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译工作坊总结 3班刘忠堂 --第三天
口译工作坊总结 3班刘忠堂 --第三天
优良中差√
1.在说“复旦公学”时有“嗯”
2.“成为首批重点大学”此句有“嗯”出现。
3.“上海医科大学是中国人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这句有“额”出现。
4.“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此句有“嗯”出现。
5.“新的复旦大学……”此句有“嗯”出现。
6.“作为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此句有“嗯”出现。
13.“学习主动性比较强,不用老师整天跟在屁股后面”这句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听了几遍,没听懂自己在说什么。
14.“just a sanpshot”是指“简单介绍”,自己理解错误,想成了“导师制非常出名”
15.“本科生的导师制始于19世纪”,被自己理解成了“导师制最早是在19世纪为本科生而准备的”。
使用合理的连接手段(如连接词和关系词,使译文更通顺、更有条理)
优良中差√
1.“两个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这句用“forming”就可以把两者联合起来,自己却重新说了另外一句,没有衔接手段。
信息忠实度
无信息误读
优良中差√
1.“《尚书大传·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一句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说的这句既有英文,又有中文。这句一塌糊涂。
5.听译第一句应该是“广州的代表来到牛津大学参观,在牛津待3周”自己没听到牛津,只听到广州,误以为是他们到广州去参观广州大学。
6.“高兴在这里住三个星期”,自己说成了“three years”
7.“it’s all up to you”应该译为“你们喜欢就好”,但是自己译成了“你可以先问问他们”。
8.“manbe you are not unfamiliar with them”是指“你们以前可能看过”,自己听错了,译成了“你们可能对这些建筑不熟悉”
4.“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这里遇到数字都会头大,两个数字都有修改。
5.“迫不及待想领略牛津的文化”自己先说了“can”,然后才改口说的“cannot wait to……”
6.“给人一种庄严雄伟的感觉”。这句由于不知道“庄严雄伟怎么说”,一直在试图修正,但还是没改好。
2.“1905年”应该不用加“the year”,自己却添加了。
3.“建立者是马相伯”,这句自己直接按照原文机械翻译了,应该使用“by”和前面一句结合。
4.“1941年”再次添加了“the year”
5.“一体两翼”机械的翻译成了“a main body and two wings”,原文是“……new area,along with two side campuses”
语言准确度
发音准确
优良中√差
因为英语本来说的就不好,翻译时又紧张所以发音不太自然。
1.“抗战爆发”这里的“anti”说的很不清楚,听几遍才能听清。
2.“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0个”此句中的“it”发音不清晰,不准确。
3.“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这句没说完,不知道怎么说了,所以就想糊弄过去了,发音也十分别扭。
7.“学校有本科生……人”此句有“嗯”出现。
8.“长江学者鼓励计划”此句有“嗯”
9.“有3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一句也有“嗯”
10.“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此句有“嗯”
11.“985工程创新平台5个”此句有“嗯”说的时候都没注意到。
12.听译一开始第一句就说了“嗯”,因为当时没太听懂。
13.“shall I take you all to the hall of reside”这里句前又添加了“额”
9.“and individual stories behind them as well”是指“每个建筑物都有些来头”,不是说“每个的历史都很悠久”
10.“no need to make a detour, you’ll have plenty of time”这句是“不用绕过去,以后看的时间多着呢”。自己没听懂,只说成了“相信你们过得愉快”。
8.“努力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应该是“to become……”,自己使用的是“to became”
9.“一百多年来……”,这里后面的一些句子都应该是用过去时,但是自己在“为社会做贡献”、“谨记……校风”、“力行……精神”等处使用的都是一般现在时。
10.“来这里学习”应该是“learn from the university”,但自己说的是“learning from it”。
监控指标
评估等级(在所选项上打勾)
典型错误分析(必须列出所有例子)/情况说明
陈述流畅度
语音正确、吐字清晰
优良中√差
1.“抗战爆发后”句中“anti”说得很不标准,需改进。
2.“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0个”此句中的“it”发音不清晰。
语调自然
优良中√差
