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摇滚音乐的特点和差异篇一:音乐鉴赏———浅谈摇滚乐浅谈摇滚乐摇滚乐是我最喜爱的一种音乐类型。
它起源于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19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
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喜爱。
一、摇滚乐的发展早期摇滚的音乐来源非常广泛,主要的包括布鲁斯、R&b、和乡村音乐,其它还有福音音乐、传统的流行乐、爵士、以及民间音乐。
所有的这些影响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简单的以布鲁斯为基础的歌曲结构,它是快速的、适于跳舞的、而且容易让人记住的。
60年代,由Thebeatles 开始一群英国乐团在一瞬间打进了美国市场,即“第一次英伦入侵”。
但在60年代末美国乐团又再次主领大局,那就是以Jimmorrison、Jimihendrix及JanisJoplin引领而起的迷幻摇滚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摇滚乐,在迷幻摇滚势微后,随即迈入风光的摇滚年代。
经由60年代的铺陈,遂使70年代的摇滚曲风丰富至极,由Davidbowie引领而起的华丽摇滚就是在70初崛起的,此外为了不囿于既有的摇滚类型,前卫摇滚、古典摇滚和艺术摇滚也随即而起并成为当时乐界的新像,既而爵士摇滚亦逐渐扬名。
庞克摇滚风靡一时,但仍不长命。
80年代,除了蓝领摇滚、流行摇滚和融合雷鬼曲风的摇滚外,要能闯出一片天就得以技巧取胜,所以一些强调速弹和速度的摇滚遂应运而生,而他们引起的风潮亦不容小觑,至今速金仍然有广大的听众。
90年代,接着90年代初期引领摇滚潮流的即是西雅图之声油渍摇滚,但随即被充满电子音乐的英伦摇滚所淹没,而因这些来自英国各地的乐团很快的征服新一代的摇滚迷,故将之称为第二次英伦入侵。
此外90年代末期带有庞克风或充满电音的的一些另类摇滚也虏获相当多的歌迷。
或许摇滚风潮不在,承如麦克阿瑟所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摇滚新血不断产生,电音、工业、嘻哈,或许摇滚曲风已不若以往,但至少是另一种摇滚形态的延续。
二、分类及简介1、punk(朋克)朋克摇滚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
其变化在于朋克摇滚将过去的旧式摇滚演奏得更快速更激昂。
2、metal(金属)主要有重金属,另类金属,前卫金属等。
heavymetal(重金属):在众多摇滚的类型中,重金属是在音量,男子气概和戏剧化风格上最为极端的。
在重金属声音的体裁上有很多的变种,但是他们都通过在喧吵的效果,失真吉他的演奏(通常演奏重复段)和简单,重击旋律上尽量取得共识。
另类金属:在其初始期,另类金属以相对于那些可直接分类音乐的不同寻常的敏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重金属是这种音乐的核心,所以他们主要的乐迷都是些喜欢重型吉他摇滚的人。
另类金属开始成为90年代重金属中最流行的风格。
前卫金属:前卫金属将金属乐的打击,音量,和侵略元素与前卫摇滚的宏伟的伪古典的张扬相混合。
3、蓝调很多早期的摇滚是基于蓝调的,但是直到60年代后期,蓝调摇滚仍没有完全发展为一种被认可的流派。
蓝调摇滚着重于两种明确的特征---传统的三和弦蓝调歌曲和乐器的即席创作。
结合了小型爵士乐队和摇滚不断扩大的喧闹特点。
4、山地摇滚一种将乡村音乐中的弦乐音响与“节奏与布鲁斯”音乐的曲式结构和歌词风格揉为一体的白人摇滚乐形式。
流行于50年代中后期。
其特征为:主奏电吉他音响丰满而略带鼻音,低音提琴以手掌击弦,奏出活跃的低音线条,节奏吉他刮奏出清晰的节奏型,不时加入一些简单的打击乐节奏。
(摇滚类型众多,就不一一介绍了)三、著名乐队Thebeatles(披头士),thegazette,LedZeppelin(齐柏林飞艇),nirvana(涅槃),Queen(皇后),TheRollingstones(滚石),TheDoors(大门),Thewho(谁人),Thebeachboys(沙滩男孩),aerosmith(空中铁匠)等。
中国大陆地区著名的摇滚乐队有黑豹、后海大鲨鱼、反光镜、超载、轮回、指南针、热血乐队、红色部队、圣金乐队、麦田守望者、二手玫瑰等。
香港地区有beYonD、浮士绘、太极等等。
台湾地区有五月天,信乐团等等。
在中国摇滚界中被公认为“摇滚之父”的是崔健黄家驹。
著名的摇滚音乐人有窦唯、张楚、许巍、郑钧、汪峰、王勇、庾澄庆等。
四、艺术特点1.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2.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势,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3、着重于情感的宣泄。
摇滚的精髓在于态度。
把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不带掩饰。
摇滚就是把原始的生命力炸出汽油,然后用它来浇灭灵魂的熊熊烈火。
说到听摇滚,人们立即就想到会场上疯狂的听众与同样疯狂的乐手。
诚然,优秀的表现力与表演性让摇滚更具非凡的感染力。
但是,人们越来越注重那会场的氛围,疯狂加花的架子鼓与超强震撼的吉他solo,反而忽略了摇滚本身的涵义。
你也可以拿摇滚当流行音乐来欣赏,但是摇滚有着更实质的内在等着你去发现并且爱上他。
这就是摇滚本身想要表达的意思,“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实际上它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哲学’”。
有些人是把摇滚乐作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人如果不拿摇滚作为工具也会拿起另一种工具,因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内心的感触很丰富,时常有骨鲠于喉一吐为快的生理瓜。
这种人不仅是摇滚乐中的英雄,也是人类中的杰出者。
另一些人则是以音乐为重。
他们喜欢这种音乐超过了其他任何音乐形式。
