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瓯海大道)工程第二施工标段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浙江实强建设有限公司温州市站西路二期工程Ⅱ标项目部2013年4月20日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3)一、施工综述二、主要材料供应三、主要施工方案第三部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一、质量目标和创优计划第四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9)一、施工进度计划要求二、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及控制三、施工人员需求计划及控制四、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五部分: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二、文明施工主要技术措施三、环境保护保持措施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瓯海大道)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镇林桥头村,路段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起瓯海大道,南至站南路,红线宽50m,起点桩号K2+837.86,终点桩号K4+880,全长约2042.14m。

本工程同时是104国道温州过境段改建工程(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一段,G104温州改建工程含本工程预留高架。

本项目道路等级按城市主干道Ⅰ级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2、施工标段本标段为第二施工标段,桩号K3+700~K4+880,路线全长1.180km。

主要工程内容为:道路、桥涵、给排水、电力管道、交通标线、照明及交通设施工程的施工。

本标段当桥头路段淤泥层厚度小于20m时,桥头30m范围内路基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呈正三角形分布,靠近桥台20m路段中心间距180cm,后10m路段中心间距200cm。

搅拌桩上部桥扩大头直径D=1m,水泥用量为260Kg/m;下部桩径d=0.5m,水泥用量为65Kg/m。

搅拌桩采用普硅42.5#水泥,水灰比为1:0.45~1:0.55。

具体处理范围及相关参数见下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参数表另本工程墙身高度大于3m的挡墙,挡墙基础也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

二、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图纸。

2、已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计划及相关调整补充计划。

3、1S09001:2000质量标准文件及标准化现场施工的有关细则。

4、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J79-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综述本工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上部扩大头直径D=1.0m,水泥用量为260Kg/m;下部桩径d=0.5m时,水泥用量为65 Kg/m。

桥台部位布桩时,注意留出桥台灌注桩的位置,可适当调整与灌注桩有冲突的桩位,与灌注桩的净距应大于1m。

为确保搅拌桩基础的整体性及上部荷载的均匀传递,在桩顶面设置30cm砂砾垫层,并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

钉形与双向水泥搅拌桩材料要求采用强度等级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5。

扩大头部分采用4搅2喷工艺施工,下部桩体采用2搅1喷工艺施工。

桩深25m 以内,喷浆压力不小于0.5MPa。

桩体设计强度(90天无侧限)为1.20MPa,双向土工格栅,要求延伸率≤10%,抗拉强度≥80KN/m。

二、主要材料供应水:在施工场地附近的阳桐河内用水泵抽取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水进行施工,或采用自来水,但保证硫酸盐含量不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

水泥:在本地建材市场采购。

三、主要施工方案2.1技术交底施工开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工序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等交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强化工序管理,做到人人明确、个个把关、分工合作,确保优质、快速、安全和文明施工。

2.2设备选型根据设计要求选用DM-3机械型号桩机设备。

施工机械选定后核实场地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桩机施工要求,如不满足采取相应工程措施。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设备主要有:a底盘、b支架、c箱体、d同心双轴钻杆、e 自动伸缩钻头等组成。

机械型号内钻杆直径(mm)外钻杆直径(mm)电动机功率(kW)机架高度(m)成桩深度(m)成桩直径(mm)DM-3951272×372825500~16002.3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应具备施工用水、用电、施工道路畅通。

(2)施工场地平整,地耐力应满足桩机施工要求。

(3)应完成场地邻近建筑、道路、管线、高压输电线、构筑物、边坡、环境等保护措施。

(4)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在没有施工资料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先进行试桩,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工艺参数试验,同一工程地质条件下试桩数应不少于3根。

试验桩的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试验桩应与工程桩一致。

(5)工艺性试桩应获得的参数:①掌握满足设计单桩喷浆量(由水泥掺入量、水灰比计算)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杆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压力、断浆量、搅拌机转速、进入持力层电流和钻进速度等(供参考的双搅桩机械参数:下沉速度0.5~0.8m/min;提升速度0.7~1.0m/min;内钻杆转速≥50r/min;外钻杆转速≥70r/min;下沉时喷浆压力0.25~0.40MPa)。

②掌握下沉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搅拌头形式、电机功率与搅拌叶片的宽度和倾角等(供参考的双搅桩机叶片宽度80~100mm;叶片厚度25~40mm;叶片倾角10~20度)。

③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水灰比是否便于施工,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等;④检验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⑤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⑥根据试桩参数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⑦搅拌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符合下式关系,确保加固范围内任何一点的土体均能经过20次以上搅拌。

⑧施工时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水平和导向架垂直,搅拌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径、扩大头深度和处理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4施工工艺流程图钉形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a) 搅拌机就位:搅拌机到指定桩位并对中;b) 喷浆下沉:启动搅拌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外钻杆逆时针旋转,内钻杆顺时针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c) 施工下部桩体: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收缩到下部桩体直径;喷浆切土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设计深度,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d) 提升搅拌:搅拌机提升、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底面标高;e) 伸展叶片: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伸展至扩大头径;提升搅拌:提升钻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f) 切土下沉: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g) 提升搅拌: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完成单桩施工。

2.5成桩要求施工前必须保证机架垂直,偏差不大于1%,保证机架底盘水平。

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径和扩大头高度不小于设计值。

桩长由设计和施工工艺参数控制,施工至设计桩底附近应注意最后30s电流和进尺参数,其值由工艺性试桩确定。

成桩过程中应控制水泥浆的比重,并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2.6施工资料的整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每根桩做好施工记录。

及时办理汇总、验收、签证等手续。

2.7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执行。

施工机械安全生产应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J119-2001执行。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

2.8成桩质量检查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纪录和计量纪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内外钻杆转速、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停浆处理方法和单桩施工时间等。

施工准备阶段,应对原材料质量、计量设备、搅拌叶片的伸展直径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查。

施工前应检查桩位放样偏差,其容许偏差应控制在±50mm。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机架的垂直度、机架底盘的水平度、水泥浆比重、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以及钻机下沉最后30s的电流和钻进速度等。

单桩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位偏差、桩径、单桩水泥用量以及单桩施工时间进行检查。

其中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径和单桩水泥用量不小于设计值,单桩施工时间不小于由工艺试桩确定的时间值。

2.9桩身质量检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和搅拌均匀程度,并可检验桩身直径,作好记录,检查频率为1‰,且不少于3根。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和取芯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

为保证试块尺寸,钻孔直径不小于108mm。

检验桩数应随机抽取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3根。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扩大头部分宜在小直径桩外取芯,通过芯样对桩长、扩大头长度、强度、均匀性等综合评价。

2.10承载力检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荷载试验条件,并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

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1‰~2‰,且每个单项工程不少于3点。

2.11质量检测标准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参见第三部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和创优计划1.1工程质量目标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加强质量全过程的监控,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1.2工程质量创优计划及控制(1)建立创优质工程工作小组1、项目部成立创优工程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员组成,全面督促工程质量、进度以及对施工队伍、工程施工材料、机械的选用、调配。

施工前编制各单项方案和质量程序控制,施工过程中,落实跟踪措施,检查方案的落实及质量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落实最优、最佳的方案,付诸实施。

2、创优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项目部开展全过程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施工现场从各施工区到班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工程特点,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通过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工作程序,以达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标准的目的,为创优目标工程提供先决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