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常规(20190306)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常规(20190306)


人工呼吸 B
(一)胸外心脏按压-C
按压的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沿肋缘至剑突向上 两横指。 按压姿势:掌根平行胸骨,肘固定、臂伸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深度:成人≥5cm,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 前后径的1/3(儿童大约5cm,婴儿大约为4cm)。 按压频率:≥100次。 按压比例为: 30:2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30~40秒瞳孔散大
40秒左右出现抽搐 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心肌耐缺氧30分钟
四、急救的原则及成功率
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立即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循环和呼吸, 保证脑组织的氧和血流灌注,要尽可能早地进行CPCR, 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延误复苏时间抢救越早成功率越高
心电图
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
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 波,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 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心室颤动超 过4分钟仍未复率,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三、心跳停止造成的损害
3秒钟时病人感; 10~20秒即发生昏厥, 30秒后进入昏迷 20~30秒内呼吸不规则,呈叹息样;
复苏后的处理四
及时发现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防治继发感染。对于肠鸣音消失和机械通 气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应该留置胃管,并 尽早应用胃肠道营养。
九、复苏后的预防
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地评估左心室的功能非常重要。和 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心脏骤停复发 的可能性较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较差,死亡率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为非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者, 经及时除颤易获复律成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 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脏骤停,预后良好。相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 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脏骤停,预后往往不良。 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骤停,即时死 亡率高达59%~89%,心脏复苏往往不易成功。即使复苏成功,亦难 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护理评估】
(一)迅速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呼喊患者,轻拍患者双肩,观察其对 刺激有无反应,同时快速检查呼吸(默数自己平静呼吸两次患者无1 次呼吸或仅为喘息),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 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喘息),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呼救)。
(二)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 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 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 侧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 心脏按压。
①采用口对口呼吸法:
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 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法:
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 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 10~12次/ 分钟。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如已 建立高级气道,且二人CPR则8至10 次/分,潮气量6-7ml/kg,按压与 通气可同时进行。
尽早进行心 肺复苏,重 点心脏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 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 骤停后治疗
心肺复苏的基本护理措施一
判断病人神志是否清楚,检查有无自主呼吸 高声呼救 使病人处于去枕仰卧位,放置在质地较硬的平台、地面或床 面上 检查是否呼吸道通畅,如不通畅迅速清理
解开病人衣服,检查有无大动脉搏动
首先行胸外心脏按压
复苏后的处理三
防治肾衰竭:如果心脏骤停时间较长或复苏后持续低血 压和有肾脏病变病史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肾衰竭, 心肺复苏早期出现的肾衰竭多数为急性肾缺血所致,其 恢复时间较长由于通常已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和利尿剂, 临床上可表现为尿量正常甚至增多,但血肌酐升高(非 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肺复苏后应注意维持有效的心 脏和循环功能,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监测记 录尿量,如心功能和血压正常,但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 除外血容量不足所致,可试用呋塞米40~100mg静脉注 射。如注射后仍无尿或少尿,则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 应按急性肾衰给予处理。
心肺复苏的基本护理措施二
继之开放气道 再行人工呼吸 有条件时进行电除颤、气管插管后人工呼吸 头部降温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药物复苏 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转送至医院或重症监护室,继 续复苏。
六、基础生命支持及护理措施
一旦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立即向周围人员 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呼叫120或通知专业 人员),呼叫准备除颤仪及抢救车,积极就地抢 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迅速建 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和气体交换,并在心脏恢复搏 动后巩固和稳定复苏后的节律,以及防止心脏骤 停后的造成的后果。 根据复苏的三个阶段首先给予基础生命支持 (CAB) 胸外心脏按压 C 开放气道 A
高级生命支持 持续生命支持 复苏后的预防及健康指导
一、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 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和心 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 氧,导致生命终止。引起心脏骤停的 常见原因是心室纤维颤动和室速。
二、诊断要点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大动脉波动消失 呼吸呈叹息样或断断续续,常发生在心脏骤停后的30″内, 随后即呼 吸停止。 心音消失 瞳孔散大 皮肤灰白、发绀
药物治疗
护理措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给药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
各种枪救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密切观察药物 的效果。
首先要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的途径有:
(1)外周静脉途径: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复苏。 (2)中心静脉输液:药物很快达到作用部位
(3)气管内给药:给药次数有限现不提倡使用
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
(1)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 (2)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逐渐转为红润; (3)散大的瞳孔缩小; (4)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5)昏迷变浅或出现反射或挣扎; (6)可以排尿; (7)心电图波形改善。 以上只要出现前2项指标,说明有效,应继续行CPR。胸外心脏按 压的同时,可用面罩呼吸囊加压给氧,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人 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碳酸氢钠250ml;
用法:5%碳酸氢钠40~60ml,静脉注射,每隔10分钟可重复使用;随后根 据血气分析应用碳酸氢钠。
药物的应用
注:
(1)不要过早,过多的使用碳酸氢钠。“宁酸勿碱”
(2)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20ml,抬高注射 肢体20°~30°数秒,以加快药液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 心脏按压
1分钟之内
成功率达到90%
4分钟以内
成功率达到50%
4~6分钟
成功率10%
6分钟以后
成功率4% 成功率几乎为0
10分钟以后
五、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及其救治的生存链结构图
心、肺、脑 复苏的三个 阶段
现场复苏 基础生命支 持
二期心肺复 苏 高级生命支 持
后期复苏 持续生命支 持
立即识别心 脏骤停并启 用急救系统
(4)心内给药:需中断心肺复苏并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穿孔、 心包填塞、气胸等一般不主张应用。
药物的应用(一)
盐酸肾上腺素1mg;
用法:1mg/次,静脉注射,3~5分钟可重复使用。
多巴胺20mg;
用法:20mg/次,静脉注射,10ug/分/kg
阿托品0.5mg;
用法:心室停搏 1mg/次,静脉注射,3~5分钟后重复 心动过缓 0.5~1.0mg/次,静脉注射
药物的应用(二)
利多卡因100mg:
用法;1.0~1.5mg/kg,静脉注射,3~5分钟可重复使用。总量<3mg/kg 起效 后1~4mg/分钟维持。
胺碘酮150mg:
用法;首次注射3~5mg/kg,室颤抢救时可给予300mg用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 脉注射(大约十分钟),如无效可重复给药总量不得超过500mg,达疗 效后静脉点滴维持(0.5~2mg/min)
电极位置: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
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 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能量选择:双相波成人首选200J 单相波成人首选360J 儿童能量选择2~4J/kg
除颤二
心脏骤停患者80%~90%为室颤,如采用双相波或单 相波电击一次无效后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 个周期的CPR后(2分钟)再次分析心率,必要时再 行除颤(一分钟内可连续除颤三次)。如果室颤波 细小,可先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使细颤 变为粗颤后,再行除颤,可提高除颤成功率。在反 复除颤的同时应立即开放气道,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呼吸机辅助呼吸。
七、高级生命支持
护理措施: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经药物治疗无 效,应尽快进行电除颤术。 在初级复苏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 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使患者恢复自主心率。 主要措施有:除颤 建立静脉通道 药物的应用
除颤一
心肺复苏后符合除颤指证的应立即除颤,除颤是基础生 命支持后最重要的部分,成功除颤提倡越早越好。 适应症:室颤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选择模式:非同步模式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护理常规
益三医-呼吸内科 吴向阳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Part 6 Part 7 Part 8 Part 9
定义 诊断要点及护理评估


CONTENTS
心跳停止造成的损害 急救的原则及成功率
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及生存链
基础生命支持及护理措施
在开始CPR前循环呼吸停止已>15min
八、持续生命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