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开放大学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摘要:在当今微信、微博、微电脑盛行的“微时代”,“微课”也在我国各类学校开展的轰轰烈烈,已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因其教学内容短小精悍、学习方式方便灵活、学习内容丰富有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大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多元化等特征。
开放大学和微课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必将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
关键词:微课教学开放大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b)-0231-02
Microlecture a new teaching form of Open University
Li Wenjian
(Wuxi Open University,Wuxi Jiangsu,214011,China)
Abstract:Now the microlecture is expanding in school.The microlectur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thod. The Open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e microlecture can b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study of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microlecture help Open University’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The microlec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Open University. This is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This will bring a new teaching experience.
Key Words:Microlecture;teaching;Open University;Experience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得,在上世纪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中有一条是三机一幕,即录音机、电视机、光学投影机和投影幕布进入教室,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三机一幕又有了新的定义,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和投影幕布取代了老的三机一幕,到现在三网的融合走向了电脑屏、电视屏、手机屏的融合。
这是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变革,“微课”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1 论述
1.1 微课的定义
“微课”的前身有慕课、微格教学……,“微课”是这几年出现的。
“微课”很多专家、学者、教育部门都有自己的定义,综合起来。
一般现在有三种定义[2]:(1)微课是一种教学规频资源(类似英文的Micro-lecture);(2)微课是以微规频为中心的资源包,构成微课程(Micro-lesson
或Mini-course);(3)微课是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相当于Microteaching)。
经过比较认可的是:微课是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新型授课形式。
它是教师利用较短的时间,对授课的内容精心设计,用视频的方式录制下来,供大家学习之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符合当代人的学习特性。
1.2 微课的特点
我们在微课的理论学习和制作中,发现微课的特点有很多,概括起来与它的名字一样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微”;第二是“课”。
微,即小。
在教学内容的层面上,微课的内容要比常规的课堂教学要少很多,而且教学内容围绕的知识点少而精,突出教学重点、帮学生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在技术层面上,微课短小精悍。
微课要求时间较短,一般,一节微课的时间在6 min左右,最多也不宜超过15 min,微课生成的媒体文件,大体都在百兆以下,极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学习者利用短暂的时间,在手机等微平台终端上进行学习的机会。
课,即课程。
既然是一门课程,它必须满足课程的一些必备条件。
首先,要内容、主题突出,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知道这门课的授课内容。
其次,一节微课同样要突出重点、难点。
强化重点,解决难点,使我们课程的第一要务。
最后,一个优秀的微课有导入、有总结、有师生的交互,甚至反馈,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探知欲望。
1.3 微课与开放大学相结合
微课与开放大学相结合,教学优势得到互补,教学功能更加强大。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这是历史赋予开放大学的使命。
2012年7月,我国宣布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各地开放开学也纷纷成立[2]。
开放大学旨在整合了原广播电视大学的各类资源上,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间的矛盾,构建了终身学习“立交桥”。
开放大学涉及到非全日制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贯彻了终生教育的全过程。
开放学员完全可以足不出户,用现代教育的手段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给微课也创建了一个施展身手的舞台,我们把一门学科划分成许多知识点,利用“微课”把这一个个知识点都教会大家,再组织统一考试,拿证,拿文凭。
这也符合现代年轻人,微课每个知识点十多分钟的高节奏学习特点,学员完全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灯便携式教学终端真正做到处处学,时时学的教学环境。
第二,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这是历史赋予开放大学的机遇。
通过开放大学经过3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手段已经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体,进入了我们教育殿堂。
各个学校纷纷以计算机为硬件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通讯平台,搭建门户网站、教学网站、资源网站并建立了各种的云端网站和
资源,让广大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下接受教育。
QQ聊天工具、微博、微信,成为有益的补充。
微课在这当中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通过云端、通过网站、QQ微博、微信传递给大家,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积极地改善现有的传统媒体,让它更能为我们的学员服务。
第三,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使得开放大学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
开放大学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有自己的技术机构,对制作微课等视频资源的制作有雄厚的经验技术和设备保障。
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视频教学的载体,精心组织出符合现代人学习规律的教学作品,以达成教学目的。
微课制作人,把这第一手资料,进行了高清晰度的微课制作,形成了一堂堂喜闻乐见的微课。
开放大学有人员,有设备制作出更加精彩的微课。
“5 min课程网”上一个个精彩的微课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四,微课与开放教学相结合,是开放大学在中国远程教育中的全新探索。
微课、微信、微博……都是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在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之后,社会越来越走向智能化。
现在,公交车站,地铁上都会看到很多人都在聊QQ、玩微博、玩微信。
而我们的微课作品大多是MP4格式的,容量体积非常小,非常适合在网络上的快速传输,微课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开放大学开发的微课完全可以在大家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展
露手脚,让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开放大学的学历和非学历的学习。
第五,微课与开放教育相结合,也是广大开放大学学员的要求。
开放大学的学员并不都是全日制的学生,开放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在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的今天,微课完全满足了开放学员的学习需求。
大家完全利用乘车、等车等碎片的时间进行微课的几分钟的短暂学习学习。
达到了人人可学,处处可学的一个理想化的教育环境。
2 结论和现状
微课的开展在我国可以说是轰轰烈烈,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微课教学。
高校的微课比赛已经进入了第3届,开放大学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得奖,由国家开放大学的牵头承担“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中,现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专题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媒体资源24万多个,涉及的课程25 900多门。
由国家开放大学建立的5 min 课程网分生活休闲、文化艺术、历史文化等多个栏目,而且专门开发了基于Android、iOS的手机、平板的客户端,供大家更方便地通过进行学习。
微课在开放大学的推广和使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要更加注重微课的推广和使用,让它们不要流于形式,切实地为我们广大的开放的学员服务,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结语
微课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符合现代社会,当代人的学习特点。
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让我们的微课被更多人的认识和接受,为开放大学的教学服务,为我们的终身教育服务,创造出一片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刘万辉.微课开发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7):5
[3]郭秀芳.微课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高教学刊,2015(1):65.
[4] 亢春艳.浅议开放大学环境下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111-112.
[5] 钟大鹏.高校微课视频制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为例[J].大学教育,2014(15):142-143。