1.“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这句想了很久,速度比较慢,说的时候音调不自然。
6.“international students”译为“海外学生”比较合适,自己译成了“国际学生”,这么译比较难懂。
7.“大件行李”该是“large-sized luggage”,自己用的“large goods”,用词不当。
8.“landmark buildings”是指“地标性建筑”,自己却译成了“有名的建筑”
11.“可能遇到”是“may meet”自己用的是“might met”,动词时态又错了。
12.“一个到时带几个学生”这句自己翻译的时候没有加动词“does”,缺少谓语。
语言地道(语言表达自然,没有机械对译)
优良中差√
1.“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这句本该和在一起说,自己却拆成了两句话。
用词准确(词汇意义和搭配是否符合原文)
优良中差√
1.“创建于”应该是“be established in”自己用的是“founded”,后文中的“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用的也是“founded”,显得不太地道。
2.“高等院校”应该是“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自己说成了“high institute”,后面几处都是如此。
6.“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胡锦涛”,这里机械的翻译了三个头衔,而且翻译的还有错误。但是参考译文却之用了“president Hu Jintao”这样更加简洁。
7.“牛津大学声名远扬……很高兴来这里参观学习”译成了“Oxford is famous……。 Happy to learn from it”,但是“visit and learn from the famous university”更加地道。
2.“上海医科大学……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与 后面一句“建院时定名为……”这两句之间停顿过久。
3.“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这一句当时感觉很难,所以停顿的时间很久。
4.“感受牛津的风采”这句停顿很久才想到“appreciate the beauty”,停顿很久。
5.“大家都觉得这种历史沉淀是很宝贵的”,这一句拖拖拉拉,说得很慢,当时一直在思考怎么表达更好。
3.“国立”应该是“国家经营的state-run”自己说的是“nation founded”,意思改变了。
4.“1952年院系调整”应该使用“reconstructing”,自己实用的是“change”,没有吧“调整”的意思表达清楚。
5.“首批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学校”原文使用的是“participants”,自己用的是“get the title of”,用的不准确,没有把“进入”的意思表达出来。
11.“确实如此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12.“it’s a very open environment and across to knowledge is boundless”,这句译为“让他们充分享受知识的拥抱”,这样其实是理解错误,应该是“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获取知识”
4.“设有本科专业70个”应该是“it has”,自己说的是“it have”,单复数使用错误。
5.“占地……平方米”这里应该用单数“takes”,自己却用的复数“take”
6.同样,“有11家附属医院”应该用“has”,自己却用的“have”
7.“他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这里该使用“hoped”,但自己使用的是“hope”,时态错误。
2.“牛津校园真漂亮”这里是真心的赞美,自己在说“beautiful”的时候使用的是疑问的语气。
3.“前面那几位学生是不是在和老师聊天”这句翻译时没把握好,语调别扭,自己的疑问句语气很难听。
语速均匀
优良中√差
1.“1946年迁回原址”这里自己的“original place”两个单词之间的停顿过长,速度慢。
优良中差√
1.“it’s a very open environment and across to knowledge is boundless”,这句译为“让他们充分享受知识的拥抱”,这句不太适合初级见面的人。
逻辑连贯
信息具有逻辑性
优良中差√
1.信息没有逻辑性。“100年华诞”这里没有动词,就慌忙的和下一句连接起来了。
6.“中国学生正好相反”这一整段,速度都比较慢,但是在思考该怎样表达。
音量适中
优良中√差
音量比较适中,整个教室虽然大家都在录音,但是自己的录音里,自己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译语的连贯性
优良中√差
1.“1952年……,1959年……”这两句之间前一句意思自己没说完,显得不连贯。
无过多填充词(无过多的口头表达,如“这个”、“嗯”、“well”)
12.“研究生”是“graduate studes”,自己使用的是“post graduates”
语法准确(时态与句法)
优良中差√
1.“抗战爆发后”这句自己说的时候缺少谓语“爆发”,语法错误。
2.“1946年迁回原址”这里该是“moved back”,自己说的却是“movesback”,时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