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投稿常见注意事项(2006-08-19 18:49:39)1.写作前应该先查阅拟投稿杂志的最近的投稿须知,按照要求书写;除了仔细研究所选期刊对论文撰写的各种要求外;还应认真学习最新出版拟投期刊中与自己论文相似的文章,看―投稿须知‖中的要求如何在这些文章中体现,并以这些文章为写作样本。
2.稿件的总体要求及准备:所有的稿件必须用计算机隔行打印在单面纸上,页边距至少25mm,纸张大小为216mm×279mm,或国际标准的A4纸.稿件及各种证明书和复印件(包括全部作者签名的表明文章的新颖性并同意发表以及在发表前作者必须将其文章的版权转让给该杂志的证明信,此外,如果某些表格或插图已经在其他地方发表,需要作者提供的一份从版权者(通常是出版者)和作者处取得的同意出版的认可书的复印件及同意在致谢中被提名的证明书等,英文稿件如此要求居多)必须准备一式四份(如果电子投稿另当别论),包括所有的表格和插图(可接受整洁的影印件),缩略语在文题页或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注明其含义;3.文章打字时应该隔行输入;英文文章一般要求全文加行号,以便在修改意见中指出待修改处的位置,建议隔5~10标号,醒目;打字页面一般为A4,输入时可以使用5号字和单倍行距,以节省纸张;但投稿时建议使用小4号字,两倍行距;4.中文汉字输入方法建议使用中文之星的智能狂拼二代(具有智能整句或者词组输入的优点),或者紫光拼音输入法(智能词组输入),或者微软拼音输入法(智能整句输入),三者均具有智能输入功能,自然码我没有用过,不知道好不好,不便加以评论;5.在文章输入一开始时,就应该加入页号,方便文字查找,并且草稿打印以后不至于混乱页码;在电脑上输入文章一般用Word文件(建议),未定稿时可以用WORD6.0~WORD2000,但是,考虑文档兼容性问题,一般杂志的投稿多要求提供WORD7.0以下版本的文件,注意邮寄前转换格式;6.文章初稿输入后,切记一定要在软盘(光盘)上备份,并经常随时备份;尽量避免在软盘上直接修改文章,这样不仅速度慢,而且磨损软盘,极其容易出现突然软盘文件读出失败并导致文件彻底报废;文件名建议起英文名,这样在某些电子邮件系统中可以顺利传递,有些软件不能传递中文文件名,如Foxmail(在某些ISP上);如果文章有较大改动,建议将文件另外存一个名字,原文将来可能有参考价值;在以网络传递前最好用压缩软件压缩一下,如WinZip软件等,当然对方得有解压缩软件;7.论文标题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鲜明而有特色,阿拉伯数字不宜开头,不用副题名,一般20个字左右,最好不超过26~30个字。
避免用―xxx的研究‖或―xxx的观察‖等非特定词,尽可能不用代号;注意缩写词的书写规范,有些要求用全称;中文题名和英文题名必须一致;8.作者以及单位名字书写要规范,两字人名中间空开,一般没有逗号,注意通讯作者的标注;作者单位多个时,用上角标标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的写法要注意,目前常见形式如:―GE Chang-Hui‖;9.第一页是否有角注,需要写哪些内容如有基金资助,投稿时需要证明,应提前准备好;10.许多杂志要求结构式摘要,即要求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主要结论,或者要求明确写出目的、研究对象、方法、结果和结论,未要求的杂志的摘要中往往包含这些内容;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主语;11.注意摘要的字体和字号;―摘要‖二字是否黑体或加重,或者是用中文方括号等,―摘要‖二字是否空开一格,与后面的正文之间是否有空格;中英文结构式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否加重或者黑体;12.关键词三字是否加重或加方括号,是否有冒号,关键词之间是否有逗号;注意是否有中国图书分类号(到图书馆查询,或者参考相同类型文章)和文献标识码;13.常用文献标识码: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一般动态性信息(会议活动和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统计资料、人物和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补白、广告等不加文献标识码;14.是否有―前言‖或―引言‖二字,以及是否有英文;在前言中第一次出现的英文单词缩写和术语需要在括号中给出英文全称;15.中文写作,一定用全角标点符号,如―;‖、―,‖、―。
‖、―、‖、―~‖―:‖等,写作中每一句结束后,标点符号后有一空格;标点符号前没有空格,括号可以用英文的,但最好全文统一;16.论文正文结构一般采用国际科技论文通用的IMRAD格式,即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和讨论(AndDiscussion);各级标题以不超过15个字为宜,注意题末是否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例如,―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2 结果(Results)‖、―3 讨论(Discussion)‖,左齐编排;(生化和生物物理学报);其他各级标题用―1,1.1,1.1.1……‖(左顶格),各级数字是否黑体加重;17.文章写作中的时间,如果十分具体要小心保证合情合理,否则不要过分具体,例如:―次日上午10:00处死小鼠取材‖,问题是一般不可能在10:00准时做实验处死小鼠, 甚至是多只小鼠时就更不太可能了,因此建议改为上午10时(本人愚见);18.注意容易混淆文字的使用,以及文字使用的标准化,如―实验‖和―试验‖的区别;―妊娠‖或者―孕娠‖的区别等;19.注意全文专业术语的统一使用,避免前后文同一个专业名词的术语混乱使用,尤其是英文部分,例如―胚胎‖和―胚泡‖两字的混用,―MMP-2‖和―明胶酶A‖的混用,英文中―mouse‖和―murine‖等的混用;20.出现试剂一般给出出处,仪器一般给出型号,公司;21.