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税务筹划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研究
北京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寿笛涵
摘要:目前企业通常选择合并、兼并等方式实现自身实力的快速提 升,增强市场竞争力。 无疑利用长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主要 经营方式,但是这种通过控股方式的获利手段,也使得企业的关联性越 发复杂。 本文分别就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 算,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的纳税筹划,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息与资 本利得的纳税方法筹划, 介绍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损失的纳税筹划方法 的研究入手, 期望在后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研究 时作为可行的参考。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一)权益法核算 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是权益法核算的关键。 所以权益法的重要核心 是要关注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权益法下,投资者应以 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为依据, 对其长期股权进行后续核 算,并在此核算调整的基础上调整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被投 资企业实现盈利或亏损时, 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随之出现相应 的增减变动, 此时投资企业就以其所享有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比例来 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并同时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 另一方 面,被投资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或分配利润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 就一定会减少, 那么此时投资企业也就应当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 面价值,并按其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来确认应收股利。 (二)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核算是以原始确认入账价值作为后续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成本法下,原始入账价值一经确认,在后续计量中,就不需再改变,但可 以进行减值。 但以下两种情况例外:一是继续增加新的投资份额,二是 出售部分或全部投资。 在这种核算方式下,重点应该放在宣告发放现金 股利或分配利润。 也就是说,紧密关注被投资单位是否已经发放现金股 利或分配利润,一旦发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方就应立即按所享有的份额确认应收股 利,同时再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 除此之外,被投资方的其他任何经济 活动,都与投资企业无关。 四、长期股权投资股息所得的纳税筹划方法 虽然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将股权投资收益全部计入“投资收 益”中,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按照税法上的两大分类:股息性所得和股权 转让所得。 股息收入投资从投资实体获得属于征收企业所得税,所得税,原则 上应避免双重征税。 税法规定,如果被投资方的所得税税率低于投资方 的所得税税率,此时除了明文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投资收入以外,应 当扭转的税前收入,必须纳入投资应纳税所得额,且必须上缴企业所得 税。 会计方面规定,投资方企业在年末,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区分成本 法和权益法),核算应当获取(或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或 亏 损 )的 份 额 ,并 计 入 投 资 收 益 (或 损 失 ),然 后 调 整 投 资 的 账 面 价 值。 在税收法律上,无论业务投资会计会采取何种核算方法,在分配利 润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收益的实现。 (一)保留低税地区被投资企业的利润不予分配 如果被投资单位未分配利润,即使被投资单位有很大的利润,也不 能确定为投资方企业取得的股息收入。 在我国所得税相关法律中,也没 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投资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且其使用税率高于被投资
按照投资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 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等划分不同类型后,应分 别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和核算。 其中权益法核算范围包 括 联 营 或 合 营 企 业 投 资 (持 股 量 一 般 介 于 20%-50%之 间 )所 形 成 的 长 期股权投资, 投资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 变动进行调整。 成本法核算范围包括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和对参股企业投资(持股量一般介于 0-20%之间)所形成的长期 股权投资,此方法下投资按成本计价。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会计核算 税务筹划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最常见的投资活动就 是投资活动,大量个人和企业参与其中。 长期股权投资是现今企业在其 全部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安排投资,对于企业资金的合理 利用、资金收益率的提高与关联各企业之间的经纪业务往来,探索企业 新的经营目标等企业经济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 长期股权投资是投资企业为了获取长远的利益, 对其他有经济业 务相关的企业提供各种资产,以占有其部分或全部股权,进而对其影响 或控制,这部分股权属于企业资产且长期占有,短时间内不准备出售。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原始价值计量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企业除了吞并其他企业的方式以外,以 支付现金或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获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其初始投资 成本应按照企业实际支付的买价进行确定, 另外还包括买卖过程中产 生的应交税金及其他直接相关费用支出。 但实际支付款中,被投资企业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利润或股利,应当计入应收项目。 投资者投入 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协议或合同(协议或合同约定的价值不 公允的除外)作为其原始投资成本。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取得的长 期股权投资,其成本应当按照发行证券时的市场公允价值来确定,但该 成本里不包括从被投资企业已经获取的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利润或股 利,并且手续费等也应从成本中剔除。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独立企业, 合并成一个报告主体 的交易或事项。 独立的企业指具有独立报告主体和独立法人主体资格 的企业。 一个报告主体既可以是一个法人,也可以是包含若干法人的经 济意义上的一个联合体。 按合并后主体的法律形式不同,企业合并可分 为吸收、新设与控股合并;按最终控制方是否发生变化,又分为同一控 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下 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性证券发行的方式作为其合并对价的,在 合并日应当按照其享有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 始投资成本。 权益性证券发行面值总额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形成的差 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 资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调整留存收益。 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下 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方应按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确认初始投资 成本,该成本包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合并方支付的资产以及 承担的债务。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