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理科综合--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人射光的波长大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B.金属的逸出功与人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无关C.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D.发生光电效应时,保持人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弱入射光的强度,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 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15.某厂家为了测试新款汽车的性能,将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并排停在检测场的平直跑道上,t =0时刻将两车同时启动,通过车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了两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如图所示。
已知图象 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S2 >S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B.t1时刻甲车在前,t2时刻乙车在前C.0- t2的时间内两车可能相遇2次D.0- t2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16.为了行驶安全和减少对铁轨的磨损,火车转弯处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会有一个夹角,若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行驶,则转弯时轮缘与铁轨无挤压。
已知某转弯处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α,转弯半径为R,规定行驶速率为另一转弯处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β,转弯半径为2R ,规定行驶速率为υ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αβ2tan >tanB. αβtan 2tan =C. αβαtan 2<tan <tanD. αβtan tan =17.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但方向未知,虚线是某一带负电的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的运动轨迹,是运动轨迹上的两点。
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在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 ϕ、B ϕ,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B a ,速度大小分别为A υ、B υ,电势能大小分别为PA E 、PB 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υυA , A a >B aB. A υ>B υ, A ϕ <B ϕC. A a > B a , PA E < PB ED. A ϕ < B ϕ, PA E > PB E18.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小球通过质量不计的细杆相连接,紧靠竖直墙壁放置。
由于轻微扰动,小球A 、B 分别沿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滑动,滑动过程中小球和杆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细杆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小球A 的速度大小为υ,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摩擦和阻力,则细杆的长度为 A. g 24υ B. g 23υ C. g 342υ D. g322υ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上接有阻值均为R 的电阻R1、R2,原线圈接电压有效值为U 的交流电。
现通过滑片P 改变原线圈的匝数,使原线圈和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分别为1n 、2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 1、R 2两端的电压比为21:n nB.R 1、R 2消耗的功率比为2221:n nC.1n 越大,R 1两端电压越大D.当21n n =时,R 2两端电压达到最大20.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同步轨 道卫星。
质量为m 的卫星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先将卫星发射至近 地圆轨道I ,然后在A 点(近地点)点火加速,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B 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已知卫星在轨道I 和轨道Ⅲ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均R 1和R 2, 速率分别为1υ和2υ,地球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经过A 点时的动能大于2121υmB.卫星经过B 点时的加速度为221)(4R R GM + C.卫星的运行周期2211R 2<T <2υπυπR D.卫星由A 点运动到B 点,其机械能增大2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直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左侧轨道间距为2d ,右侧轨道间距为d 。
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
质量为2m 、有效电阻为2R 的金属棒a 静止在左侧轨道上,质量为m 、有效电阻为R 的金属棒b 静止在右侧轨道上。
现给金属棒a 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外,经过一段时间两金属棒达到稳定状态。
已知两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相互平行且与导轨良好接触,导轨电阻忽略不计,金属棒a 始终在左侧轨道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b 稳定时的速度大小为031υ B.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a 的电荷量为Bdm 320υ C.整个运动过程中两金属棒扫过的面积差为dB Rm 2032υ D.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a 产生的焦耳热为2094υM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阻x R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1)请将如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内阻为v R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可表示为x R = 。
(3)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件均完好,但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触头P 至最左端a 时发现○V 1和○V 2示数都不为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 (填“ a”或“b ”)端的导线没连接好。
23.(9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把一端带定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长木板靠近定滑轮处安装一加速度传感器,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连 接重物,另一端连接小车,并备有质量均为0m 的按码多个。
(1)把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直到在 (填“挂”或“不挂”)重物时小车在长木板上运动,加速度传感器的示数为 _ 。
(2)平衡摩擦力后,挂上重物,每次向小车上添加1个砝码,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该同学选取小车、重物和砝码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实验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及车中眩码的总质量,每次向小车上添加砝码后, (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处理数据时,该同学以小车中添加的昧码的个数n 为横坐标,并以 作为纵坐标,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
已知图线的纵截距为6,斜率为A ,重力加速度为&则小车的质量为_ ,重物的质量为 。
24. (12分)如图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长木板和滑块的质量均为m,长木板和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I,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41,重力加速度为g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给滑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υ,要使滑块刚好滑到长木板的最右端,求:(1)长木板的长度L ;(2)滑块运动的时间t 。
25.(20分)如图所示为xOy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a x =处有一平行于y 轴的直线MN ,在a x 4=处放置一平行于y 轴的荧光屏,荧光屏与-轴交点为Q ,在第一象限内直线MN 与荧光屏之间存在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原点0处放置一带电粒子发射装置,它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同种初速度大小为0υ的带正电粒子,调节坐标原点处的带电粒子发射装置,使其在xOy 平面内沿不同方向将带电粒子射入第一象限(速度与x 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20θθ≤≤与0与|)。
若在第一象限内直线MN 的左侧加一垂直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这些带电粒子穿过该磁场后都能垂直直线胃进入电场。
已知勻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带电粒子的比荷Ba m q 0υ=电场强度大小021υB E =,不计带电粒子重力,求:(1)粒子从发射到到达突光屏的最长时间;(2)符合条件的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3)粒子打到荧光屏上距Q 点的最远距离。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用棉线做酒精灯的灯芯是利用了毛细现象B.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的晶体C.气体温度每睁低1 1所放出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D.水蒸气的压强离饱和汽压越远,越不利于水的蒸发,人感觉越潮湿E.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扩张到最大的趋势(2)(10分)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粗细均匀且导热性能良好的玻璃管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玻璃管长度为 3L(单位cm),玻璃管内由长度为L(单位cm)的水银柱将管内的理想气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稳定时两部分气体长度相同,左右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H cmHg。
现在外力作用下使玻璃管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玻璃管中左侧的气柱长度变为原的一半,重力加速度为g,求玻璃管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
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始终完全相同的两状态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B.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差不多时才能发生衍射C.波的周期与波的振动周期相同,波速与波的振动速度相同D.电磁波在与电场和磁场均垂直的方向上传播E.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2)(10分)如图所示为一玻璃砖的横截面,其中OAB是半径为R的扇形,∠AOB = 45°, O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束光线从距0点士R的P点垂直于OD边射入,光线恰好在BD边上发生全反射,最后由边射出。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i)玻璃砖对该光线的折射率;(ii)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