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篇一: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上册)2014——2015学年三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北马路小学2014年9月第一课家乡名人知多少教学目标:1、在整个活动中,通过交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体现教师的指导者、支持者。
2、在获得材料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促使同学们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3、在调查汇报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教学重点: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资料卡,阅读相关书刊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方法:上网、查阅书籍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从今天开始,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希望同学们要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一种你们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一阶段:制定活动方案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2、明确介绍的内容(事迹、传说等)3、确定获取信息的途径讨论汇报:一组:通过调查访问学校的教师、领导或自己的父母、长辈、亲友等了解一些名人的故事、传说等。
二组:通过去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生活年代及所做贡献。
4、确定活动方案2指导写方案:做哪些准备,先做什么,和哪些伙伴合作、怎样分工等。
组长汇报工作方案第二阶段:学生依据方案开展活动调查访问组通过走访老师、父母等了解家乡的名人有哪些,有哪些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
查阅资料组通过阅读书刊、看电影电视等获取名人的生平事迹及重大贡献。
第三阶段:举办展览、交流成果1、各组对所获取的材料制成资料卡,并推荐解说员,向其他同学介绍(制成“家乡名人小档案”进行缩写)2、通过开展“名人故事演讲会”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名人,同时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介绍名人传说、事迹、贡献4、交流感受5、评选最佳:通过同学、教师、家长评等活动,根据对收集资料的内容、小报的质量等评选最佳合作组。
课后作业:1、每个小组收集一位名人的资料,事迹带来。
2、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并观察上面有哪些信息,下节课带来。
第二课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教学目标:31、教学目标:通过食品包装上的信息,知道可以从食品包装上获取很多相关信息。
2.学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根据失误的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的选择合适的食品。
4.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食品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
教学难点:学会收集、描述、整理及处理保证袋上的信息。
教学准备:学生和老师课前收集些各种食品包装袋。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在超市里你们最关注的是哪些商品呢?(学生回答)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超市里的食品吗?(琳琅满目、花花绿绿、……)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食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展示食品图片各种食品包装袋。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食品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食品名称。
师:我们来看下这些包装袋从外观上看有什么不同呢?4有纸袋的,有朔料袋的,有透明袋的,有真空袋的,有充气袋的,有避光袋的……师:这些我们都是从外观上看到的,那么在食品包装袋上还有哪些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
二、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的包装袋观察一下,在食品包装袋上我还能找到那些信息呢?(大屏幕出示问题1、在包装袋上有哪几类信息;2、你找到哪些图标信息?3、有没有非图标文字信息?4、哪些说你以前了解的信息?5、哪些是你以前不了解的信息?)学生观察----汇报结果----解决问题(你观察到的信息都起什么作用呢,小组讨论回答……)以保质期的长短和什么有关系?和同样的食品的保质期的长短一样吗?为重点研究并配以表格完成。
比较几种相同食品的保质期表格略比较几种不同食品的保质期?由“你不了解的信息有哪些?的问题引入下一个环节——食品配料中的一些信息。
三、小组合作来解决本环节问题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以前不了解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都在食品信息里的那5一部分呢?在食品的配方当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食品的配料。
以饼干为例。
(一)同学们观察饼干的配料都有哪些?生观察。
(二)配方中你了解哪些不了解哪些?汇报。
(三)解决食品中的添加剂的问题(四)大屏幕出示转化糖浆是用玉米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的葡萄糖糖浆膨松剂可以使面团的体积增大。
包括酵母、苏打等食用香精有的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也有人工合成的,目的就是提供香气等风味乳化剂的作用是让油与水良好的混合,包括天然的大豆磷脂、卵磷脂等,还有人工合成的蔗糖酯等等。
(五)讨论食品添加剂对人身体有益还是有害。
(*以辩论的形式或*个人回答的形式*)四、结束部分(一)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了同学们都掌握了关于食品包装上的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它的用处,那么你认为在食品包装上哪些信息是必须要有的呢?(……)(二)在以后你购买食品时你会关注哪些信息?(三)在你以后购买食品时买到了假冒伪劣的商品怎么办?6五、实践体验——购买食品体验主题:体验购买食品的时候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把每个小组准备的食品放到一起、一组同学作为销售员(吆喝——宣传自己的商品)另一组同学作为消费者(挑选商品),遇到的问题:1、自己满意的商品。
2、过期的食品。
3、假冒伪劣的食品,六、小结下课,作业:1、找三个食品包装袋并观察它们是否过期。
2、帮助父母做一件事情,例如做饭。
