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监理要点告示牌

施工监理要点告示牌

备注:1、告示牌规格为2×1.6m,横向放置,可移动,一个工点完工,可搬到下一工点。

2、各标可根据各自情况选用桩基的施工监理要点
涵洞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1、基坑检验内容:几何尺寸、基底标高、地基承载力
2、模板检验:几何尺寸、顶面标高、竖直度、大面平整度、稳固性、严密性、机油涂抹情况
3、钢筋检验:钢筋型号、根数、尺寸、保护层厚度、焊接、绑扎情况
4、整体检验:轴线偏位、流水面高程、涵长、跨径、净高
5、砼检验:分拌合站和浇注现场2个地方检验,拌合站检验是否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施工现场主要检验塌落度、振捣情况、浇筑顺序、养生情况,并留取试件。

6、台背回填
(1) 台后回填的材料要求采用灰土填筑,灰土拌制要求采用集中厂拌,填筑前台背基坑平整且无积水,基坑边坡挖成台阶,并预先在台背用红漆标出分层碾压每一层控制厚度的位置;
(2) 分层对称碾压夯实,分层松铺厚度≤20cm,压实度≥96%;
(3) 涵洞填土长度为底宽不小于2m,顶宽为每侧≥2倍孔径长度(管顶填土厚度至少达50cm才能通车);
箱梁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检验:分底板钢筋、腹板钢筋和顶板钢筋2次检验,主要检验钢筋根数、型号、尺寸、焊接质量、位置,尤其是特别注意湿接头、伸缩缝、防撞护栏等预埋件的位置,钢筋保护层用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控制,每平方米不少于4块。

2、预应力管道检验:按照设计坐标布置波纹管,保证波纹管圆顺自然,定位筋间距直线段1m,曲线段50cm,顶板处的负弯矩管道与锚垫板密贴不漏浆。

3、模板检验:分底模和侧模2次检验,保证模板干净,脱模剂涂抹均匀、不流淌,接缝严密,模板与钢筋的保护层满足要求。

4、砼检验:分拌合站和浇注现场2个地方检验,拌合站检验是否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施工现场主要检验塌落度、振捣情况、浇筑顺序、养生情况,并留取试件。

5、张拉:检验张拉设备的标定情况,油泵、油压表、千斤顶对应情况,张拉计算书是否正确,张拉时试块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强度的90%要求,两端对称张拉,分阶段张拉,采取以钢铰线张拉力与伸长量为双控原则控制张拉质量,实际伸长量与理论计算伸长量的容许偏差为±6%,如果超过这
个容许偏差范围,应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行张拉。

6、封锚、压浆:多余的钢绞线用砂轮机切割,严禁用氧焊或电弧焊切割。

压浆顺序为由下而上,必须进行二次压浆,确保孔内浆液饱满。

重夯、强夯施工的监理要点
1、对于坟墓、坑穴等要用坐标标示位置,清表后重新反挖,分层夯实,防止留下质量隐患;
2、用白灰标出夯击的范围,其中宽度为两侧护坡道位置;提前根据锤重计算好落距,并用红布在立架上做好醒目的标识,便于控制重锤的提升高度。

3、重夯方式为重锤满面夯击,夯点搭接1/4D,强夯方式为以梅花型夯击,采用2.5 D的点距。

4、验收标准
重夯: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2cm。

强夯:(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2)单点夯击次数第一遍不小于4击,第二遍不小于5击。

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埋设护筒:检验护筒位置、顶标高、竖直度。

2、泥浆指标: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胶体率、失水量。

3、验孔:检验孔深、沉渣厚度,其中:桩径≤1.5m时,沉渣≤300mm,桩径>1.5m,或桩长>40m时,沉渣≤500mm。

4、钢筋笼:分单节钢筋笼和钢筋笼对接质量2次检验,单面焊长度≥10d,双面焊长度≥5d,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数量≤50%;
5、砼检验:分拌合站和浇注现场2个地方检验,拌合站检验是否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施工现场主要检验塌落度,并留取试件。

6、砼的灌注: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应超灌0.5~1.0m,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干孔灌注桩基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埋设护筒:检验护筒位置、顶标高、竖直度。

2、验孔:检验孔深、孔径和竖直度采用检孔器进行检验。

3、钢筋笼:分单节钢筋笼和钢筋笼对接质量2次检验,单面焊长度≥10d,双面焊长度≥5d,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数量≤50%;
5、砼检验:分拌合站和浇注现场2个地方检验,拌合站检验是否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施工现场主要检验塌落度,并留取试件。

