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音乐教案

二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早上好》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早上好》,并做到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2、掌握好歌曲中变换拍子处,并能为歌曲准确地打节拍。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学会歌曲《早上好》,并能边表演边唱;(2)自己为歌曲编创表演动作,并能随着音乐节拍边唱边走。

2、难点:(1)歌曲中变换拍子处的读拍、演唱;(2)反复记号的掌握与应用;(3)歌曲中2/4拍字处的演唱。

一、情境导入听《上学歌》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寓教于乐1、向学生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新歌--乌干达民歌《早上好》。

2、感受节拍(1)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2)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因为变换拍子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三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拍一下腿。

(3)说一说自己感觉到拍子有变化吗?再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说说这首歌的节拍。

(3/4、2/4)3、老师范唱,边唱边打节拍,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4、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

5、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

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6、学唱歌曲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7、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8、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创造表现四、完美结课: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就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了。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第二课时《小麻雀》教学目标1.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3.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2.能生动地歌唱《小麻雀》,歌声轻盈、跳跃,富有美感;让学生有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1.准确、合理地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2.歌曲编创和音乐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2.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二、寓教于乐1.老师边放录音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讶,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指导。

4.请同学们为歌谣编上动作边做边读,加上表情读。

5.听录音读歌谣。

6.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

7.启发同学用不同的方式读歌谣.8.想一想除了为读小麻雀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把歌谣编成哪种小动物的歌?三、创造表现2.老师范唱,请大家为老师打节拍,注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觉。

3.听音跟唱歌曲。

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

5.师重点强调歌曲要唱的轻盈而富有弹性.多练习几遍.6.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韵律特点。

7.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

8.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第三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奏、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走进彝族1.谈话导入2.播放歌曲《纳西篝火阿里里》,欣赏图片。

二、歌曲新授学唱彝歌1. 学唱旋律1)初听,找出歌中出现了几个“阿里里”2)复听,辨别四个“阿里里”的音高3)跟着钢琴模唱“阿里里”,唱准音高。

4)老师用“la”完整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欢快跳跃的情绪。

5)师生接口唱。

6)学生看歌谱完整唱2.学唱歌词1)学生描述歌词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指导用正确的声音发声,提示“阿里里”读得轻一点。

3)跟学生一起背读歌词课件删去歌词,背记歌词。

4)跟着琴声默唱歌词5)轻声跟琴唱词,唱出快乐的情绪。

3.加入节奏伴奏,巩固歌曲引导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三、巩固创编情系彝家1.学说彝语快乐伴唱师: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他们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想不想学说两句彝族话?1)学说彝语2)彝语伴唱3)播放原唱,指挥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唱出“嘿萨”。

4)加入跺脚动作突出“嘿萨”的节奏。

5)一组学生唱歌,另一组伴唱。

6)交换,巩固。

2. 载歌载舞欢度佳节1)分组乐器组:边唱边在“阿里里”处拍节奏伴唱组:手拉手围成圆圈在“阿里里”处加入“嘿萨”的伴唱和动作。

2)载歌载舞欢度佳节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看,彝族人民除了能歌善舞外,还非常的热情好客,让我们在歌声中挥手跟彝家娃娃说再见吧!第四课时《乃哟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用活泼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乃哟乃》。

能认唱音符do、mi、sol。

技能目标:能用碗筷和老师合作演奏歌曲《乃哟乃》,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了解土家风情,感受土家族音乐特点,并对土家族歌舞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这堂音乐课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此本节课,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导入、激趣法、实践法,猜谜法及小组比赛法等教法来激发他们学习土家歌舞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力求做到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创中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法过程:一、组织教学A、师生合着《乃哟乃》伴奏做着律动进教室。

B、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视听相结合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歌曲。

