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的各项制度措施名人名言等模板

实验室的各项制度措施名人名言等模板

实验室的各项制度措施名人名言等
理科教师(含自然教师)实验教学守则
一、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会同实验教师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写好实验教案,师生共同努力,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上好分组实验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二、根据实验所需的教学仪器和材料,填写《演示实验通知单》和《学生分组实验通知单》,分别提前三天和一周报实验室.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必须课前预做,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三、进行演示实验时,实验装置要位于全班学生视野内,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实验现象直观、准确、示范效果明显.注意指导学生提高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四、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辅导,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操作错误,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如实填写实验纪录.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照”学生实验守则”中的规定,整理器材、药品、洗涤玻璃仪器,搞好清洁卫生,完成实验报告。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五、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特别对有一定危险的实验,教师须镇定自若、操作熟练、动作协调、一丝不苟,严防事故发生,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六、要积极开展师生自制教具和课外科技活动,促进理科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七、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在实验教师的配合下,认
真做好学生平时,学期和年度的实验操作考核(考试)工作。

八、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突出教材重点,攻克难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一、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教学过程中从严执教,指导学生操作实验,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三、积极参加实验室的教学研究及其它各项活动。

四、新教师上岗前要熟悉本实验室所开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经过四-六周的培训,掌握每个实验基本要求、辅导注意事项、参考数
五、教师实验课前,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不得无故迟到。

六、课堂上不能看与实验内容无关的书籍、报刊。

不能擅自离岗。

七、课后检查仪器情况、擦拭干净、摆放整齐。

实验室打扫干净、关好门窗、切断电源、认真写好实验纪录。

八、不定期抽查教学情况、仪器使用、学生记录情况等。

九、每月组织一次教学讨论会,期末教师要做总结,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前应做好预习, 必须熟悉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二、进入实验室须穿白大衣, 应服从教师指导, 在指定位置做实验。

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 不得吸烟、饮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其它杂物; 不得将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出实验室; 不得在实验桌和仪器上乱写乱画。

三、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准备, 经指导教师检查许可后, 方可接通电源, 启动仪器设备。

要精心使用仪器设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仪器
设备损坏, 应予赔偿。

四、在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时, 应首先切断电源、气源, 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

五、在实验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试剂及有病毒害、传染性强的物质时应严格操作, 注意防护。

如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

六、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实验后应请指导教师检查数据, 按规定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结束后, 将仪器设备、用具放回原处, 所用器皿处理干净, 做好实验室卫生, 经教师检查合格后, 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规则
一、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其在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实验教学研究与培训诸方面的作用,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