流动性状况一度达到最好,其比率达到519.78%,2011年其短期资产占易变负债的比例有所下降,相比2009年下降203.44%,但整体来看最近4年华夏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较好。 3.贷款/平均资产

表2-3 从表2-3可以看出2008年-2010年华夏银行的贷款率变动比较小,而2010年后其贷款占平均资产的比例表现出一个大幅度提升的趋势,从2010年的0.90%猛然提高到2011年的13.01%,提高了12.29%,可以看出在2011年华夏银行贷款比重比较大,同样的也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

(三)风险指标 1.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如距付息日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将要到期或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为负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则又为负面影响,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2.贷款净损失率 贷款损失率指银行发放出去的贷款中发生坏帐损失占各项贷款平均余额的比重。 贷款净损失率=贷款净损失/贷款总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