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级进模
二、多工位级进模的类别
• 1、按主要加工工序分,有级进冲裁模、级进弯曲 模,级进拉深模等。 • 2、按工序组合方式分,有落料弯曲级进摸、冲裁 翻边级进模、冲裁拉深级进模、翻边拉深级进模 等。 • 三、多工位级进模的送料方式 • 级进模在冲压过程中,压力机每次行程完成一 个(或几个)工件的冲压,条料要及时地向前送进 一个步距,称为送料。方式大致如下: • 1.手工送料 • 2.自动送料器送料 • 3.在模具上附设自制的送料装置 •
第一节 概述
一、多工位级进模特点 1、 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多道冲压工序; 2、 工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工位上,故不存在复合 模的“最小壁厚”问题。 3、 通常具有高精度的内、外导向(除模架导向精 度要求高外,还必须对细小凸模实施内导向保护)和 准确的定距系统,以保证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模具 寿命。 4、 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 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 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2、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图7-1 弯曲件的分解
2、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a) 图7-2 复杂形状零件弯曲
b)
• 2、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7)为避免U形弯曲件变形区材料的拉伸,应考 虑先弯成45º ,再弯成90º 。 • (8)在级进拉深排样中,可应用拉深前切口、切 槽等技术,以便材料的流动。 • (9)压筋一般安排在冲孔前,在突包的中央有 孔时,可先冲一小孔,压突后再冲到要求的孔径, 这样有利于材料的流动。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 复习: • 1、什么是级进模?按组合工序分,模具分为哪几 种类型? • 2、级进模有哪些特点? • 答: • 1、级进冲压是指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 不同工位同时完成多种工序的冲压。 • 2、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工位多于5步的级进模。 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它是在模具的工
• 2、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除了遵守普通冲模的排样 原则外,还应考虑如下几点: • (1) 制作冲压件展开毛坯样板(3 ~5个)。在图 面上反复试排,待初步方案确定后,在排样图的开 始端安排分离工位,再向另一端依次安排成形工位, 最后安排制件和载体分离。在安排工位时,要尽量 避免冲小孔,以防凸模受力不均而折断。 • (2)第一工位一般安排冲孔和冲工艺导正孔,第 二工位设置导正销对条料导正,在以后的工位中, 视其工位数和易发生窜动的工位设置导正销,也可 在以后的工位中每隔2~3个工位设置导正销。第 三工位根据冲压条料的定位精度,可设置送料步距 的误送检测装置。
第二节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与工位安排
• • • •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方法和工位安排 重点及难点: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方法和工位安排
第二节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与工位安排
一、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 1、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内容: (1)将各工序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系列工序组, 并对工序组排序; (2)确定工位数和每一工位的加工工序内容; (3)确定载体类型; (4)毛坯定位方式; (5)设计导正孔直径和导正销的数量; (6)绘制工序排样图。
作部位将其分成若干个等距工位,在每个工位 上安置了一定的冲压工序,在模具内或模具外 设置了控制条料(卷料)按固定距离(步距)送进的 机构,使条料沿模具逐工位依序冲压后,到最 后工位从条料中便可冲出一个合格的制品零件 来。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重点及难点: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
• 2、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5)成形方向的选择(向上或向下)要有利于模具 的设计和制造,有利于送料的顺畅。若有不同于 冲床滑块冲程方向的冲压成形动作,可采用斜滑 块、杠杆和摆块等机构来转换成形方向。 • (6)对弯曲和拉深成形件,每一工位的变形程度 不宜过大,变形程度较大的冲压件可分几次成形, 如图7-1、2所示。这样既有利于质量的保证,又 有利于模具的调试修整。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成形 件,应设置整形工位。
第一节 概述
一、多工位级进模特点 5、 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 给模具的制造、调试及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要 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模具零件磨损或损坏后要 求更换迅速,方便,可靠。所以模具工作零件选材必 须好,必须应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成型磨削、坐标 镗、坐标磨等先进加工方法制造模具。 6、 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 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用这种模具冲制的零件,精度可达IT10级。
2、排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3)冲压件上孔的数量较多,且孔的位置太近时, 可在不同工位上冲出孔,但孔不能因后续成形工 序的影响而变形。对相对位置精度有较高要求的 多孔,应考虑同步冲出。因模具强度的限制不能 同步冲出时,后续冲孔应采取保证孔相对位置精 度要求的措施。复杂的型孔可分解为若干简单型 孔分步冲出。 • (4)为提高凹模镶块、卸料板和固定板的强度, 保证各成形零件安装位置不发生干涉,可在排样 中设置空工位,空工位的数量根据模具结构的要 求而定。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主讲教师:林彩梅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 • • •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设计与工位安排 第三节 多工位级模常用装置
第七章 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 内容简介: • 本章在前面几章分析了各种模具的典型结 构以后,着重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排样设计与工位安排,多工位级进模的常用装 置,并通过设计实例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的要点。
二、 多工位级进模的工位设计
• • • • 1.工位设计原则 (1)简化模具结构 (2)保证冲件质量 (3)尽量减少空工位
二、 多工位级进模的工位设计
• 2.各工位冲压工序在排样设计中的顺序安排 • (1)对于纯冲裁的多工位级进模排样 • (2)对于冲裁—弯曲的多工位级进模排样 • 一般都是先冲孔,再切掉弯曲部位周边的废料 后进行弯曲,接着切去余下的废料并落料。 • (3)对于冲裁—拉深的多工位级进模排样 • 在进行多工位级进拉深成形时,坯料的送进不像 单工序拉深那样以散件形式单个进行,而是通过 带料以组件形式连续送进坯料,故又称为带料拉 深。 ,如图7-3和7-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