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演示文稿1.ppt答案白皮卷子
演示文稿1.ppt答案白皮卷子
2、(1)1926年广州 (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 一全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战 争。 (4)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虽然摧 毁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但是没有推翻 张作霖的统治,没有打到帝国主义和统 一全国,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右派叛变 革命。
四、简答题 1(1)建军节。来源于南昌起义,打响 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党的生日。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 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力量,而且代表 整个中华民主的利益。
第一单元B
二.填空题 1.英国 俄国 2.左宗棠 缓进急战 伊 利 1884 3.1894 1901 4.山东 廊 坊 三.简答题 (1)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马关条约》 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 午中日战争 (2)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中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 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 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的斗争。
2(1)材料一说明的是辛亥革命后儒学 受到冲击,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大力宣 扬儒学,社会上出现尊孔复古潮流。材 料二说明的是陈独秀为反对帝制复辟反 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 想欺骗人民,为维护共和制而批判儒学, 具有进步意义。 (2)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3)儒学在中国古代是维护封建国家 政权的精神支柱;在近代它一方面继续 是统治者的统治思想的一部分,另一方
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不拍艰难险阻,以顽强的一致, 百折不挠的精神;患难与共紧密 团结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 (3)言之有理即可。
开办工厂,便利了日本掠夺中国廉价的 原料、劳动力、更打规模倾销工业品, 等等,这些都是西方列强加给中国人民 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这一条约,西方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政府完全成为 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 人的朝廷”。所以《马关条约》对中国 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的影响。
第二单元(A) 三,材料分析题 1、(1)洋务派;洋务运动;学习西方 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请朝廷 统治;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参建 新式学堂,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 他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 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 出尽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进了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 过新文化运动也有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 或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二单元B
二.填空题 1奕䜣 师夷长技 2.京师大学堂1905年 3.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狂人日记 4.詹天佑 京张铁路 轮船招商局 三.材料解析题 1(1)洋务运动,作用:刺激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经 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戊戌 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1)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 策略和方针。 (2)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 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 护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俄国;后来中国通过军事进逼 和外交努力,与俄国签订《伊犁条 约》,中国政府收回伊犁地区; 1884年。
四.简答题 1(1)《南京条约》(2)1997年7月1日 (3)便于外国倾销工业产品,西方列 强的势力侵入到中国沿海地区,中国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4)20世纪80年代开放的通商口岸是中 国自主开放的,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 展,使新中国富强的策略,而近代开放 的口岸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具有 强迫性,侵略性俩着本质的完全不同。 2.课本P22.23页
第三单元B 二、填空题 1.1921,中国共产党 2.南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铁军 第四军 4.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5.吴起镇 会宁 三、材料分析题 1、(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2)由北京学生掀起的运动,发展成 为商人、工人广泛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 动。 (3)先锋是学生;主力是无产阶级。 (4)北洋政府被迫释放逮捕的学生, 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 会上签字。 精神财富:爱国主义精神;民主与科学 的思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勇于 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敢于反传统;个性 解放、宣扬真理的精神。
面在受到批判的同时,其精华部分得到 肯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支配和影响人们 的精神生活;在现代,儒学作为中国历 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社会重视,并 被研究。利用。为人类文明服务进步, 但在十年战乱时期,儒学被全面的否定 批判。
第三单元A
二.填空题 1.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 2.黄埔 周恩来 3.南昌起义,会宁会师 4.毛泽东,井冈山 5.1934,瑞金 三.材料解析题 1.(1)1935年10月 (2)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巧渡 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
(3)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 独秀的右倾错误,制定展开土地革命和 武装反抗国民党通知的总方针。1927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三大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根 据地,并在根据地掀起土地革命斗争, 从此走上了武装割据斗争的道路。 (4)知难而进,坚韧不拔,实事求是, 用于总结,认识错误,全心全意为人民 利益着想。
第一单元A
二.填空题 1.1840 1842 2.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天京 3.李鸿章 伊藤博文 4.辛丑条约 洋人的朝廷 三.材料解析题 1.(1)师夷长技以制夷。 (2)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3)不可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帝 国主义的侵略,以师夷长技来实现抵抗 外国的侵略,走向富强,只是一种幻想!
2.过程:1921年建党确定工作重心是领 导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 后,共产党人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中国革命才可以成功。国共 首次合作。共产党那个人以个人身份加 入国民党,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面对 蒋介石的背叛革命,中共领导人放弃革 命领导权,革命力量遭受到巨大损失。 实践中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的伟大论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
(3)中国西部地区荒远贫穷,我党在 十六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现在的 西部开发区已有了很大变化。在经济上、 交通运输发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所以, 西部大开发是党针对西部经济的发展所 指定的正确的战略政策。在西部大开发 的过程中,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中 那种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 顽强的斗争精神。相信西部大开发一定 会取得辉煌的成绩。
2.(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 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的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开 辟了一个新的时期。80年。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创建。 (3)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 队伍。
四、简答题 1(1)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国民 党合作的决议。“国民党一大”标志着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最大的成果是进 行北伐战争并获得胜利。 (2)标志: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命;以陈独秀为首的共产党人犯了右倾 投降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 段,没有经验。
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创立了资本主义共 和国,是一次伟大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2. 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 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信道 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攻击。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 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他促使人们追求 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2、1.(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 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 念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 (3)因为清朝官场“大人”“老爷” 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应,这与资 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是相违背的。 四.简答题 1.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 束了两强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族共和
(2)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是 一次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 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1)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 防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 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红军胜利会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长征精神:就是具有坚定地革
(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 落后就要挨打。
四.材料解析题 (1)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100、香港岛、外兴安岭以南,黑 龙江以北、台湾。 2.《南京条约》使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 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
后,中共总结经验,找到了一条农村包 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途 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确保沿着 正确的道路前进,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 优点:中共是善于总结经验,纠正错误 的政党;是善于将革命理论与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政党;中共和中国工农红军是 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涡。而《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 以来最严重不平等的条约,他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马关条约》中规 定的条款,如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 给日本,使中国大片领土沦丧,严重破 换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还刺激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加深了清政府 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张 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力; 开设新的通商口岸便于掠夺财富;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