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思考
摘要: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资源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但是过度的利用又会危害到动物的生存,所以我们应该在利用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走可持续利用道路。
关键词:动物资源利用保护可持续
动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皮毛、畜力、纤维素和特种药品、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动物资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动物的总和。
通常包括驯养动物资源(如牛、马、羊、猪、驴、骡、骆驼、家禽、兔、珍贵毛皮兽等)、水生动物资源(如鱼类资源、海兽与鲸等)及野生动物资源(如野生兽类和鸟类等)。
它与人类的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不仅可提供肉、乳、皮毛和畜力,而且是发展食品、轻纺、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野生动物资源在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以及西部高原的东原带,植被随气候条件相应变化,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极为多样,因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特产种类也比较多。
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目,4140种,而我国有14目,430种,约占全球种类的10.72%,其中有些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人类对动物有各种各样的利用。
利用动物作为动力。
如:马、牛、狗、骆驼等。
为人类提供衣着材料。
如:狐、水貂、家蚕、兔、羊等。
为人类提供食品。
如:狗、马、牛、鸡、鸭、鱼、对虾、海参、牛蛙、鳖、兔、羊等。
为人类提供香料、药材、装饰品等。
如:梅花鹿、麝鼠、河蚌、蚂蚁等。
还有利用动物作为药物,如:全身入药的,全蝎、蜈蚣、海马、地龙、白花蛇等;部分的组织器官入药的,虎骨、鸡内金、海狗肾、乌贼骨等;分泌物、衍生物入药的,麝香、羚羊角、蜂王浆、蟾酥等;排泄物入药的,五灵脂、望月砂等;生理的、病理的产物入药的,紫河车(人的胎盘)、蛇蜕为生理的产物;牛黄、马宝为病理的产物等。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现代农业、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生存对野生动物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
但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作为药材、食品、装饰品、工艺品、毛皮羽制品、宠物的需求却在增加。
动物的生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正遭遇空前的危机。
2004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消息,7266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而在2000年生存受到威胁的野生动物为5435种。
无论是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还是两栖类动物和鱼类,与2000年比较,物种濒危的比例都维持不变或在上升。
特别是人们以前没有过多关注的两栖类动物种类,其濒危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为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我们把草原和森林变为农田;我们拦河筑坝,排干湿地;我们扩建城市,建造道路……致使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度缩减,
其中损失最多的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生态丰富的湿地大面积减少;沙漠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侵占先前的植被覆盖地区……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物生存环境,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人类对生物体的直接开发利用,比如狩猎和捕杀;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等,都直接或间接构成野生动物的生存威胁。
如牛科与猴科动物的濒危与农业扩展、生境丧失、猎杀有关;狐蝠科的分布范围较窄,其濒危则与森林砍伐、猎捕作为食物以及人类的干扰有关。
我们在利用动物资源的同时给动物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若不及时对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后果将不堪设想。
动物保护工作要兼顾三方面的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与1988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18字保护方针是一致的,就是要“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
地球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说它们统一,是因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加强疫病防治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都有非常直接的作用,这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说它们对立,主要指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
野生动物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生产、生活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这样,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保护野生动物必然要适当限制甚至禁止一些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项目,这可能会给局部地区、尤其是野生动物重点分布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造成野生动物资源越来越紧张、某些物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为地蚕食、破坏了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使得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同时,食品、医药、服装等产业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广泛需求,又刺激了对野生动物的消耗。
环境污染也严重威胁着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有的人主张“纯保护,不利用”;有的人只鼓吹利用,而忽略了保护。
我认为两者都有偏颇,应该结合起来看待这个问题。
并不应该完全反对利用,因为野生动物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应该在保护好野外物种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人工驯养繁殖业,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实现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现阶段动物保护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强化野外物种及其栖息地普遍保护;二是积极鼓励人工驯养繁殖业的发展。
在物种资源保护方面,要继续实施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管理、促进栖息地保护。
原来主要强调对重点物种的抢救性保护,现在要转向对所有野外生存物种全面、普遍的保护;在利用管理方面,既要依法控制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又要积极发展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产业,建立起人工繁殖利用的政策机制。
实现由利用野外资源向利用人工资源的转变。
如果人类能自觉地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减轻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减少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开发利用,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保护动物的意识,革除饮食陋习等,是能够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爱动物,就是爱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