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经济概论作业 答案

网络经济概论作业 答案

网络经济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答案:1-5 CBBDC ;6-10 CAADC;11-15 C
二、判断题
答案:1-5 TTFTT;6-8 TTF
三、思考题
1、辨析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

答案:
网络经济:一种是可以定义为“基于网络的,以信息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另一种可以定义为“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潮流和经济形态,包括它对现有的多种经济理论、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等的种种影响,是信息社会的经济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

前者的定义是将网络经济定义在网络的范围之内;而后者是指网络包括对经济的种种影响。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从历史发展来讲,它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是相对于靠土地和种养殖业的农业经济和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工业经济而产生的新的经济概念和经济形态。

它的最大新质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以拉于知识,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以及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

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由此引发的经济革命将重塑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并将引起政治、社会的全面变革。

2、说明网络经济学的特点。

答案:
(1)以网络的视角分析经济网络经济学不只是特定领域的行业经济学,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渗透到整个经济系统,体现为经济系统的升级;生产组织方式、消费结构和经济和行为主体为特征都发生巨大变化。

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虽然网络经济还不是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正在迅速地发展。

传统经济会愈加体现网络化特征,研究这种趋势经济,必然需要合理的预见,但确立其适用范围时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

(2)与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直接源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各种经济活动中,“网络”结构再不是经济系统次要的特征。

信息技术仍然处于快速发展变化过程,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被应用于传统产品的升级改造或辅助设计、生产过程中,这些变化拓展网络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外延。

总之,网络经济学是一门伴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学科,并且本身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5 DACBA ; 6-10 DAABA ;11-15 ADCAB ; 16-20 BDDAB
二判断题
1. [F ]
2.[T ]
3.[F ]
4.[T ]
5.[T ]
6. [T]
7.[T ]
8.[T ]
9.[F ] 10.[F ] 11.[T ]12.[F]
13.[T]14.[T ]
三、思考题
1、为什么序数效用论不能用来作为模拟网络经济下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础理论?
答:序数效用论(Theory Of Ordinal Utility)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
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
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 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
说出偏好顺序。

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


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

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


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
法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
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
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所以,序数效用论不能用
来作为模拟网络经济下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础理论。

2、论述协同价值与网络外部性的关系。

答答答答::::协同价值协同价值协同价值协同价值协同价值越大协同价值越大协同价
值越大协同价值越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就越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就越高消费者的支付
意愿就越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协同价值在网络经济中十分显协同价值在网络经
济中十分显协同价值在网络经济中十分显协同价值在网络经济中十分显著著著著
当新的用户加入网络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协同价值取决于网络规模。

协同价值
越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协同价值在网络经济中十分显著。

网络外部性是指一个
新的用户加入到网络中,会使网络中的其他用户的效用增加从而使整个网络的总效用增加。

网络外部性具有如下几个性质: 1)网络的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速度增加; 2)网络产品具
有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是一种外部正效应; 4)并未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网络
外部性产生原因: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或者叫做网络内部
信息交流的交互性)。

也就是,由于这种系统性与互补性衍生了产品的协同价值。

3、分析
网络外部性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率损失。

.实际产出与社会有效产出的偏离 .次优技术占领市
场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或者叫做网络内部信息交流的交
互性)。

也就是,由于这种系统性与互补性衍生了产品的协同价值。

从网络系统本身的物理
性质来看,影响网络外部性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的规模和网络内部物质的流动速度。

随着购买该产品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产品的协同价值越来越大,新进入市场的那个边际消
费者必然愿意比老用户支付更高的价格。

在分析第一种力量时,网络规模是即定的,而第二
种相反的力量则源于网络规模的扩大。

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往往意味着收益递增:某些厂商
制造或卖出的东西越多,产品的价值就越高,他们所获得的优势就越大,获得收益也更加容易。

严格来讲,一般网络外部性是指正的网络外部性。

将间接网络外部性认定为外部性,存在两点不足:(1)类似于负的间接网络外部性,由于在完善的市场内,通过价格机制的相
互行为并不存在外部性问题。

(2)由于无法正确的分辨出导致产品价格的真正原因,正的网络外部性的范围往往存在着错误的认识。

与间接网络效应不同,直接网络效应来自于发生在市场之外消费者直接的相互作用。

网络外部性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

影响因素:网络的规模和网络内部物质的流动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