他们不强调作品的思想性而强调音乐必须成其为音乐。
他们好像血液城面就需要这种音乐,必须每天在这种音乐是里浸泡着、吸吮着,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他们大多才华横溢,对音乐的执著令人感佩。
还有一些人颇有赶时髦的嫌疑,他们的作品没有内容,思想性和音乐性都很差。
我宁愿认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感受还不清晰,音乐风格还没有建立,也不想指责他们在用赝品和垃圾来欺世盗名。
摇滚是有内涵的,至少绝大多数都有而且可以被人所理解,而摇滚本身的表现力又可以让摇滚更容易被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摇滚的真实的表达性,也是不同于已完全商业产量化的流行乐之处。
“合格”的“摇滚”歌手都把自己的灵魂与作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世界上能有如此大量而类型丰富的优秀的摇滚作品!想要真正的理解并喜爱它,了解摇滚要表达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别,就算不对所有的摇滚作品,仅仅对自己非常喜爱的数个作品能够了解也是很好的。
篇二:论中国的摇滚音乐论中国的摇滚音乐“摇滚”作为一现时代的音乐术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在中国,由于摇滚那种强烈的理想主义、极力表达自己、标榜自己个性的特点,使得摇滚乐在中国经历过短暂的火爆之后就开始沉寂,尤其是后来“朋克”摇滚的出现,更是让大多数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摇滚乐。
而我的观点则是希望人们能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摇滚乐,了解摇滚文化,感受摇滚精神。
让更多的人热爱摇滚乐,并支持摇滚音乐的发展。
摇滚乐简称RocK,是美国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的结合体。
主要以黑人的节奏布鲁斯为主,在此基础上吸收了白人的乡村音乐发展而来的一种音乐形式。
是一种非常喧闹的、节奏强烈的、在短小的歌曲基础上进行发挥的富有动力性的舞蹈音乐。
摇滚乐最早起源于西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经历了萌芽、繁荣、爆炸、沉寂的一个过程。
80年代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的思想、心理、性趣、爱好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当时刚刚结束文革枷锁的中国文艺界空前的活跃起来,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一种“解放”的声音,中国的摇滚乐也就应和着这种冲破一切束缚的节拍顺势而生!这个时候的摇滚乐,是中国青年渴望恢复人的价值的呐喊,是一种思想的启蒙。
当时,许多年轻人为了心中的摇滚乐,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价值,放弃了原有的事业,他们饥饿、流浪、贫穷,却背负着“解放”跃上了一个精神的巅峰。
中国摇滚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反传统的工具、反抗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文化霸权的音乐。
在进入主流市场时间不长就被认为在形式和音质上与粤语流行歌曲相似。
虽然后来又有另类摇滚的出现,但中国摇滚的大势已去,中国的大部分摇滚-1-乐迷也都不再抱有幻想,加上主流传媒的长期刻意忽视,演出审批的重重困难,物质时代的理想虚无主义等因素使得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摇滚乐渐渐处于艰难生存的地下状态。
但由于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的特点,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
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相适应。
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也与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让当时的青少年人群很容易就在摇滚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所以摇滚乐在中国青年人群中还是轻易的占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摇滚乐在中国生长的土壤一直是狭小而贫瘠的。
从诞生开始就以地下形态曲折生存,虽然后来也曾迎来了属于它的的春天,但是始终未曾改变中国摇滚乐恶劣的生存环境。
可能中国的摇滚乐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的成长之路是非一般的艰辛,它的成长之路坎坷崎岖,或许是因为生不逢时吧,摇滚在中国除了中国“摇滚乐之父”崔健真的引起一阵摇滚热之外,其他人就很少出现像崔健那时的摇滚狂潮了。
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一开始就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有些照搬英美摇滚乐的东西。
摇滚的特点:离经叛道、我行我素、反抗主流文化、声讨政治权威,是把最真实的情感毫不加掩饰的表达出来。
而这在中国这个由正统文化引领的国家里,尤其是声讨政治权威这样的音乐在中国的舞台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这样的摇滚文化并不适合中国,也并不是中国的摇滚大众需要的文化。
第二,缺少专业的摇滚人才,乐手个人的音乐素质修养不够。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