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职业中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调查报告职业中学的实验室、实训工场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动手能力的最有效的平台。
加强对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保证。
2013年学校申请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申报成功后,我校积极组织各专业教师对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现状的调研活动。
现将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训工作提出建议。
一、隆德县职业中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现状我们就我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对本市部分职业学校:西吉县职业中学,固原市农业学校,教中心共9所职业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
这些学校每年招生数量大、比重高分布于我市城乡各地,均处于苏北欠发达地区,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北欠发达地区职业中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1.职业高中实验实训基地已初具规模。
随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深入,学校对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实验实训用房面积不断扩大。
到2007年底6所职业高中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已达1858.9万元,实验实训用房面积达近一万平方米(详见表1、表2),生均实验实训仪器设备0.266万元,生均实验实训用房面积1.4平方米(详见表3)。
表1 近三年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总值统计(单位:万元)表2 近三年学校实验实训用房面积统计(单位:平方米)表3:2006年各校生均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值(单位:万元)和生均实验实训用房面积(单位:平方米)2.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队伍结构有了趋好的变化。
①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年龄结构得到了改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较良性分布(详见表4)。
6所职业高中共119名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中,50岁以上占9.24%,40-49岁占17.65%,30-39岁占49.58%,30岁以下占23.53%。
表4: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年龄结构分布②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技术等级和实践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119名实验实训老师中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2%(详见表5),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全市中等职校高技能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26%)。
2008年在由这些实验实训老师抽调组成新沂市教育局代表队参加徐州市职业技能“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获得了计算机操作工比赛团体第一、钳工技术比赛团体第二、电子电工技能比赛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显示出这些教师较高实训动手技能。
表5:学校实验实训教学队伍技术等级分布3.学校加强了实验实训基地管理,保证了实验实训教学工作正常的展开。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这些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情况从实验实训定岗定职情况、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完善程度及环境建设情况、使用登记情况、仪器设备管理情况、低值耐用品、耗材管理情况、实验实训原始档案资料六个方面进行了了解,发现绝大多校都制定了相应实验实训管理制度,落实了专门的管理人员,明确了管理人员的职责,从而保障了学校实验实训工作正常的开展。
但是也发现了实验实训内部环境布置、实验实训原始档案资料的积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详见表6)。
表6: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情况二、制约徐州市职业中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困难与问题(一)政府对职业高中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项投入不足,基地建设相对周边地市滞后。
近几年虽然我市对职业教育投入增加,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学校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了校园建设和基础设施上,经费通常是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后再将剩余的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致使绝大多数学校的现有实验实训设备只能满足学生验证认知性实验和最基础性实训需求,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与学生实训的使用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一些办学规模小地点偏僻的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多数是传统设备,缺乏先进设备。
有的学校虽然一些通过校企、校校联合办学,利用它人的实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训基地紧张的局面,但仍不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使得实训的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
从2006年起,虽然我市连续两年每年安排了十大重点专业建设经费60万元用于职校重点专业建设,但与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周边的淮安市规定从2007年起,各县(市)、区教育费附加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其中用于职业学校专业设备投入的比例不低于50%,另外市级财政每年新安排1600万元,重点用于市示范性特色专业学校创建、骨干专业调控的引导性资金,又如宿迁市2007年起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其中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
(二)优质实训基地资源偏少,学校间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规模小、重复建设、窗口基地少的问题,无法发挥规模优势。
在我们调查的九所职业学校中实验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在1000万元以上铜山职教中心学校一家,有2所学校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在100万元以下,另外3所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在100万元至450万元之间。
而我们在2007、2008连续两年对徐州市对口检查中发现,徐州市申报省示范专业、省示范实训基地中许多学校仅一个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就达五百万元以上。
到2006年底,我市仅丰县职教中心一所学校的汽车实训与维修基地被评上省中等职业学校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仅占全省已评出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的4%。
与省政府提出在两年内建立70个水平一流、资源共享、起示范作用的省级中职教育实训基地目标差距较大。
(三)学校的实验实训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实训工作通常是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开展,缺少相应机构来统筹安排全校的实验实训工作。
对教务处来说实验实训工作只是学校教务工作的一部分,缺少对实验实训中心(室)系统的建设规划及工作计划。
部分学校在实验实训基地内部环境布置,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管理,材料、易耗品明细帐建立,实验实训的教学档案的保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在职业高中基地建设中还没有形成实训指导教师崇尚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良好氛围。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建设高技能实验实训教师队伍是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保障。
然而我们在职高专业课教师职称评定、聘任,以及校内实行结构工资时未能给予高技教师一定的倾斜,体现优技能优酬,优技能职称评定优先的原则。
存在着教师不太愿意深入企业、车间参加技能训练,不太愿意参加省、市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一)政府要加大对职业高中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
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除了依靠政府部分财政拨款维持基本的正常运转外,其余大量建设经费只能靠自身各显神通,自筹经费解决。
但职业学校办学时间短,底子薄,创收渠道有限,对于必需的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政府加大投入与支持的力度显得至关重要。
培养实用性技能是社会需求,也是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
加大职业高中实验实训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不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政府的责任。
当前,首先要落实国家关于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的规定。
其次,要确保市、县(区)与省六项行动计划中基地建设1:1配套资金到位。
(二)统筹规划,优化布局,鼓励创建特色专业实训基地。
按照我市经济发展的目标,做大做强船舶修造、机械、旅游等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优化专业实训基地的布局,尽量避免各校在相同专业的基地建设上搞重复投入。
资金投入上应体现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开放性好、社会效益好,加强扶持力度,力争创省级示范基地中赢得先机。
改革经费奖励办法,例如在我市每年安排十大重点专业建设奖励经费每个专业每年6万元,可否改为每年仅评2-3个专业,每个专业奖励20-3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这样既有利于体现学校专项经费专项投入效果,又有利于专业实训基地做大做强。
(三)加强对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重点是做好规范化建设。
学校可设实训中心这一机构,来统一协调全校实验实训工作。
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室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工作守则》、《学生实验实训守则》、《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将这些制度汇编成册,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管理上建立实行学校、实训中心、专业实训室、实训教师的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
学校负责实训中心负责人的聘用、明确他们的任务、职责,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
实训中心负责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发展,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并对各专业实验实训室进行检查、督促。
各专业实训室负责本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发展,安排好学生实践的具体的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和学时。
实践教师具体负责好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组织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确定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方法。
其次,做好实验实训室内部环境布置,如实验室简介上墙、技术构件介绍上墙、学生实训成果展示。
再次,做好实验实训室使用登记、仪器设备借还登记和维修登记,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财产管理,固定资产做到帐、物、卡对应。
最后,做好实验实训教学原始资材的归纳工作。
如此,使学校的实验实训管理工作更规范,更上一个台阶。
(四)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要落实教育部在2006年出台《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精神,鼓励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通过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培养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便于在今后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此外,要出台多种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术比武等活动(如在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中增加教师参加省、市技能竞赛得奖赋分项目等),以达到切磋技艺提高技能的目的,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隆德县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调查小组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