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1-2章一、学习1、邴原泣学【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4、洪卖薪买纸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
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5、任末削荆为笔原文: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非圣人之言不视。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6、欧阳修发愤苦学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7、贾逵旁听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
其姊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赠献者积粟盈仓。
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8、“囊萤”与“映雪”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9、王欢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0、牛弘笃学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驾车牛。
弘还宅,其妻迎谓之曰:“叔射杀牛。
”弘闻无所怪问,直答曰:“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
”弘曰:“已知之矣。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11、高凤专心致志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
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
--选自贽《初潭集》12、程门立雪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3、宋濂苦学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4、司马光著书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15、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布机下,以目承(承接,这里指眼睛盯着)牵挺(织机下的踏板)。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zì眼眶],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
“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yǒu,窗户],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赝曰:“汝得之矣!”16、羽冲死读书羽冲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二、人品17.裴度拾金不昧裴晋公游香山佛寺,徘徊廊庑之下。
忽有一素衣妇人,致一缇纟习于僧伽和尚栏楯之上,祈祝良久,复取筊掷之,叩头瞻拜而去。
少顷,度方见其所致,意彼遗忘,既不可追,然料其必再至,因为收取。
踌躇至暮,妇人竟不至,度不得已,携之归所止。
诘旦,复携就彼。
时寺门始辟,俄睹向者素衣疾趋而至,逡巡抚膺惋叹,若有非横。
度従而讯之。
妇人曰:“新妇阿父无罪被系,昨告人,假得玉带二;犀带一,直千余缗,以遗津要。
不幸遗失于此。
今老父不测之祸无所逃矣!”度怃然,复细诘其物色,因而授之。
妇人拜泣,请留其一。
度不顾而去。
18.勉埋金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
时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
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
"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 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
后数年,勉尉。
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
至宋州,知为主丧事,专诣,诘金之所。
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19.何岳两次还金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
寻,官吏诣京,去数年,绝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20.泰克己为人原文: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泰妻即姨妹也。
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
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伏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
泰亟往还之。
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
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
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
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21.狄仁杰急人之危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
显庆中应制入关,路由华州,阛阓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疋。
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
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箸,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绳,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
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
其父母洎亲属,叩颡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仍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
公遽抽针,而疣赘应手而落,双目顿变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物奉焉。
公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鬻技者也”。
不顾而去。
22.甄彬还金甄彬者,有器业。
尝以一束苎于于荆州西库质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彬得金,送还西库。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
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
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23.琦大度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重厚如此。
24.雪琴崇尚俭朴雪琴力崇俭朴,偶微服出,布衣草履,状如村夫子。
巡阅长江时,每赴营官处,营官急将厅事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一律撤去,始敢迎入。
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堕地。
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不敢仰视。
曾饭友人处,见珍馔,辄蹙额,终席不下著,惟嗜辣椒豆腐。
友人谒之于西湖“退省庵”,公衣茧绸袍,加羊毛外褂,已裂数处,冠缨作黄色。
室中除笔砚外,惟竹麓二事。
久之,命饭,果蔬树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25.鲁宗道正直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
”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
”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帝诘之。
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26.钱大昕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27.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
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
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苛政猛于虎,信哉!28.钟弱翁好为人师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公,人皆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