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链烷烃
1、新(neo):表示第二位碳原子上带有两个甲基
2、命名时,较优基团后列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异戊基、异丁基、新戊基、异丙基、仲丁基、叔丁基
3、在支链烷烃中,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对称性好的熔点较高
4、相同碳数的烷烃,支链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小
5、烷基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甲基最不稳定
6、卤化反应:
条件——光照
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是:夺氢过程
卤素反应活性:氟氯溴碘
氢反应活性:根据烷基稳定性判断(越稳定越易生成)
7、溴化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环烷烃
1、卤代反应:五元环、六元环
2、加氢: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Ni作催化剂,所需温度逐渐升高)
3、加卤素:三元环室温,四元环温热
4、加卤化氢:只有三元环
5、不对称环丙烷加HX 的规律:
①开环位置:在含氢最多与含氢最少的两个碳之间
②氢加在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6、
O260%HNO3
100o C HOOC(CH2)4COOH
7、环丙烷不使KMnO4水溶液褪色,可用此区别:
环丙烷和不饱和烃
8、三键与银氨离子反应有白色沉淀
9、键角变形程度越大,张力越大。

张力越大,环的稳定性越低,反应性越大。

环戊烷、环己烷偏转角度最小,也最稳定。

10、椅式是环己烷的最稳定的构象,在各种构象的平衡混合中,椅式占99.9%。

多环烃中,含椅式最多的构象为最稳定的构象。

平伏键(e键),直立键(a键)
11、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取代基在e键上。

多取代环己烷,e取代基最多的构象最稳定。

多取代环己烷,体积较大的取代基为e型的构象最稳定。

取代基体积越大,e取代占的比例越大。

烯烃
1、正构(无支链)端烯烃称为α-烯烃,与双键碳直接相连的饱和碳称为α-C,其上的氢称为α-H。

2、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顺式(Z )不可能转变成反式(E )。

3、含两个及以上双键的烯烃称为某二烯、某三烯、某四烯等,用数字详细说明双键的位置。

4、写名称时把双键的Z 或E 构型用“()”标在前面并注明位号。

5、与HX 反应(与X2也是):反应活性——取代烃基多的反应活性大(因为R 有+I 效应,使C 上电子云密度变高,有利于H+作用
6、一般热力学稳定性好的烯烃,其亲电加成反应活性也高。

烯烃的活性:
(CH3)2C =C(CH3)2 > (CH3)2C =CHCH3 > (CH3)2C =CH2 > CH3CH =CH2 > CH2=CH2 7、
CH CH 2 + HBr
R'OOR'
R CH CH 2
H Br (HF, HCl, HI 无此反应结果)
8、烯烃-H 的自由基卤代反应:条件——加热 自










9、高锰酸钾能氧化烯烃,不能氧化环丙烷(可以利用这一点鉴别烯烃和环丙烷)(不能用溴的四氯化碳鉴别,因为溴可以使环丙烷开环) 10、高锰酸钾对烯烃的氧化:
(1)酸性、浓高锰酸钾——氧化为羧酸
+
2
2
C CHR''
R'
R
C
R'
R OH
HO
MnO2
C O
R'
C
R''
H O
(2)碱性、低温——氧化为二醇
11、OsO4对烯烃的氧化:
12、催化氧
化:
CH CH2+ 1
2
O2PdCl2-CuCl2
H2O
R C CH3
O
2C CH2+
1
2
O2Ag CaO
250o C
1~2MPa
H2C CH2
O
2C CH2+
1
2
O2
120o C
PdCl2-CuCl2
H2O
CH3C O
H
13、过氧酸氧化——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C+ R C O O H
O
C C
O
+ R C OH
O
14、臭氧氧化(注意有没有加锌水解)
炔烃
1、当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叁键时,必须选择包含双键和叁键的最长碳链为母体,编号时应使不饱和键的位次尽可能小;
当母体中双键和叁键处于同等编号位次时,应使双键的位次尽可能小。

2、极性较烯烃略大,正构炔烃的熔点、沸点较正构烯烃高
3、不对称炔烃的加成符合马氏规则 4













5、加X2:炔烃的反应活性明显小于烯烃,若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时,在与限量的Br2作用时,Br2优先加到双键上
6、催化加氢:炔烃反应活性大于烯烃。

C ≡C 在金属Cat.表面上的吸附活性大于C =C 。

7、碳负离子的稳定性:
C C ->H 2
C CH ->CH 3
CH
2
-sp
sp 2
sp
3
8、炔负离子是较好的亲核试剂,与卤代烃作用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较高级的炔烃。

当炔负离子对卤代烃的亲核进攻有立体障碍时,会夺取氢,而发生消除反应
二烯烃
1、非极性溶剂有利于1,2-加成;极性溶剂有利于1,4-加成 较低温时,主产物为1,2-加成产物 较高温时,主产物为1,4-加成产物
羧酸衍生物
1、
Cl
CH CH 2 O
烯丙酰氯
2、C
NH
O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3、H
O
δ-戊内酰胺
4、
OOCH 2CH 3
COOCH 2CH 3 乙二酸二乙酯 5、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羧酸衍生物的反应活性:
6、
7

8、酰胺的脱水反应:
反应条件——POCl3或P2O5或SOCl2 产物——氰 9、酰胺和亚硝酸反应: 条件——N 原子上连有两个H 产物——羧酸,水,定量的氮气 10、氰的反应:
11、H 2=CH C CH 3O
+ CH 2(COOC 2H 5)2
C 2H 5ONa C 2H 5OH
CH 2
CH 2C CH 3
O
CH(COOC H )
(空
间效应)
芳香烃
1、
H
H H
H H
H Br 2,FeBr 3CCl 4
H
Br H
H
H
H +H Br
2、苯环的芳香性:表现出苯环不易与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也
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而易与亲电试剂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取代苯 3、
H 2CH 3
Br 2
FeBr 3
CHCH 3
Br
CH 2CH 3
Br
+H Br
+H Br
4、烷基化反应
CH 3CH 2Br
AlCl 3
CH 2CH 3
+
H Br
如果苯环上有强吸电子体系时,如硝基苯、苯磺酸、苯基酮等,F-C 反应失败;
F-C 烷基化反应的烷基正离子有发生重排的倾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