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监护急诊PPT课件

重症监护急诊PPT课件

第二十章
急诊危重病监护
1
主要教学内容
1
2 3 4 5 6
概 述 循环系统功能监护 呼吸系统功能监护 肾功能监护 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监护 危重病的营养监测与支持
2
一、概 述
通过各种监护手段和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变 化适时进行生命和器官功能监测,及时评 估病情、提供生命和器官功能支持和细致 的护理
危重症 监护
17
中央监护系统
18
无创血压
人工测量:人工柯氏音法。柯氏最早使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袖带加 气(图2)压挤血管,使血流完全堵断,这时用听诊器听血管的波动 声是没有的,然后慢慢放气至听到脉搏声,此时认为是高压即收缩 压(如图1的P1 点)。继续放气通过听诊器能听到强而有力的脉搏 声,且慢慢变轻,直至听到很平稳较正常脉搏声。这时认为血管完 全未受挤压(如图1的P2点),也就是作为低压,即舒张压。
心率(heart rate, HR)




血压(blood pressure, BP)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
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
医师、护士、护工和其他辅助人员
完善救治方案和流程 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治疗
7
EICU的基本设置
8
可移动操纵臂上有医用氧气,吸引装置,电源插座, 可放置呼吸机,监护仪等,电源不安放在墙上,用电安全
9
10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循环系统监测
无创监测
循环系统监测
有创监测
尿量和体温监测
12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诊科、手术室和ICU, 成为危重病人抢救所必备的方法之一,按照监测途径不同, 可分为无创和有创二大类。 急诊重症监护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包括:
19
无创血压
血压监测能了解患者的循环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在血 容量及小动脉正常时,动脉血压能可靠反映左心功能。 • 影响血压的因素: 心排血量、循环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血管壁的弹性和血 液粘滞度。 • 优点:无创伤、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按需定时 测压,省时省力。 • 缺点:不能够连续监测,不能反应实时血压。不能够反映每 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不能够显示动脉波形;测量结果受多 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低温、外周血管收缩、血容量不足、 低血压);袖带捆绑时间过长上肢神经缺血、麻木等缺点。 <50mmHg时难以精确测量。
20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 SpO2通常由脉搏氧饱和度指夹经皮测得。
• SpO2是根据血红蛋白(Hb)具有光吸收的特性设计而成。 基本原理是:HbO2与Hb的分子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HbO2吸收 可见红光 ,波长为660nm,而Hb吸收红外线,波长为940nm。根据 分光光度计比色原理,一定量的光线传到分光光度计探头,随着动脉 搏动吸收不同的光量(无搏动的皮肤和骨骼则无吸收光量的作用)。 光线通过组织后转变为电信号,传入血氧饱和度仪 ,通过模拟计算 机以及数字微处理机,将光强度数据转换为SpO2百分比值。 计算公式: SpO2= HbO2/ (HbO2+ Hb)×100% • 具有非侵入性和连续监测的优点。 • 受末梢血循环情况、外来光线、血红蛋白量、肤色差异等因素影响。
21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临床意义:
间接了解病人PO2高低, 了解组织的氧供情况 (氧离曲线图显示: SPO2与PO2在一定范围 内呈线性关系,特别是 PO2 <60mmHg时)
22
心排出量(CO)
• 即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 成人约4-6L • CO反映心泵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CO测定可 判断心脏功能,诊断心力衰竭和低排综合征, 估计预后,指导治疗。 • 影响因素包括: 静脉回流量、心肌收缩力大小、心包压高低、 心率快慢、小动脉舒缩状态等影响;以前两者 为最根本因素。
肺动脉楔压(pulmonary arterial wedge pressure, PAWP) 肺循环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PVR) 尿量 肢体温度等
13
无创性监测
是应用对组织器官没有机械损伤的方 法,经皮肤或粘膜等途径间接取得有关心 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如自动的无创血压 监测(NIBP)、心电监测、脉搏血氧饱和 度监测等。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可重复 等优点。
EICU的功能
• 半开放的医疗环境,重在紧急抢救生命; • “抢救性”重症监护室: 以监护为手段,具备救治紧急情况和 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挽救生命和对各种器官 功能支持的能力。
6
基本设置
结构 设施 功能 人员 管理
监护区、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工作室 监护和治疗
收治急性中毒、急性危重病、严重慢性病急性发 作、创伤以及未能确诊但存在高危因素患者
23
无创性心功能监测
1.



超声心动图监测 动态观察不同超声轴面心脏结构变化,心肌收缩活动状 态,各瓣膜、大血管的形态变化; 通过测定心脏收缩/舒张末期容积比,测定射血分数 (EF);能判断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 Doppler血流探测可监测血流变化和血管内压力。 胸腔阻抗法循环监测 导体容积的变化量在数值上与阻抗变化量成正比,当 长度不变时,容积增加是由于血管扩张、截面积增大引 起的。因此,可以利用阻抗的变化来反映血管截面积的 变化,据此可进一步判断血管内血流量的变化。判断心 脏和循环的变化。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
14
无创性监测
心电监护
1 2
无创血压
无创心功能监测
6
无创监测
3
脉搏血氧饱和度
5
4
心排出量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15
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监测:利用心电图仪监测心电活动, 对各种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16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可显示一个或多个导联心电图的波形或心律变化, 还可分析心律失常和ST段变化。具有报警和图象冻结功能。
通常将急危重病、急性中毒、创伤的危重症监护统称为急危重症监护
3
重症监护单元(ICU)
• 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 和精确治疗的单位。
4
重症监护单元
危重症监护单元的分类
内科 ICU
CCU
PICU
ICU
SICU EICU
5
ICU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