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对园林传统要素重要性

关于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对园林传统要素重要性

关于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对园林传统要素的重要性摘要:作者针对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对园林传统要素的重要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植物造景的风格与层次性,并对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园林
城市景观大道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最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和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色彩搭配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1]。

1、植物造景的风格与层次性
从目前已建成的景观大道的效果看,许多设计者在设计时只把
眼睛盯在道路的控制绿线以内,全然不顾道路外围的自然条件。

其实道路外围的山丘、河流、村庄、建筑、果园、农田等,都应成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另外道路本身线型上的曲折与竖向起伏变化也是植物景观设计的条件之一,都应纳入设计视野。

道路景观与外围自然景观的协调关系可分为呼应、开敞、透视、隐现、遮障等几种情况。

如高而远的山峦可与近处的卧石形成呼应关系;较近距离的山头、岩石或其它有观赏价值的景物应采用开敞的植物配置手法;近路的水体或果园菜地应采用透视隐现的手法;对那些暂时无法避
开的、煞风景的建筑或其它构筑物则坚决采用密植遮挡手法。

另外道路的转弯处和竖曲线的高点都是造景时需要画龙点睛的地方[2]。

景观大道植物造景的风格应根据路段的变化及其特点而确定,
一般有石坡处不必完全清理块石后移土种植,可多使用松柏常绿植物及攀缘植物让岩石裸露其间,自然之趣更浓;地形起伏处宜使用
色叶植物,利用其色彩变化创造层次丰富跌宕起伏的植物景观效果;地形破碎处可多植落叶乔木,成组成团的落叶乔木能与破碎地形有机结合;建筑密集段植常绿小乔木和观花乔木为佳,使建筑与树木
花草相映成趣;滨水植柳仍是最好的选择,柳条的柔荡与水波的涟
漪自成天然图画。

景观大道设计一般多强调植物景观本身的层次性,大量套用后
排高大背景树、中间观花乔木加灌木、路边彩色模纹加草坪的做法,给人千路一面、似曾相识的感觉。

其实仔细分析下来,只要认真研究调查道路周边情况,就能找到每一路段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和个性。

实际上,高大乔木也可以放在近路处,也可以不用大乔木而做到观花乔木与花灌木的巧妙搭配,高大乔木与地被花卉的配置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总之,应做到林冠线起伏而景观层次丰富。

景观大道植物造景也应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四季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再现的感觉。

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
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

在林木配置中,常绿树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多树种混合栽植比纯林效果好。

景观大道的植物分层配置、形态各异、色彩搭配是植物造景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枝形、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可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植物造景的层次性应在研究植物群落、共生的基础上,多考虑所选用植物在树态、枝条、叶形、叶色方面的相互联系,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内在属性。

一般所说的千篇一律就是指植物材料选择上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一味盲目引种外地景观树种必然造成事与愿违的效果,损失大量的财物和时间。

如何选准种好乡土树种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增加景观层次,人造微起伏地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般做法纵向10~15米,地形突起1.5~2.0米比较适宜,能大大改善景观的纵深效果。

2、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作用
2.1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
(1)净化空气。

城市中的空气含有许多有毒物质,某些植物的叶片可以吸收解毒,从而减少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2)改善城市小气候。

对于改善小环境内的空气湿度有很大影响。

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白天每小时可由叶片蒸腾5 kg水
到空气中,一天即达半吨。

如果在一块场地种植100株杨树,相当于每天在该处洒50 t水的效果,极大地增加了小环境的湿度,降低了温度。

(3)降低城市噪声。

城市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如汽车行驶声、空调外机声等等,园林植物具有降低这些噪声的作用。

单棵树木的隔音效果虽较小,但丛植的树阵和枝叶浓密的绿篱墙隔音效果就十分显著了。

实践证明,隔音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有:雪松、松柏、垂柳、臭椿等。

(4)净化水质。

(5)保持水土,防灾减灾。

2.2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的景观作用
(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

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

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
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因此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

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

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根据空间
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

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

3、结语
科学合理的运用城市景观大道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为园林绿
地带来极美的自然空间景象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又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植物的生态效益,是值得我们园林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