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OD)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单位符号要用正体;有时要求斜体用下划线表示;注意单位写法,按投稿要求写,一般浓度为mol/L, 时间为小时h, 分钟min, 秒s;22.微升用ml,不要用ul;输入时可以打m,然后在字体中选symbol;或者用:插入-> 符号-> 字体(宋体)-> 相应选项,其他符号依此类推,如×、α、℃、Ⅸ、②、±等,依此类推,不要用类似英文字母代替;注意两种方法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英文稿件建议前者,中文建议后者,好处多,至少转换成TXT时不会改变;23.中文文章中的负号―-‖不要写成英文中的减号―-‖;24.(选自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稿约) 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按国家计量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如:(1)溶液浓度不用M、N,而用mol/L表示;(2)rpm改用r/min;(3)相对分子量(Mr)不需要单位(为考虑国际习惯,目前暂时可用kD作为生物大分子的分子质量单位);(4)用百分数表示浓度,必须单位为―1‖,即:B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或B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而B 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不可用百分数表示浓度,如0.5 g NaCl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不可表示为―0.5% NaCl‖,必须用5 g/L NaCl 表示;(5)在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改用mg/(kg·d);(6)在图表中,斜线隔在物理量符号和单位之间,如物质B 量的浓度表示为:cB / mmol·L-1;(7)统一用L(升)作为表示浓度的基准单位,如mg/L、mol/L;(8)组合单位中,词头加在整个单位之前,分母一般不加词头(除分母为长度、面积、体积和kg外),如kJ/mol,不宜写成J/mmol,考虑到生化实验的特点,暂可用u/mg作为酶的比活单位;(9)在组合单位中分子分母一般不同时加词头,如μg/ml,应改为mg/L;(10)在组合单位中不可夹杂数字、非单位符号或英文名词,如350 μmol O2/mg chl·h,可改为n(O2) / [m(chl)·t]=350 mmol/(g·h)。
25.更多的写作规范参见―华人消化杂志投稿须知‖ (P32);26.如果使用分子量,可以采用―kD‖,如60~80kD;或者将原来的―分子量‖应改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30kD改为:Mr 30 000(M 大写斜体,r小写正体);27.数字表达,凡有明显数量意义者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个,2例等。
年份应写全,如1996年,不能写成96年或’96,也不得使用时间代词,如―今年‖,―上月‖等。
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留半个阿拉伯数字空隙,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如9,284,537写为9 284 537。
5位数以上,尾数零多的数,可以用―万‖,―亿‖作单位,但不得以十、百、千、十万、十亿等作单位,如3 578 000,可写357.8万。
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5×109不能写成3~5×109;63%~70%不能写成63~70%;而17~20°C不必写成17°C~20°C;50~60mg不必写成50mg~60mg;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如40mm×20mm×30mm,不能写成40×20×30mm;分数分号用斜线表示,如2/3,不用(2)/(3);检验结果的构成比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号,如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75%,应为0.75;28.数字和单位之间要空一格,如―5 ml‖,―30 ℃10 min‖;29.注意量化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30.注意材料和方法中试剂名称的写法是否标准,如―考马斯亮蓝‖不能写成―考马氏亮蓝‖;试剂尽量用中文书写,如―Formalin‖应该写成―福尔马林‖,―Buffer‖写成―缓冲液‖;31.尽量用阿拉伯数字,少用中文数字,如―第5天‖;32.英文中数字间的起止号为―-‖,在中文内改用―~‖.如―5-7天‖写成―5~7天‖;33.酸碱度写成pH,不要写成ph、PH;34.方法中涉及他人的方法,必须给出文献出处;35.注意基因的表示方法,是否大写、斜体,或者首字母大写等;给出基因引物序列时,写成5’- ATGC –3’形式最好;36.试验涉及数字类的文章,建议在方法的最后写出统计学方法和信任度等,写出试验重复几次,结果如何,或者用统计结果说明;37.当概率是P<0.05或P<0.01时,结论不应是差别显著或非常显著,而应是差别有显著意义或有非常显著意义,然后根据专业知识判断差别是否显著或非常显著;38.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称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 ; t检验用英文小写t; F检验用英文大写F;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