篇二: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三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东胜区第三小学二〇一四年九月第一课家乡名人知多少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捕捉研究素材。
2.搜集资料,学习用评价表总结活动成果。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信息了解家乡名人、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通过整理信息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
7(四)难点: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我们可爱的家乡内蒙古,有高高的兴安岭、茫茫的大草原、滔滔的黄河水,风光多么美丽。
古往今来,在我们家乡的土地上,在不同的年代里、在不同的民族中,有很多英雄豪杰、名人志士,以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智慧,在不同的方面创建了杰出的业绩和功勋。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家乡名人,感悟家乡名人吧!(二)我爱发现环节1.打开书第1页,自己阅读。
2.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家乡的名人很多,他们的事迹也很多。
3.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名人,去了解他们吧。
(三)我爱研究环节1.你们知道哪些内蒙古的名人吗?能说说他们生活在什么年代,有什么最主要的事迹?(1)小组合作交流(2)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与全班同学分享。
2.用你收集的资料特别介绍成吉思汗。
(1)学生介绍(鄂尔多斯身边的名人)8(2)通过刚才对成吉思汗的了解,自己完成第3页表格。
3.师生共同总结获取信息的途径:(1)通过调查访问老师、父母、长辈、亲友等了解一些名人的故事。
(2)在图书馆查找资料,了解名人的事迹,生活年代及所作贡献。
(四)举办展览,交流成果。
(1)将自己收集到的名人资料做成名人小档案。
(2)小组合作制作家乡名人录。
(3)开展评比活动。
(五)自我评价: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做的更好去努力。
作业:准备下一课内容。
第二课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相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
2.信息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1.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2.在观察研究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促使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9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加强学生注重自身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并体会信息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
教学过程:一、引题:1、我们经常要购买一些东西,那怎么才能买到质量可靠的食品哪?学生汇报2、师:看来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很有参考价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二、开展活动:(一)找一找1.自己寻找信息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对吧,谁愿意介绍一下你带来的食品,注意说清食品的名称及包装的形式。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包装,它的上面都有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是什么呢,请你仔细观察手中的食品,自己先找一找上面都有哪些信息?(自己寻找)2.提出小组活动要求10师:找到的同学请坐好。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小组合作,先来看看活动的要求。
请小组长有秩序地带领组员进行交流,把找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记录在书上第7页。
3.指导小组合作(1)师:我想采访一下,(指着一个小组问)你们小组谁是组长?要完成上面的任务,你的组员每人都有事情做,你打算怎样分工既节约时间又能很有序地完成任务呢?(2)师: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工最合理,既节约时间,又把信息找全了。
注意记录的信息不要重复,时间只有三分钟。
开始(小组活动)。
4.组长汇报找到信息的情况(1)师:每位组长汇报一下你们小组一共找到多少条信息?(生汇报)(2)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找到的信息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读一读师过渡:通过你们合理的分工,有序地合作,我们找到了食品包装上的这么多信息,这些信息要告诉我们什么呀?那么你们能不能读懂这些信息呢?明白每条信息的意思篇三: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单元美丽的白雪11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探究大自然的实践中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欣赏影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雪景图。
二、确定研究主题影片欣赏完了之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自己在纸上写出他们发现了什么以及他们的疑问。
有了疑问,当然就要解答,要如何来解答这些疑问,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之前应该先制定一个研究方案,有了方案,我们的探究活动才会更有序、更有效。
我们可以确定这样的一个研究方案:首先是主题的名称,根据课文内容我确定了两个研究主题:1、观察雪花的形状。
2、白雪与我们的生活。
其次是小组成员和分工,对同一个主题感兴趣的同学,可12以组成一个组进行分工合作。
第二课时观察雪花的形状研究“观察雪花的形状”这个主题主要是靠观察,当下雪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雪花的形状进行观察,当然下雪来不是说来就来的,我们可以事先在书籍资料或是互联网上查找查找,间接地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答案,老师从网上找来的雪花形状有几种:从这么多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出雪花的形状基本上都是六边形的,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漂亮极了,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希望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么美丽的雪花吧,机会肯定是有的,观察也是要讲方法的,我们在观察雪花时一定要认真、细致,主要的观察方法有三个: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观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