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83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C1-35.5,P-31,S-32,Na-23,Mg-24,A1-27,Fe-56,Zn-65,Cu-64,Ba-37,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B、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C、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2、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A、2B、8C、2或8D、2,8或183、下列试剂:①漂白粉②纯碱晶体③磷酐④过氧化钠⑤绿矾⑥电石,若它们常期置于敞口的试剂瓶暴露于空气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4、已知ICN的性质和卤素相似。
氧化碘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ICN=12+(CN)2。
下列ICN的叙述正确的是:A、ICN的晶体是离子晶体B、ICN是供供化合物C、ICN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ICN在常温下可能是气体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苯和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HC1气体C、淀粉与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共煮制单糖D、电石与水反应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制乙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择,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A、6.4克铜与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 AB、1mo lN 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C、2.9克乙基(-C2H5)含有的电子数为1.8N A个D、标准状况下:N A个NO、CO 2、SO 3分子所占的体积均约为22.4升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 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氟化氢:Ca2+2OH-+2HF=CaF2↓+2H2OC、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IO-+SO2+H2O=CaSO3↓+2HCIOD、向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滴入双氧水:4F e2++2H2O2+4H+=4F e3++4H2O8、在一固定窖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 lA和1mo lB发生反应:2A(气)+B(气)<=>XC(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可能为A、1B、2C、3D、49、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CO(气)+H2O(气)<=>XC2(气)+H2(气)-Q,(Q>0)当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物质均为n mol。
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A、升高温度B、再通入n mol CO和n molH2O(气)C、再通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D、使用催化剂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B、自来水经长时间的煮沸可得到软水C、在化合物晶体中,如果含有阳离子,必定含有阴离子D、分子间作用力越弱的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11、在容积为672mL的烧瓶里充满NO、NO2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缓缓通入280ml o2,反应恰好完成,且水充满了烧瓶(所有气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NO+NO2+O2+H2O=2HNO3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C、烧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mo l/LD、烧瓶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流度为0.045mo l/L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a+、AlO2-、K+、HCO3-B、Fe2+、NH4+、SO42-、S2-C、Fe3+、SCN-、Na+、CO32-D、Ca2+、HCO2-、Cl-、K+13、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是活泼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B、Z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X、Y、Z的单质均由分子构成,晶体均属分子晶体D、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14、下列关于衡有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8个电子B、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C、原子半径比同周期Ⅷ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D、其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15、已知某温度下,0.1mol/L的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H+]>[OH-],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Na+]=[HB-]+2[B2-]+[OH-]B、溶液的PH=1C、[Na+]=0.1mol/L≥[B2-]D、[H+]•[OH-]=10-1416、下列事实可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AgCl固体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使用催化剂有利于N2、H2合成的NH3C、在500℃条件下比常温下更有利于NH3的合成D、在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时,则溶液中S2-个数增多17、将PH均等于2的硫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的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B、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C、盐酸与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D、盐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三、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有机物若具有相同的式量不同的结构,则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B、实验证明,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所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认为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C、等质量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等质量的水,则两种有机物一定具有相同的最简式D、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物质的量比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不变,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水的量也不变,则两种有机物必定具有相同的分子组成19、有下列三种情况:①一种酸溶液与一种盐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②两种酸溶液相互反应,溶液酸性减弱;③两种弱酸相互反应后生成两种强酸。
其中确有具体例证的是: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20、下图表示金属X、Y以及它们的合金Z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量的情况,其中横坐标表示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列有关Z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n(Na):n(Fe)=2:1B、n(Mg):n(K)=1:2C、n(Na):n(Al)=1:3D、n(K):n(Al)=1:121、一定条件下,跟1mol 反应的H2或溴水中Br2的最大量分别是A、11mol 7molB、11mol 3molB、13mol 7mol D、13mol 5mol22、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关于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个环状酯类化合物B、易起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C、可以溶解于水D、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地存在23、用惰性电极电解2L1mol/L的CuSO4溶液,在电路中通过0.5mol电子后,调换正负电极,电路中又通过1oml电子,假设溶液的体积仍为2L,此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75mol/LB、1.5mol/LC、0.5mol/LD、0.25mol/L24、已知氯化碘(ICl)的性质类似于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ICl和锌、水分别发生如下反应:2ICl+2Zn=ZnCl2=ZnI2, ICl+H2O=HCl+IH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Zn和ICl的反应中,ZnCl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B、在Zn和ICl的反应中,Zn 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在ICl和H2O的反应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ICl和H2O反应,ICl和Zn的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5、将足量CO2通入NaOH和Ca(OH) 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 (Vco2)的关系图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7分)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6、(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运用下图所示装置,分析铜粉和木炭粉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1)实验装置(2)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铜粉和炭粉的混合物样品(呈红褐色)、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等。
(3)实验内容: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①在C中加入样品W克,D中装入药品后并称量为m1克,连好仪器并检验气密性②打开A活塞,慢慢滴加溶液③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活塞④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克(4)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5)运用上述装置实验;既使是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测得铜的质量分数总是偏(填“大”“小”),理由是。
(6)如对该装置加以改进,就能测得准确结果。
改进的方法是在B和C之间加一个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药品即可。
27、(10分)“化学多米诺实验”即利用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和虹吸作用原理,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整个过程只须控制第一个反应,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下图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
各装置中试剂物质是:(A)2mol/LH2SO24(B)Zn(C)2mol/LH2SO4+CuSO4(D)Zn (E)CuSO4溶液(F)NH3H Z O(G)30%H2O2 (H)饱和H2S溶液(I)NaOH溶液。
已知:Cu2++4NH3•H2O=[Cu(NH3) 4]2++4H2O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B与D两容器中反应速率比较B D(填<、>=),原因是。
(3)H中的现象是。
(4)I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A和B之间导管a的作用是。
(6)在该实验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填序号)。
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多选倒扣)。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8、(8分)下图中每一方框内均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图所示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深化式:A,C。
(2)加入物质的名称:X,Y。
(3)写出①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②29、(8分)常温下,有PH=12的NaOH溶液100ml,若将其PH变ll,(设溶液的体积可直接相加,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若用PH=10的Ba(OH) 2溶液,应加入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