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岳麓版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历史意义,思考俄国和中国的革命道路为什么不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难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列宁的图片。

教师引言:这位伟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年我们中国的老大哥俄国的领头人,他在俄国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毛主席,那么列宁为什么会在俄国有如此的威望?他带领的十月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十月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我们来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
师: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

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

至1917年,俄国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师:一站之前俄国的社会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战期间俄国的半数劳动力被充军,所以一站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多媒体展示一站中的俄国士兵以及一站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2.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师:阅读课文后找出二月革命的时间、地点、革命主力、结果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地点:首都彼得格勒
革命主力:工人和士兵
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师: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彼A得格勒妇女进行了示威游行
多媒体展示《二月革命》表进一步了解二月革命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师:阅读课文之后,讨论二月革命之后并存的是哪两个政权?以及它们各得到了哪些阶层的支持?
学生:有工兵代表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由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

多媒体展示《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表
2.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师:请同学们看《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图》,可以看出列宁当时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
师: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这也是为什么列宁会回到彼得格勒的原因。

群众示威被政府镇压还有一个著名事件是什么?
学生:七月流血事件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
师:人民群众惨遭政府压迫,人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列宁在此时已回到彼得格勒,于是就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阅读课文找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时间、目的、革命主力、领导力量时间: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主力: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力量
领导力量: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讨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学生:1.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多媒体展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相关图片
师: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由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师: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世界1/6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讨论:俄国、中国革命道路为什么不同?
学生:(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

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2) 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三、课堂总结
1.选择题
(1)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革命爆发于( B )
A . 1917年10月 B.1917年11月
C.1918年10月 D.1918年11月
(2)下图巡洋舰发出了攻打下列哪一地点的信炮?( A )
A.冬宫
B.克里姆林宫
C.斯莫尔尼宫
D.凡尔赛宫
(3)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3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⒈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
⒉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⒈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⒉列宁回国和革命路线的制定
⒊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
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俄国的十月革命》一课时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本文讲述了列宁带领人民进行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