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窗体中添加控件

在窗体中添加控件

二是职业意识的渗透、技能的培养。
本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完善小助手协作的教学方法,新 知的学习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分层的任务设计可以 让各层次的同学都吃饱。
返回
欢迎批评指正!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实践, 教师的点拨引导,不仅让学生及时巩固了新知,而且还 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探索精 神、合作精神等。
返回
三、教学过程——(五)中场反馈,继续求知
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打开一两位同学的 文件,在文件中解决几个操作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 接着再请上另一位小助手,由他在教师准备好的数据 库文件中演示命令按钮控件的使用方法。小助手讲解 过程中穿插老师提问,在教师演示小助手的创作作品 功能时故意出错,让学生帮忙解决, 从而可以让同学 加深印象 ,不再犯类似错误。
返回
一、教材分析—(二)教材的处理
教材中只是一味地为了介绍某一控件而介 绍它的使用方法,并没有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实 例来说明。对于我们中职的学生,学生认知水 平较低,推理能力较弱,因此我把在窗体中添 加控件,自行设计了两个大项目来进行学习, 第一个项目包含一些基本的控件,第二个项目 主要介绍“选项卡控件”和“命令按钮”,同 时设计一个综合练习,从而让学生能够对窗体 中的常用控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小助手在准备好的给同学们操作的文件中,以最快 的速度完成作品的初始工作,五步骤。
小助手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在机房巡视,从而可以 及时拉回开小差的同学,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对于小 助手演示过程中有些困难的操作,强调同学们要注意这 些操作方法。
返回
三、教学过程——(四)运用新知,提高技能
学生根据刚才同学的演示,再通过“任务说明”文档 可以基本独立完成选项卡控件的应用任务。再有问题可以 先根据文档中提供的路径找到老师为同学准备的动画文件, 刚才的演示内容已经录制在里面。
4、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窗体中添加控件”是李耀洲等主编的 中职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中文Access 2003实用教程》第五章的核心 内容。 “窗体”对象起着联系数据库和用户 的桥梁作用,因此学生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又 方便用户操作的窗体对象将对以后他们的数 据库软件设计之路打好扎实的基础。
生找出自己的操作弱点。
返回
四、板书设计
课题:在窗体中添加控件
一、添加选项卡控件
屏 幕
① 插入/删除页,重命名页 ② 在某一页中添加各类控件 ③ 修改选项卡的大小,移动位置
二、添加命令按钮

① 控件向导的打开与关闭 ② 向导中各类操作的选择并理解其功能

③ 给命令添加快捷键 三、添加其余控件
直线和矩形控件的添加并设置其属性
3立)培同养学学之生间对积知极识的的竞应争用意能识力。。
返回
一、教材分析—(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选项卡控件的基本操作 2) 命令控钮控件的基本操作 3) 各控件在主体中的合理布局
教学难点:
1)选项卡控件的大小及位置地设置 2)命令按钮的功能对应
返回
二、教学方法分析
在整个教学中,运用平时分积分激励机制, 同时小助手代替教师来讲解基本的知识点,同学 及时动手操作实践来掌握技能点,学生以自主学 习为主,教师仅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帮助者、引 导者。在学习新知时通过“学生演示(同学观察) 同学操作错误点解析项目完善”的模式;而 在新知的应用上采用“任务驱动探究实践归 纳总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中文Access2003实用教程》
在窗体中添加控件
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说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的处理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②技能目标 ③情感目标
将教学过程中的纲要清晰地列在黑板上,既可以帮助
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也可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返回
五、教学评价
这次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 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遵 循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事物研究 规律,指导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归纳,获取新知;同时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 的能力和技能。可以预见本课的设计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 标本。教学的探索有两点:一是教学内容的整合;
根据此内容安排的任务中涉及到前阶段学习的查 询对象,对于部分同学又成为了一个难点,因此此处 又提供了一个动画文件,供部分落后生参考。
返回
三、教学过程——(六)任务分层,量力而行
学生差异较大,为了不让个别同学没事可 干,便安排了这一环节,可以让一部分操作技 能强的同学能够对知识点举一反三,从而更牢 固的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附加任务的具体内 容已在“任务说明”文档中详细说明,并要求 学生在较好地完成了前面的三个任务之后再来 完成这一任务。当然完成附加任务的同学在平 时分中又有一定的积分。
返回
三、教学过程——(八)反馈小结,布置作业
师生活动: ①由学生小结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师生共同补充完
成,投影主要内容。 ②教师布置作业,完成今天上机实践的报告。
这样设计的目的: ①学生小结旨在培养学生归纳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同时
检查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②通过课后实践报告的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让学
返回
一、教材分析—(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1)进一②步能掌力握标目签标、文本框、绑定对象框
和选项组的使用方法;
1)培养③学情生感的目观察标能力;
22))理培解养使学用生选自项主卡学和习命,令协按作钮学的习目及的分;析 3识)基问,本题培相掌,养互握解并协选决加作项问强解卡题学决和的生问命能自题令力主的按;探意钮索识的学,设习以计的及方意树法。
返回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师生互动,复习已学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第三环节:助手上场,讲解新知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第四环节:运用新知,提高技能 第五环节:中场反馈,继续求知 第六环节:任务分层,量力而行
第七环节:作品初评,及时改进
小结与作业 第八环节:反馈小结,布置作业
返回
三、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复习已学
上课环境介绍:多媒体机房,人手一台电脑,已安装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师演示上次课学生 的作品,充分表扬操作好 的同学,挑选其中两个有 代表意义的作品,要求同 学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并上教师机 解决问题。(表现好的同学 可以积分)
返回
三、教学过程——(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返回
三、教学过程——(七)作品初评,及时改进
当离下课还剩十分钟左右,便到了这一环节, 首先向学生说明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要一头栽 进重复的错误中,因此我们选几位同学的作品来 点评一下,从而可以让其他同学也发现自己作品 中存在的问题。快速的点评结束之后,学生的操 作欲望将更旺盛,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不少需改 进的地方,再加上马上就要结束上课了,因此他 们的改进作品效率将非常高。
在新课导入中,让学生明确今天所学的主要内容,同 时把超女和足球明星安排在我们学校的某个班中进行数据 处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返回
三、教学过程——(三)助手上场,讲解新知
以热情的态度请上小助手,可以非常好的消除一些 不良情况,同时让部分操作较好的同学能够打心眼里树 立起呆会要好好表现一把,争取下次上台的是自己的竞 争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