6、砼的灌注: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应超灌至少0.5m,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监理控制要点
1、锁口护壁厚度不小于60cm,高出地面30cm,2/3孔口用钢筋护栏围挡,并涂刷红白相间油漆,护栏高度不小于1.5m。

2、开挖一段防护一段,护壁厚度不小于10cm,一护到底。

3、孔口不施工时,必须加盖钢筋焊成的井盖。

4、当孔桩挖至5m以下时,在孔内设置不小于孔径1/3的半圆形防护罩,在吊桶上下时,作业人员必须躲在防护罩下面,停止挖土。

工人上下孔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并与安全绳上自锁器进行连接。

5、孔深超过10m时,必须通风。

6、爆破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停止孔内作业,待孔内作业人员全部撤离孔底回到地面安全范围外,并警示周围人员安全撤离后才能起爆。

通风排烟时间不少于15分钟,排烟完成后,爆破人员须先下孔检查,确认无瞎炮并向安全员签证交接后,挖孔人员方可下孔作业。

7、孔内作业照明采用安全矿灯或36V以下安全灯,灯泡应防水带罩,电缆采能防水绝缘。

8、对水泥、碎石、砂子的堆放场地进行硬化,采用机械拌合护壁混凝土,应有计量设备,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标识牌齐全。

9、挖孔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现场配置软爬梯、氧气袋等应急设施。

墩柱、盖梁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钢筋检验:钢筋根数、型号、尺寸、焊接质量,高墩采用套筒连接时,套筒每端不宜有两丝螺纹外露。

2、立柱顶部的扇形钢筋应先制作后绑扎,严禁立柱砼浇筑后在立柱顶上对钢筋进行弯曲。

盖梁钢筋要先在场地内拼大样,先焊接骨架,骨架检验合格后再到现场拼装。

3、模板检验:平整度和纵横缝严密,无错缝,打磨刨光。

拼缝采用单面胶压缩海绵、双面胶,以保证接缝不漏浆。

墩柱模板底部标高调整要求采用高标号砂浆,且砂浆不得进入柱体内。

脱模剂应采用脱模剂或优质机油,优先考虑使用脱模剂,且涂刷均匀。

4、砼检验:分拌合站和浇注现场2个地方检验,拌合站检验是否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合,施工现场主要检验塌落度,并留取试件。

5、立柱顶砼标高应略高于设计标高,以防柱顶出现环行裂缝后凿除砼的高度及避免立柱与盖梁间的施工缝。

采用滑模施工的高墩,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掌握好滑模时间,加强测量,防止发生偏扭现象。

6、墩(台)帽垫石的标高及平整度必须精确控制,四角水平,要求砼浇筑一次到位,严禁用砂浆薄层贴补或二次找平。

7、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应确保自闭水满足砼养生要求,同时在柱顶放置一水桶,水桶底部扎有小眼,装满水后能自留,保证墩柱、盖梁顶部混凝土的养护。

8、上下高墩时,应搭设脚手架或附于墩柱的“之”字型爬梯,严禁吊车吊人或塔吊吊人。

路基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路基清表要彻底,小型坑穴清表前要用坐标控制好位
置,待清表后反挖处理,防止留下质量隐患。

2、根据不同填料及压实度标准,分别开展试验路段工作。

试验段长度≥100m,试验路段的总结报告批复后方可进行大面积路基施工。

3、路基应采用水平填筑,其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

4、应尽量全幅填筑,避免产生纵向接缝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5、两段交接处先填的路段应按1:1总坡度分层留台阶,其搭接长度≥2m。

6、每侧应超宽30~50cm,路基成型后统一进行刷坡,禁止坡面薄层贴补。

7、路基填筑专人指挥,打格上土,拉线施工;每层路基
填筑顶面做成2%~4%的路拱,路基平整度良好;
8、加强“三度六部”的重点控制,“六部”标段与标段的
结合部、工点与工点的结合部、填挖交界结合部、半填半挖结合部、构造物与填方的结合部、边死角与一般填筑段的结合部。

“三度”指压实度、宽度、平整度。

9、距路床0-80cm,压实度≧96%,80-150cm,压实度≧96%,大于150cm,压实度≧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