(1)导入。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2)欣赏图片感受土家风情。

一边点击课件一边讲解一边放着《乃哟乃》的伴奏音乐三、揭示、板书并理解课题师:我们刚边看画面时还听到了音乐,这是一首有名土家族儿歌,歌名叫《乃哟乃》。

1、板书课题2、读课题四、在找、唱、听、奏活动中,感受土家族歌曲《乃哟乃》的音乐特点。

1、《乃哟乃》歌谱2、、师生一起用柯达依手势认唱DO、MI、SOL音高。

3、小组合作唱歌谱师巡回指导,小组汇报并相互评价。

4、找重复音符组合。

5、师生接龙唱谱。

(唱两遍,第二遍时加拍手。

)6、播放《碗盆交响》课件视频。

7、师敲击碗让小朋友听,说说它们的声音特点?8、师按高低敲击碗,让生听唱并空手模仿敲击。

9、师生合奏《乃哟乃》五、唱响土家族歌《乃哟乃》。

1、播放课件录音范唱,师生一起聆听。

2、再播放一遍录音范唱。

3、师带着生有节奏地念歌词进行两遍。

4、学唱歌曲。

5、师合音乐伴奏范唱一遍。

6、生合伴奏快乐地齐唱歌曲。

并在“乃哟嗬”处做动作表示高兴的心情。

六、活动:师生狂欢“社吧节”1、观看课件。

2、活动:师生共同学习下摆手、前摆手、旁摆手等动作。

3、呼唤之后,小朋友拉起手,高歌《乃哟乃》,跳起摆手舞,狂欢“社吧节”七、课堂延伸八、课堂小结第五课时《快乐的音乐会》教学目标:1、充分感受演奏奏乐器时欢乐的情绪2、能用甜美、活泼的歌声演唱《快乐的音乐会》3、乐于参与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1、律动2、过度谈话3、欣赏感受音乐旋律二、难点节奏与旋律学习1、解决教学难点xxxx|xxxx|xxox|x0|的节奏2、解决教学难点八度大跳三、完整学唱歌曲1、朗读歌词第一段。

2、随琴模唱第一段。

3、分角色演唱4、解决问题:5、多种形式进行巩固:6、歌曲二段的学唱带着问题“小胡琴演奏完了,该那种乐器了。

小猫小狗又会怎样呢?”来听第二段,然后用唱的形式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给与及时的纠正。

最后集体根伴奏演唱。

7、小组合作,演唱第三段。

四、拓展创编5、教师范唱,激发兴趣6、小组表演,才艺展示。

五、教学延伸第六课时《唢呐配喇叭》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

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唢呐和喇叭的音色。

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首先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活动活动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老师今天带来的这首乐曲吗?(喜欢!)那它是几拍子的呢?下面我就请同学们再来听一听,如果你听到的话可以用动作来告诉我。

(再次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二、新歌教学1.复听问题:音乐我们听完了,那这段音乐它是几拍子的呢?(这段音乐是二拍子的。

)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感受到的呢?(拍手拍肩)2.再听问题:那下面我就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湖南的小朋友是用什么乐器来为它伴奏的。

(播放歌曲《唢呐配喇叭》)这首歌曲他是什么乐器来为它伴奏的?(用喇叭和唢呐伴奏的)是的,今天老师为大家要介绍的就是这两种乐器。

它的名字就是唢呐和喇叭。

(出示唢呐和喇叭的图片)3.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a、完整的、有节奏的读歌词。

(跟着歌曲伴奏再来读一读歌词)。

b、师范唱(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教师范唱)c、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用噜来模唱)在心里默唱歌词。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轻声地唱出歌词。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d、注意喇叭的喇和唢呐的唢要唱的节奏准确。

教师范唱)你们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

)我们试着来唱一唱。

(试唱)非常好!e、完整演唱歌曲(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跟着伴奏齐唱歌词)对唱练习:师唱第一句,生唱第二句,最后一句一起唱。

)然后再换一换。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老师和同学们对唱歌词)三、创造表演1.请同学们随着歌曲的伴奏来表演一下,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教师指导表演动作,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老师和同学们边唱歌词边舞蹈)。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现在就让我们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

四、课堂小结第七课时《小鸡的一家》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鸡的一家的相亲相爱,各司其职感悟到家的幸福和温暖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去感受和体会音乐的美感,增强音乐的兴趣。

3、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与反复记号的正确唱法,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